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1年入院。查体:心率8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Ⅳ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右室扩大。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多,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心影呈梨形。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房间隔连续性中断,中央缺损约1.7cm,三尖瓣轻度返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中央型),三尖瓣轻度返流,心功能Ⅱ级。手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右胸垫高30°。全身肝素化后,右侧腹股沟置股动、静脉插管,右胸腋前线第7肋间打孔长约…  相似文献   

2.
病例 男性,18岁。因“胸闷、心悸5个月”入院。入院前曾于某医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入院后查体:血压95/60mmHg。一般情况可。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叩诊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心率82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间均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畸形,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或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可能。  相似文献   

3.
廖某,男,13岁,学生,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6年余于2007年7月4日我院就诊,体查示:HR82次/min,BP125/80mmHg,体质量48k,营养发育正常,皮肤嘴唇无发绀,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未见异常隆起及凹陷,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触及震颤,叩诊心界无明显扩大,听诊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3-4/6SM,深吸气时尤明显。心脏彩超示:1.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中度);2.三尖瓣、肺动脉瓣返流(轻度);3.左室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女.34岁。5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近一年活动后心慌、气短。查体:体温、脉搏.血压正常。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无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无浮肿。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B8/min.律齐,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分裂偏固定.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电轴 30°.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示双肺血偏多,心影上腔静脉和右房交界处似有异常血管影。  相似文献   

5.
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主要表现为:肋间至前胸呈半环形的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深呼吸、咳嗽、喷嚏或脊柱活动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个月,体重5kg。反复肺炎、心衰1个月。人院查体:VI唇轻度发绀,无杵状指(趾),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Ⅳ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X胸片示:两肺多血,心影增大,心胸比0.7,心腰突出,心尖圆钝。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心脏彩超示:室间隔膜部巨大缺损1.6cm,房间隔缺损1.0cm,肺动脉压估测5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41岁,65公斤。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加重伴胸痛、心悸1月”人院。平素易感冒,活动耐力尚可。查体: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右锁骨中线内0.5em,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固定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重度电轴右偏,肢导联低电压。X线胸部后前位片示:双肺充血,主动脉结位于左侧胸腔,左心缘肺动脉段消失,心尖位于右侧胸腔,左肺两叶,右肺三叶,胃泡位于胸腔左侧膈下,肝影位于右侧膈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8岁。于婚检前发现心前区有杂音,无呼吸困难、无乏力、无胸闷及心前区不适,能承受家务一般劳动,无不适主诉。入院检查:口唇无紫绀,胸骨右缘三、四肋间及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双肺无罗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心脏彩超检查示:二维超声提示主动脉内径正常,主动脉搏动可,由冠状动脉起始部扩张,呈瘤样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年龄100天,因反复发热肺部感染多次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体重4.5Kg,上肢血压11.3/5.6Kpa,下肢血压13.1/6.0 Kpa,哭闹未见口唇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触及震颤,心率122次/分,节律整齐,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6级吹风样杂音.P2亢进,无杵状指。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室间膈缺损,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16岁。主因间断性咯血2年,劳累后心慌、气短1年于1998年3月17日入院。查体:无紫绀,心率88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_2亢进。心电图示先天性P波,右室肥厚。X线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凸出,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左房、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65岁。因低热、咳嗽、胸闷5天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胸闷、气急、低热、体温37.5℃,X线胸片示左侧胸腔积液。查体:体温37.6℃、脉搏88/min.呼吸22/min,血压130/90mmHg。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气管稍偏右,左侧胸廓较对侧稍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左肩胛下角线第7肋间以下语颤明显减弱至消失。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1岁。出生后查体发现心脏有杂音,13年前因活动后心悸气促,轻度口唇发绀就诊,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脉高压,于外科行动脉导管结扎术。2005—05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漏,人院拟行经皮PDA封堵术。入院查体:BP10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无发绀,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双室肥大伴ST-T改变;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结缩小,心尖部圆钝;超声心动图见左肺动脉根部有回声失落区与后方降主动脉相通。人院诊断:PDA外科术后残余漏。  相似文献   

13.
陈建华  陈瑞华  赵杰 《中国医药》2006,1(3):189-190
1病历摘要 女,66岁。既往体健,发现升结肠占位性病变7d。于2005年9月13日无诱因突发呼吸困难、左侧胸痛、濒死感约20min。现场查体:P不清,R38次/min,BP40/0mmHg(1mmHg=0.133kPa);颜而发绀,左肺呼吸音弱,双肺无哕音,心率132次/min,律齐,心音减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多导联缺血型S-T改变。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滴注多巴胺,途中心电监护示心率70次/min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约1min恢复。发病至入急诊ICU后共约50min,患者再次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心搏停止,立即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200J电击除颤,转为室性逸搏心律,窦性心动过缓、过速交替出现,无心音及大动脉搏动,心率低于30—40次/min时予以胸外按压,累计按压时间约30min。  相似文献   

14.
闫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953-953
病例介绍:患者,男,年龄38岁,体重86k,因双侧声带息肉,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双侧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前检查:肥胖体形,头大颈短口小.心肺无异常,血常规正常,血压13518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分,心脏彩超正常。术前半小时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肌注。麻醉诱导:芬太尼0.3mg,异丙酚170mg,万可松8mg静推后行气管插管,顺利插管后行控制呼吸。测此时的血压为115,65mmHg.心率75次,分。由于张口困难和颈短,当耳鼻喉科医生支撑镜进入咽喉部,正准备手术操作时,发现心电监护仪上示一直线,停止手术操作,同时听心音和扪大动脉搏动,发现心音和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10秒后心跳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5分钟后患者情况稳定,测血压为120/70mmHg,心率70次,分。考虑麻醉过浅,追加芬太尼0.1mg,万可松4mg,异丙酚80mg静脉推注。再次进人支撑镜,发现心率又逐渐下降至45次/分,再次停止手术,并给予阿托品0.5mg。心率逐渐上升至95次,分,很快又降到65次,分左右。再次支撑镜进人,又出现心率下降,立即静脉推注1mg阿托品,心率上升至105次,分左右,此时心率下降缓慢。最终完成手术。术毕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45分钟后患者清醒拔管并观察15分钟后送回病房,出手术室时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1岁.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5个月.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清,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口罗音,心率20次/min,律齐,在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3/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增强.胸片示双侧肺血略少,肺纹理增多,心影呈二尖瓣型,心胸比0.57.心电图示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培酮导致心动过缓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具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病例,纳入使用利培酮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服用利培酮,多在4~6 mg的剂量范围内发生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入院心率正常者和心动过缓者心率减慢平均值(入院心率-最低心率,求平均值)分别为29次/分、17次/分。153例心动过缓患者住院期间末次心电图示:85例心率<60次/分,54例心率正常,7例心律失常,2例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4例未知。结论:住院患者应用利培酮致心动过缓,对症处理仅1/3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因此应密切监测心电图,特别是具有心血管事件高危因素者。  相似文献   

17.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例经心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1岁,住院号232647。以胸闷半年为主诉入院。体检:无紫绀。心率82次/分,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三、五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向心尖传导,P_2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维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下移畸形。右心导管检查示右心压力正常,无心内分流。胸部X线平片示肺血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静脉滴注致严重低血压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彬 《中国药业》2002,11(12):79-80
患者女,62岁,既往有冠心病史,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10d,大便用力后出现胸闷。体格检查:血压18/10kPa(1kPa=7.5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电图示V5,V6导联ST段下移0.05mm,T波浅倒。考虑心绞痛发作,即给予消心痛5mg舌下含服,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盐酸川芎嗪80mg,输液后约10min出现全身大汗、嗜睡,血压测不到,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无变化。即停输液,静脉滴注多巴胺,半小时后血压回升至16/9kPa,维持静脉滴注6h…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喘6年余,加重3天于2004年1月15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BP125/70mmHg,P92次/分,R26次/分,慢性病容,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心尖搏动位于第4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5cm,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99次/分,律不齐,心尖区闻及Ⅲ/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亢进,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  相似文献   

20.
例1,患者,男,26岁,因“左前胸部刀刺伤伴气促半小时”入院。体查:R32次/min,BP40/0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弱,左前胸壁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可见一长约3cm裂口,有活动性出血。诊断:左侧血气胸;出血性休克:心脏损伤?抗休克的同时急诊手术。左前胸4肋间开胸,发现胸腔内有积血约2000ml,心包有3cm裂口,心包腔内有约100ml积血,吸净后发现左心尖处有一长约2cm裂口,未穿通心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