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不同胎龄儿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1991~2004年广州市妇婴医院儿科进行换血的56例新生儿按照胎龄分组,早产儿与足月儿两组,分析其疗效和副作用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尤其在换血总量前一半时胆红素下降明显,约占总换出量的70%;早产儿换血过程中更易发生内环境紊乱,早产组血钾、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下降明显,其变化与足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换血疗法治疗不同胎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尽管其所致的内环境改变,如血生化异常、血小板减少症等通常可自我调节,但对早产儿而言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换血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细胞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经换血治疗后,患儿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患儿血清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而患儿血清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改良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良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15例患儿采用腋静脉-桡动脉同步全自动换血疗法。换血在NICU辐射抢救台密闭的系统中全自动完成。监测换血前总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pH、电解质及心率、呼吸、血压之变化。结果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换出率47.87%,换出前为(492.6±70.23)μmol/L,换血后为(249.45±47.26)μmol/L,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水平稳定,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结论改良换血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是新生儿换血中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换血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4例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血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对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换出率46.15%,间接胆红素换出率46.61%,血清钙离子、血糖、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有轻微改变。结论: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是快速、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以桡动脉和大隐静脉为主要的换出、输入途径,在保证出入量平衡的情况下,同步换血法治疗63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监测换血前、中、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生命体征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换血治疗前、中、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总胆红素水平由换血前的439.2±118.2umol/L下降至换血中的278.2±77.2umol/L和换血后的215.6±67.4umol/L,平均换出率为61%。但换血中和换血后易出现低血钙、低血钾、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治疗中和治疗后应监测血钙、血钾及血常规。  相似文献   

6.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丽雯 《现代医院》2009,9(3):44-45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通过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研究病例均疗效显著,有效率100%。结论新生儿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在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及血液多项相关项目的密切监测下进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刘瑜  郑洪 《妇儿健康导刊》2020,(4):68-69,71
目的分析单倍血量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并行换血治疗的3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倍血量换血新生儿15例、双倍血量换血新生儿23例。总结比较两组患儿换血有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血清总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置换率差异不大(P>0.05);但双倍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血糖水平指标值变化较单倍组更明显(P<0.05)。结论单倍血量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能获得与双倍血量换血相近的疗效基础上,可减小对患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7例符合换血指征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液中血清胆红素、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钾、血钙、pH值等变化情况。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及血糖较换血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小板及血钙较换血前降低(P〈0.01)。胎龄≤32周、体重〈1500g、换血时患儿患病为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全自动动静脉换血疗法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晓雪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61-3262
目的:讨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适应症、方法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来经换血治疗的8例病例的换血原因、年龄、疗效及换血方法,换血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液内环境的改变。结果:8例病例中新生儿ABO溶血病换血6例,其他2例,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了53.80%,全部治愈,换血途径采用脐静脉换血法,换血前后生命体征、生化、血红蛋白(Hb)变化不大,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换血疗法的对象仍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主,换血途径仍以脐静脉换血为主,强调使用5~7天内的CPDAl保养液的新鲜血,以达到去除体内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晶 《工企医刊》2012,25(2):7-9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2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检测比较换血前后患儿的胆红素、血常规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血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尽早的进行换血治疗,换血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血常规、电解质、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尽可能保证供血新鲜,如出现高血钾症、贫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400例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分析换血前后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电解质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患儿换血前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剩余碱(BE)值和血钾分别为(543.65±129.52) μmol/L、(518.45±122.64) μmol/L、(175.40±33.89) g/L、(295.81±104.96)×109/L、(7.39±0.06)、(-3.78±4.01)、(4.71±0.53) mmol/L,换血后分别为(207.10±60.46)μmol/L、(189.48±60.79) μmol/L、(187.98±22.88) g/L、(120.62±50.64)×109/L、(7.31±0.07)、(-11.27±5.69)、(3.25±0.72) mmol/L,换血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三位不良反应有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分别占25.8%、23.8%、17.8%. 结论 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但应注意换血后不良反应,严格掌握换血指征及换血适应证,密切监测术后血常规、血生化和电解质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换血不良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所致各种不良结局可能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换血提供帮助。方法:不良结局定义为换血7天内发生的任何一种并发症。具体包括: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50×109/L;低钙血症:血清总钙<8mg/dl;代谢性酸中毒:血清重碳酸氢盐<16mmol/L;低血糖:血清糖<40mg/dL;肾衰:血肌酐水平>2.0mg/dl:呼吸停止20s;心搏徐缓:心率<80次/min;血压过低或高血压;呼吸窘迫;抽搐。拟探讨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胎龄、换血时体重、疾病状态、换血日龄及换血成份。结果:换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是低钙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并多发生于早产儿。胎龄≤32周、换血时疾病状态为导致换血后不良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5.718、8.11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28(1.77~51.32)、11.73(3.35~41.14)。结论:换血后内环境的改变危险仍然存在,且与胎龄、体重和疾病状态正相关,对于胎龄≤32周合并有各种严重疾病的新生儿,是否实施换血术要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时库存血G6PD活性降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换入的库存血的G6PD活性检测结果将56例接受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两组:库存血G6PD活性降低(G6PD-D)组与库存血G6PD活性正常(G6PD-N)组。比较换血后各时段(0、122、4 h)二组患儿的TSB水平及下降百分比,并对其换血后的光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G6PD-N组比较,G6PD-D组患儿换血后的TSB水平下降较慢,换血12及24 h时TSB的下降百分比较小,换血后的光疗时间延长(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时输入G6PD活性降低的库存血液将使换血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较慢,光疗时间明显延长,建议新生儿换血治疗前对库存血液进行G6PD活性筛查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经换血治疗的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28例,换血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127例,换血后血小板计数正常401例,随机选取127例为对照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资料的危险因素。结果换血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高达24.1%(127/528例),血小板计数≥50×10~9/L占70.1%,血小板计数20~50×10~9/L占24.4%,血小板计数20×10~9/L占5.5%。换血时日龄[OR=1.213,95%CI(1.028,1.417)]、换血前总胆红素值[OR=1.172,95%CI(1.051,1.309)],颅内出血或头颅血肿[OR=5.594,95%CI(3.257,11.121)]、换血后酸中毒OR=7.246,95%CI(4.797,12.188),4项因素为换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换血时日龄、换血前总胆红素值、合并颅内出血或头颅血肿、换血后酸中毒是换血治疗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HDN)临床换血的选择及换血后的疗效。方法:对16例通过换血疗法治疗的HD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HDN患儿经过正确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确诊后,合理选择血液输注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HDN确诊检测及正确选择血液能避免发生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换血治疗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持续时间的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参考依据。方法: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儿科收治86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单面蓝光治疗仪进行光疗治疗。A组24h内蓝光照射8h,停16h;B组24h内蓝光照射12h,停12h;C组为持续24h光疗,停24h,三组均以2d为一个疗程。统计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结论:3组不同光疗时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相似,但是间断光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中8h/d间断光疗更具有临床实践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ICU中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该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7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式进行治疗,换血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糖等指标变化,并在结束治疗后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均显著下降,6例患儿出现贫血,22例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49例患儿出现高血糖症,无血钙、血钠及血钾异常改变。结论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同时对患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胆新生儿换血治疗前后红细胞功能的变化,为高胆新生儿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祝爱霞红细胞免疫功能测量微量法。结果:换血前后红细胞未洗涤RBC-C3bRR、RBC-ICR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换血前红细胞洗涤与未洗涤RBC-C3bRR、RBC-ICR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换血后红细胞洗涤与未洗涤RBC-C3bRR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RBC-ICR比较,P<0.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高胆血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可以增强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新生儿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