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顺俭  曹全胜 《北京中医》2004,23(2):99-101
中药的真伪是指其品种 ,优劣则指其质量。自古以来中药市场存在着鱼龙混杂现象 ,现今在中药产、供、销诸多环节上 ,从业人员概念模糊者多 ,真假难辨者众 ,严重地影响了药尽其效与用药安全。鉴于目前对中药的正品、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尚无统一的划分界限 ,浅谈管见 ,意在澄清概念 ,准确用药。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就中药概念问题所展开的争鸣,通过对中药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的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认为中药是指能够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的传统药物,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1、先有药物然后才有用药理论;中医用药理论的形成与中药天然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传统性密不呵分;2、中药内涵的本质是能够以中医用药理论为指导,而不取决于是不是以中医用药理论指导;3、“中药”概念是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李连达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841-1841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法”中药、“合格”产品、“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出现的非预期症状,对人体有害的反应,而更常见的情况是“不合法”中药(假、冒、伪药)、“不合法”产品(劣药)、或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出现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罕用中药"是指大多数医者在日常诊疗中很少用到的一群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每一位医者所使用的中药样数是很有限的,即使是一个医疗单位的群体,合计使用的中药样数也比较有限.分析"罕用中药"的形成原因、医者用药的思维规律、用药习惯形成规律,进而在实践中克服思维定势,为今后拓展遣方用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进行合理用药管理前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完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实施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前后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单次最大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后,用药合理性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用药指征不明确、药量过大、配伍不规范等问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兴运  陈水君 《陕西中医》2002,23(8):744-745
小剂量用药分两个概念 ,一是指单味药剂量小 ,二是指整个处方药物味数少。临床治疗中 ,药味之多少 ,药量之大小 ,要与病情相对应 ,要符合病机 ,用药目的要明确 ,针对性要强 ,要分清主次缓急 ,君臣佐使虽作用地位不同。现就药味和药量两方面谈谈小剂量用药。1 药味宜少的几种情况   1 .1 病情单纯或病情较轻者药味宜少 :病情单纯 ,病机简单者临床用药不应复杂 ,针对病机单刀直入 ,抓住要害一举取胜。如麻黄汤、桂枝汤、芍药甘草汤等汤证。病情较轻者用药物味数亦不应多且药量宜轻 ,如葱豉汤证等。1 .2 病情过于危重或过于复杂者治疗时药…  相似文献   

7.
有毒止痛中药配伍浅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丽  宋振华 《中草药》1998,29(6):424-425
有毒中药是指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的药物。它们虽具有毒烈峻猛之性,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支“奇兵”,是“治病攻邪”的良药。善用毒药者,多能取效于顽病瘤疾,不善用者,则祸见须臾之间。有毒止痛中药是有毒中药之一,目前对其应用和研究亦日见增多,许多顽固性疼痛经加用毒剧止痛药治疗,疗效显著。但因其毒性,多数医者仍不敢放服用之,而中药配伍的优越性就在于通过药物合理的有机结合,以达既提高药物疗效,又削弱其毒副作用之目的。笔者就有毒止痛中药配伍作一探讨,拟为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炮制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其他剂型以前的加工过程,即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应用而产生的,是我国独有的制药技术.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中药炮制的理论内容、方法工艺等方面,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甚至存在误传误用,严重制约了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因此有待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及手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药性能,又称药性,是指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所体现的性质和功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等内容.它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迄今仍用以说明或解释中药的药理作用,指导中药的临床实践.笔者在长期的中药房工作和临床用药实践中,深感中药性能详于性而略于能,存在着说理不足和实践差的弊端.愿陈述管见,以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刍议(湖南中医学院中药系410007)陈建国主题词中药配伍,配伍禁忌正确掌握中药配伍禁忌,是确保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神农本草经·序例》提出“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止血药进行分类。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收录23味具有止血作用的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并将其作为反映分类特征的变量,以药物名称作为变量,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将止血药分为4类时,第1类为大蓟、小蓟和苎麻根等中药;第2类为地榆、槐花和侧柏叶等中药;第3类为白及、仙鹤草和紫珠等中药;第4类为炮姜、艾叶和灶心土等中药;分为5类时,第3类中的白及、血余炭和藕节等药物因其收敛作用较强而被归为5类;当分为6类时,第3类的刺猬皮因其固涩作用而被归为第6类。结论:运用聚类分析法,能较好地将不同类别却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的不同分类。  相似文献   

12.
大蒜等1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蒜、辣椒粉、黄柏等12种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性能及培养基对中草药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确定各中草药对各病原菌抑菌性能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辣椒粉对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2.5%,12.5%;大蒜对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MIC分别为6.25%,12.5%;黄柏等常见中草药对各病原菌也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 大蒜、辣椒提取物对特定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黄柏等常见中草药对各种病原菌均有较强抑菌效果.培养基显著影响中草药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静  董良杰 《中医药学刊》2013,(10):2324-2326
为探究炙甘草汤的君药及其理论依据,首先对古今中外各家之说进行梳理和辨析。以《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神农本草经》为凭,用让仲景诠释仲景之法,揆《伤寒杂病论》用甘草124方中有关炙甘草之用进行了重点研析,做出了君药炙甘草的作用真谛为——"甘缓"缓急,缓心之急,是缓心神之急而缓急止悸,以治"心动悸"之标急的结论。同时指出了炙甘草"甘缓"缓急,不止于缓心之急,更在于缓众病之急而"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相似文献   

14.
15.
中药材“发汗”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汗”是一种独特的产地初加工技术,传统认为,“发汗”有利于药材干燥,易于药材贮藏,能提升药材的质量。通过查阅古代书籍和现代文献对“发汗”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归纳了“发汗”方法,分析总结了“发汗”对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效活性、毒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汗”这一产地加工的方法是近代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有直接堆积法和加热法两种,“发汗”过程易对药材中的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对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皂苷/苷类成分及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影响上,“发汗”药材在颜色上的改变也多是源于这些成分含量上的变化;“发汗”对药材药效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还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为“发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理气药在治疗痰饮,虚劳,水肿,便秘病症中的运用,并介绍临床配伍运用理气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便秘的验案。  相似文献   

17.
试论微米中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首次提出微米中药的概念,阐述了微米中药的特点、优势及其应用前景,分析了开发微米中药的技术难点及其对策,并指出微米中药的研制与生产将为中药现代化和中药科技产业化开辟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ELISA技术检测中草药抗HBs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对300种中草药水提取物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实验研究,共筛出有效药物10种(占总数的3.0%)。若按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度(10.92、14.26P/N 比值)的 HBsAg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1h、2h)的10项 P/N 比值的均数来综合评价药效指数时,10种有效药物的次序为夏枯草(1.00)、荔枝核(1.26)、棉花根(1.45)、穿破石(1.56)、苏木(1.73)、蛇总管(1.77)、爬山虎(1.99)、吴茱萸(2.01)、半枝莲(2.44)与打破碗花花(2.83)。  相似文献   

19.
试论微米中药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本文作者首次提出微米中药的概念,阐述了微米中药的特点、优势及其应用前景,分析了开发微米中药的技术难点及其对策,并指出微米中药的研制与生产将为中药现代化和中药科技产业化开辟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