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安 《健康》2009,(10):41-41
虽说饮茶起源于中国,但几百年的饮茶史在欧美也形成了当地特定的茶俗,尤其以英国为代表。不同的是,中国人爱喝绿茶,外国人爱喝红茶,也不知是不是中国人讲究茶味,而外国人讲究茶劲,亦或许是红茶对他们爱吃肉的饮食习惯有促进消化作用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2.
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不同季节饮什么茶也大有讲究。一般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的酒文化虽然各自有着自己的渊源,但中国人品茶与法国人品酒,却有着颇多相似的情趣。 中国人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雨前”、“龙井”、“雀舌”等。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经冲泡后,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  相似文献   

4.
喝茶是我国的一个悠久习俗。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更是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在我国,不少人将茶奉为养生之水,正如宋代诗人欧阳修《茶歌》赞颂的那样:“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然而,喝茶有许多的讲究,比如选择茶叶就非常重要。种类不同的茶功效不同,如果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茶叶。就可能会对自身健康有害。因此,要学会健康的喝茶方法。  相似文献   

5.
程锐 《健康天地》2009,(2):77-77
<正>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喝茶需辨清体质,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相似文献   

6.
周虹 《家庭医学》2006,(6):58-58
夏天,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喝茶需辨清体质,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  相似文献   

7.
如何洗茶     
《健康世界》2012,(2):8-8
真正懂茶、品茶的人都知道,喝茶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通常第一道茶是不喝的,此道工序称之为洗茶。为何要洗茶呢?原来洗茶具有“除尘、醒茶、润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星河 《健康天地》2009,(2):84-84
<正>我国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说明茶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们只知道饮茶很有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却不知道饮茶还有学问,如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就大有讲究。祖国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茶文化中,“茶”自唐代以前就有“茗”的别称。因此,在现在的报刊茶俗文章中常将“晶茶”雅称为“品茗”。对茶道,古往今来有识之士总结为十大要领,即讲究“色、香、味、形、水、具(茶具)、时、温(沏茶方法)、烹(煮水的燃料、器皿)、礼。”  相似文献   

10.
饮茶话利弊     
在日常生活中讲究“茶保健”,注重科学地饮茶,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科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研究发现。茶可预防和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饮茶对人体有很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讲究"茶保健",注重科学饮茶,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科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研究发现,茶可预防和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饮茶对人体有很多的益处,其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方杰 《健康天地》2009,(12):84-84
<正>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茶叶后,如何让它发挥最大功效,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茶,保存、冲泡、饮用的方法都各有讲究。保存:茶叶最怕潮湿异味。保存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最佳;其次宜用铁听、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说的喝茶、吃茶、饮茶,其实都是指的茶水。“茶”是由“茶叶”和“水”两部分组成的。人们一般比较注重茶叶的质量,而对水的质量常关注不够,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会喝茶的人,既讲究茶叶,也讲究水,二者不可偏废。 清代学者袁枚就说过:“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清人张大复甚至把水的质量放在茶叶质量之上,认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也不无道理,即“水”对于“茶”有  相似文献   

14.
李洛民 《健康天地》2009,(10):38-39
<正>普洱有分生茶和熟茶,彼此之间在汤色香气上都存在一些差别。茶客有时会在市场上找到生熟拼配普洱茶。出现这种拼配茶,一是制茶者为了追求茶滋味层次丰富,即有生茶的甘爽,又有熟茶的陈醇厚重;二是个别茶商用拼配茶当成已存放有一段时间的生茶来卖,牟取利润。我们这里介绍的生茶茶汤和熟茶茶汤的调饮,则是为了品味不同比例的两种茶汤混合后的滋味,享受普洱茶富于变幻之美。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讲究"茶保健",注重科学地饮茶,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科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研究发现,茶可预防和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饮茶对人体有很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历代古籍中记述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论述是很多的。从《神农本草》、《神农食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本》都有很多关于茶作药用的记录。唐代著名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说明茶的保健作用确实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明代钱椿年《茶谱》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这些茶的功效,确实被现代的医疗科学所证实。茶虽然是天然健康食品,但喝茶也还要讲究科学,不讲究科学。也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饮茶呢?以后几期内容,我会向消费者介绍—下我对茶健康的理解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又到新茶陆续上市的时候,相对陈茶,新茶的保健作用更强。香气清高,饮之清香醇和,茶多酚的含量高,具有的保健功能也更强。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茶的浓淡往往在于水与茶的比例。从保健角度出发,宜淡不宜浓。一般红茶与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例大致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叶3克;玻璃杯,  相似文献   

18.
正好茶之人,不仅对所品之茶、所用之水有所讲究,对于茶壶、茶杯、茶勺等茶具同样非常在意。一杯香茗,香味四溢,沁人心脾,一壶好水,相得益彰,茶叶浮沉,一盏好壶,装载着茶韵、茶香、茶道,再与好的茶杯等茶具相搭配,更是好茶者不可多得的极致享受。提起茶壶,无论是懂茶之人,或是对茶具一知半解的爱好者,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一定是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茶式     
正饮茶,除了品茶味,悟茶意,还得讲究茶式。何谓茶式?简言之,就是饮茶的仪式感。一壶茶,从开始冲泡,到送到嘴边时的一闻一饮一品,其间的过程,仿若一场虔诚的仪式。借助这样的仪式,以表达对茶的敬意。有的人,习惯大口喝茶,把茶当酒,脖子一仰,一碗茶一饮而尽。此时的茶,还来不及舒展,茶香还未来得及在舌尖细细盘旋,便已尽皆入腹。喝茶的仪式感,在无心之人眼中,便成了琐碎。  相似文献   

20.
泡茶的技巧     
我国人民对泡茶十分讲究。古有“煎茶四要”、“试茶三要”规则。泡茶首要的是水质。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选用有精湛的论述,他认为好茶用好水泡,才能显出茶汤的香醇甘美。杭州“虎跑泉”泡茶之所以色香味俱佳,第一是水好,第二是茶佳。在城市里饮用自来水,怎样使茶的味道更好呢?主要是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