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对204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腰椎前后位(L1-5)和左侧股骨近端BMD测定,对两组BMD水平、骨质疏松(OP)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对BM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性T2DM患者除第L1、2外,其余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T2DM患者除L1、4外,其余部位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中OP患病率为53.92%,正常对照组为36.11%(P〈0.05)。T2DM患者BMD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BM I呈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BMD丢失较对照组高,OP患病率较对照组高,且病程越长、年龄越大、BM I越低、绝经年限越长,越易并发O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男性T2DM患者68例,均测量身高、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骨密度。并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OP)组进行比较。结果 (1)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48.5%,OP的检出率为22%。(2)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受检部位骨量明显下降(P<0.01);与骨量减低组比较,OP组L2、大转子(Troch)处的骨量下降不明显,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Ward三角处的骨量在各组均明显低于其他受检部位。(3)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低组的HbA1c明显升高(P<0.01)。(4)年龄和Neck的骨量呈负相关,BMI是维持骨量的有利因素,IGF-1及IGF-BP3、病程与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男性T2DM患者骨量减少及OP的发病率高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男性正常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应定期对男性T2DM患者股骨BMD进行筛查。血糖控制水平对男性T2DM患者OP发病早期有重要影响。男性T2DM患者的BMI应维持在适当水平。骨量减少是糖尿病基础病变的一部分,性别的差异可能影响血清IGF-1在男性T2DM患者骨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骨密度(BMD)改变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T2DM患者302例和正常人282例的BMD,并对T2DM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血脂等指标与BMD的关系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男性T2DM患者腰椎和股骨的BMD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均与正常人相似;女性T2DM患者腰椎(L3)、和股骨(Wards)的BMD低于正常人(P<0.05),其余部位的BMD和OP的患病率与正常人相似.(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男性T2DM患者BMD的因素为年龄、体质指数和总胆固醇水平,而影响女性T2DM患者的BMD的因素为年龄、体质指数和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结论 T2DM患者腰椎和股骨的BMD和OP的患病率均与正常人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男性T2DM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并分析主要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 156例男性T2DM患者和104名健康体检者,分为BMI<25 kg/m2(Nob组)以及BMI≥25 kg/m2 (Ob组),分别测定两组股骨颈大转子处BMD及T值,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T2DM患者BMD的相关因素.结果 (1)两组中T2DM患者(A、C亚组)与健康体检者(B、D亚组)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相关分析表明,T2DM患者的BMD与体重、BMI及WC呈正相关,与Cr呈负相关;与年龄、HbA1c、TC、病程等无相关性.BMI是男性T2DM患者BMD改变的因素(r2=0.361,P<0.05). 结论 男性T2DM患者与股骨颈大转子处BMD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M)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和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P已成为DM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对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水平及OP风险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1~2].我们测定绝经后T2DM患者的BMD水平,并分析影响BMD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绝经后T2DM患者OP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与体重、病程、胰岛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54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其中28例为骨质疏松患者(DM-OP)组,26例为非骨质疏松患者(DM-NOP)组,以及50例正常对照组(NC)正位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BMD,并记录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空腹、餐后2h血糖及胰岛素(Ins)、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DM-OP组患者空腹血清C肽低于DM-NOP组;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BMD与血清C肽水平和体重呈正相关(r=0.318,P=0.040和r=0.457,P=0.002),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312,P=0.044)。DM-OP组BMD较健康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与年龄、性别、体重减轻、病程延长、胰岛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对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BMD、血清Ca、P、BGP、CT、PTH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D、血清BG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TH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与血浆BGP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1),与血浆PTH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呈现出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的特点,故针对这类患者要注意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期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绝经期的骨密度(BMD)变化及其机制,以了解其骨代谢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06例T2DM绝经期妇女及40例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者的BMI).收集相关生化指标.并对其与年龄、病程、绝经年限、空腹血糖(FPG)等及部分骨代谢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206例T2DM绝经期妇女的BMD较健康者有不同程度下降.统计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腰椎2~4(I,2~4)、Ward’s三角、股骨颈、股骨大转子部位的BMD呈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128(P=0.0007)、-0.0116(P-0.0001)、-0.2292(P-0.0001)、-0.0173(p=0.0007)。餐后2h血糖(2hPG)与I,2~4、WardS三角部位的BMD呈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249(P-0.0001).-0.0249(P-0.0001)。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C肽(2hCP)水平与I,2~4、Ward’S三角、股骨颈部位的BMD呈正相关:Fins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128(P=0.0001)、0.0188(P-0.0001)、0.0315(P-0.0001);2hCP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283(P-0.0001)、0.0052(P=0.0032)、0.0177(P-0.0006)。结论 T2DM绝经期妇女非肥胖者更容易引起BMD下降.除了雌激素的影响外,可能与胰岛功能受损有关,较好地控制血糖和保护胰岛细胞功能对预防骨质疏松症(OP)有益。  相似文献   

9.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8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并检测血清和尿液中骨代谢及血糖相关的生化指标,分析影响患者骨密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中依据任一部位的骨密度值,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18.6%,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53.8%.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与腰椎、股骨颈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呈正相关(r=0.202~0.298,P<0.05或P<0.01),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172~-0.211,均P<0.05).瘦素除与股骨颈和Ward's三角骨密度呈正相关外,尚与体质量、BMI、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HbAlc相关(r=0.219~0.509,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是所有部位骨密度的影响因素,HbAlc影响股骨颈骨密度,瘦素影响Ward's三角区骨密度(r~2=0.196~0.276,均P<0.01). 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受不同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其合并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7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股骨颈(N)及腰椎1~4(L1~4)的BMD,按BMD结果分为OP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更高(P<0.01),且OP组较骨量正常组T2DM病程更长、年龄更大、体重指数(BMI)更低(P<0.01),同时骨量减少组T2DM患者病程也较骨量正常组更长(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OP组T2DM患者病程更长,年龄更大,BMI较低,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更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T2DM病程,高FPG、2 h PG及Hb A1c,低BMI为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病程、高FPG、2 h PG、高Hb A1c及低BMI患者更易罹患OP。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初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测定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90例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近端(Neck、Troch、Ward)及正位腰椎(L2-L4)BMD,血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尿CrossLap/Cr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糖控制及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阿伦膦酸钠(AL)组(服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及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每组各50例,并控制血糖,于0、12月检测同部位骨密度,按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组,观察比较各组骨密度值变化的差别.结果 血糖达标组骨密度增幅较未达标组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L组中血糖控制达标亚组较其余组别骨密度增幅明显高,对照组中血糖控制未达标亚组较其余组别骨密度增幅明显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血糖控制达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同时服用阿仑膦酸钠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是否低于正常人。 方法 肾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615例,与同一地区1116名正常人的BMD比较。 结果 (1)女性 T2DM患者各年龄组腰椎和股骨Ward区的BMD均与正常人近似; 男性 T2DM患者 40 岁和 60 岁以上年龄组腰椎和股骨Ward区的BMD与正常人近似,但是50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高于正常人(P<0.05)。(2)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女性T2DM患者 BMD的因素为年龄、体质指数(BMI)和总胆固醇水平,而影响男性T2DM患者的 BMD的因素为 BMI和餐后胰岛素水平。 结论 肾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的BMD不比正常人低。  相似文献   

14.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T2DM、T2DM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腰椎(L2~4)和股骨(Neck)的骨密度,并对其与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骨钙素及性激素等指标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老年T2DM组腰椎、股骨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同性别健康对照组比较(男性:腰椎(1.13±0.17)g/cm2和(1.15±0.18)g/cm2,股骨(0.87±0.13)g/cm2和(0.90±0.16)g/cm2,骨质疏松患病率36%和35%;女性:腰椎(0.96±0.15)g/cm2和(0.97±0.14)g/cm2,股骨(0.78±0.12)g/cm2和(0.82±0.15)g/cm2,骨质疏松患病率61%和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糖尿病足组男性腰椎骨密度(1.05±0.17)g/cm2、股骨(0.80±0.15)g/cm2;女性腰椎骨密度(0.89±0.11)g/cm2、股骨(0.72±0.13)g/cm2,均低于同性别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骨质疏松患病率(男性54%,女性82%)均高于T2DM组和缝康对照组(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男性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因素为年龄、BMI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影响老年女性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因素为年龄、BMI和雌二醇水平.结论 老年T2DM患者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率与健康老年人相似,与老年T2DM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探讨BMD数据比较的方法。方法选取女性T2DM患者484例,健康女性志愿者868例,测量正侧位腰椎2至4的椎体、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区BMD。确立健康女性各骨骼部位BMD随年龄的变化关系,以三次回归模型建立数据库。结果(1)糖尿病组BMD值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峰值BMD比较,糖尿病组随年龄增加BMD值下降,且受累骨骼部位增加。(3)同年龄组糖尿病和正常人与峰值骨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BMD变化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与峰值骨量的差值是判断骨质疏松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丢失率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754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人体测量学指标采用四分位数(Q)分组,比较各组间骨密度和骨丢失率的差异.结果 体质量分组的Q1~Q4各组的平均骨密度(g/cm2):股骨颈分别为0.555±0.097、0.585±0.086、0.637±0.089和0.673±0.099,髋部总体分别为0.611±0.111、0.657±0.103、0.713±0.100和0.755±0.110;平均骨丢失率(%):股骨颈分别为30.4±12.2、26.6±10.8、20.1±11.2和15.6±12.5,髋部总体分别为29.2±12.8、23.9±11.9、17.5±11.6和(12.6±12.8).骨密度分别依次为Q1组<Q2组<Q3组<Q4组,骨丢失率依次为Q1组>Q2组>Q3组>Q4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骨丢失率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r=-0.108~0.277,均为P<0.01),与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146~0.503,均为P<0.01).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丢失率随人体测量学指标而变化,体质量和体质指数较大者,骨密度较高和骨丢失率较小.  相似文献   

17.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骨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女性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与健康人骨密度 (BMD)的差异。 方法 采用双能 X线吸收法 (DEXA)骨密度仪 ,测定 2 14例女性 2型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 110 1例年龄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女性健康人 (对照组 )腰椎及股骨近端的 BMD。 结果  DM患者各年龄段组腰椎及髋部各区域 BMD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DM组的 BMD与病程无相关性 [r=- (0 .0 9~ 0 .0 1) ,P均 >0 .0 5 ]。 T2 DM组和对照组各部位 BMD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 [r=- (0 .4 2 2~ 0 .70 5 ) ,P均 <0 .0 1]。年龄≥ 5 0岁的 DM患者腰椎骨质疏松 (OP)患病率为 2 1.9% ,低于对照组的 31.4 % (P<0 .0 5 ) ;2组之间不同骨骼部位的 OP总体患病率 T2 DM组为 (2 2 .9±14 .9) % ,对照组为 (2 5 .4± 15 .6 )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女性 T2 DM患者 ,不同部位的BMD及 OP患病率与女性健康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