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62例CHB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96周。所有病例分为两组,HBe Ag阳性组患者43例,HBe Ag阴性组患者19例。其中HBV DNA106拷贝/ml患者38例,HBV DNA106拷贝/ml患者24例。比较两组治疗24、48及96周的疗效。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治疗24、48、96周时,HBe Ag阳性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4.88%、65.12%、74.42%,明显低于HBe Ag阴性组的78.95%、89.4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47、0.038)。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2、0.779、0.638)。在38例HBV DNA载量106拷贝/ml和24例HBV DNA载量106拷贝/ml的两组中,治疗24、48、96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21%vs70.83%、57.89%vs 95.83%、76.32%vs 95.83%,P值分别为0.005、0.001、0.002);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40、0.150、0.280)。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有很好的抗病毒活性,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能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96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恩替卡韦治疗HBV DNA阳性的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96周。结果 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和96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分别为61.76%(21/34),82.35%(28/34),94.12%(32/34)和94.12%(32/34,P〈0.05);2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也分别为72.73%(16/22),81.82%(18/22),81.82%(18/22)和90.91%(20/22,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与应用恩替卡韦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时的疗效。方法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mg/d和拉米夫定100mg/d。观察24、48周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学、病毒学、肝纤维化指标、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24周时肝功能、PTA、肝纤维化指标和Child-Pugh积分等均有所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延长无明显变化。恩替卡韦组在24、48周时分别有26.1%(6/23)及30.4%(7/23)的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周HBV DNA水平下降值、HBV DNA阴转率恩替卡韦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快速抑制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周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于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118例,Child-Pugh评分为A级,根据HBV DNA载量分为高载量组(A组):HBV DNA≥105拷贝/ml和低载量组(B组):HBV DNA105拷贝/ml。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治疗96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Child-Pugh评分评价肝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LT、白蛋白(Alb)、TBil变化。通过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肝脏硬度测量值(LSM)评估肝纤维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血清ALT、Alb、TBil在治疗第12、24周显著下降(χ2值分别为9.241、6.428、11.134、5.139,P值均0.05),两组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在治疗第24、48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8、1.921、4.018、3.166、2.136、3.461,P值均0.05)。两组透明质酸、α2巨球蛋白和LSM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并发症如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细胞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阴性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减缓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进程,有效降低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每日一次,口服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HBVDNA水平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0.0%,P〈0.01。治疗后4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存活患者的总胆红素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升高、血清HBVDNA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陛,探讨慢性HBV携带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 慢性HBV携带者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两组患者均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12、24、48周血清学应答率、生物化学应答率与突破率的差异,并观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第4、12、24、48周完全病毒学应答率:慢性HBV携带者组分别为14.9%、51.1%、76.6%和97.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分别为,17.4%、63.0%、89.1%和100.0%,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4、12、24、48周部分病毒学应答率:慢性HBV携带者组分别为42.6%、57.4%、85.0%和100.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分别为47.8%、65.2%、89.1%和100.0%,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4、12、24、48周HBeAg阴转率:慢性HBV携带者组分别为0、2.1%、4.3%和8.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分别为4.4%、8.7%、13.0%和21.7%,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4、12、24、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慢陛HBV携带者组分别为0、0、2.1%和6.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分别为0、4.4%、10.9%和17.4%,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阴转率与血清学转换率,两组各观察时段均为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第4、12、24、48周ALT复常率分别为26.1%、65.2%、91.3%和97.8%.两组患者均无病毒学突破和生物化学突破病例.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肾毒性、骨髓抑制、横纹肌溶解或其他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HBV携带者近期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56例)和阿德福韦治疗组(69例),治疗0、24、48周时检测肝功能、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患者达到血清学应答的比例,比较不同基线HBV DNA水平患者治疗后HBV DNA下降值及低于检测值下限比例,分析两组药物复治患者的疗效差异,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治疗24周时,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1%和64%(x2=0.457,P>0.05),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患者比例分别为68%和35%(x2=0.78,P<0.05),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阴转率分别为23%和7%(x2=3.89,P<0.05),HBeAg学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8%和7%(x2=2.07,P>0.05).48周时,ALT复常率分别为100%和94%(x2=0.069,P>0.05),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患者比例分别为84%和49%(x2=0.78,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44%和15%(x2=8.18,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3%和12%(x2=5.12,P<0.05).恩替卡韦复治患者与阿德福韦复制患者相比,48周时HBV DNA达到检测下限的比例分别为79%和34%(x2=7.67,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42%和17%(x2=3.59,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6%和17%(x2=0.15,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和生物化学疗效均优于阿德福韦,是理想的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95例CHB合并肺结核患者,按是否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57),对其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及转归等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ALT、AST显著高于治疗组[(382.7(260.7~635.9)U/L vs 143.3(97.9~260.4)U/L,Z=-4.225,P0.001;280.7(197.6~461.8)U/L vs93.8(67.3~156.9)U/L,Z=-4.637,P0.001],TBil显著升高[157.4(139.7~269.6)μmol/L vs(106.8(88.3~187.1)μmol/L,Z=-2.671,P=0.008],出现黄疸的比例明显增高(63.2%vs 34.2%,χ2=7.650,P=0.007)。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PT明显延长[(22.5±15.5)s vs(17.3±9.7)s,t=2.553,P=0.012],PLT水平偏低[(131.0±69.4)×109/L vs(181.7±105.6)×109/L,t=2.826,P=0.004]。对照组发生肝衰竭的比例显著增高(42.1%vs 15.8%,χ2=7.306,P0.001),且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因为肝功能受损而被迫停用部分或全部抗结核药物的概率亦增高(17.5%vs 2.6%,χ2=4.952,P=0.026;68.4%vs 15.8%,χ2=25.330,P0.001)。结论 CHB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过程中,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抗结核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从而保障抗结核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4周时的疗效。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6例,采用恩替卡韦0.5mg/d,与32例对照组单纯支持对症治疗比较,观察24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并能取得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2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口服ETV 0.5 mg/日)和治疗组62例(口服ETV 0.5 mg/日),同时给予六味五灵片1.5 g/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肝功能、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A、LN、PC-Ⅲ、CIV水平。结果 24周观察结束时治疗组的肝功能、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以及HA、LN、PC-Ⅲ、CIV指标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TV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疗效优于单一用药组,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96周的病毒学应答和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ETV0.5mg/d。疗程中监测患者生化学指标、凝血功能、HBVDNA载量,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1)32例患者(88.88%)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疗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2例(5.56%)总胆红素曾一度上升,经治后恢复正常;1例(2.78%)出现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2.78%)出现原发性肝癌死亡。2)患者12周、24周、48周、96周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7.14%(13/35)、68.57%(24/35)、88.24%(30/34)、91.18%(31/34)(P〈0.0001)。3)患者基线、12周、24周、48周、96周时Child-Pugh积分分别为10.0±1.9、8.7±1.8、7.6±1.8、6.4±1.1、6.4±1.1(P〈0.0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病毒学应答和Child-Pugh积分改善。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生化学缓解和组织学改善,部分患者甚至获得了肝硬化的完全逆转,显著降低了肝脏失代偿、肝癌以及肝病相关死亡的发生.干扰素可用于代偿期肝硬化有限疗程的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长期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化学和病毒学变化,及早发现病毒学突破,阻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和阿德福韦治疗组,每组46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 定量。结果在治疗48 w末,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率达到82.61%,显著高于阿德福韦治疗组的63.05%(P<0.01);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Child- Pugh评分为(6.1±1.4)分,相比阿德福韦治疗组Child- Pugh评分(7.4±1.5)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98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49例(对照组)和恩替卡韦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49例(观察组)。结果 在治疗3月结束时,观察组ALT和TBIL水平分别为29.6±8.2) U/L和(23.4±6.5)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1.2±12.4) U/L和(29.8±7.9) μmol/L,P<0.05】,ALB水平为(32.9±5.8) g/L,显著高于对照组【(27.9±4.7) g/L,P<0.05】,两组IN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C、HA、PⅢP和LN水平分别为(58.3±7.2)ng/ml、(149.2±22.4)ng/ml、(115.3±35.3) ng/ml和(89.5±21.9)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2.3±11.3) ng/ml、(201.2±47.6) ng/ml、(169.4±56.4) ng/ml和(109.2±25.0) ng/ml,P<0.05】;观察组PT和APTT水平分别为(13.5±2.7)s和(31.5±3.9)s,显著低于对照组【(16.6±2.2)s、(36.9±6.9)s,P<0.05】,FIB水平为(3.0±0.4)g/L,显著高于对照组【(2.4±0.3)g/L,P<0.05】;观察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71.4%,与对照组的77.6%(x2=1.906,P>0.05)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可溶性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sFGL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12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2例,其中CHB患者轻度38例,中度45例,重度29例。给予所有患者恩替卡韦治疗72周。常规行肝活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FGL2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sFGL2表达。结果 CHB患者肝组织sFGL2阳性率为63.4%(71/112),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的82.1%(9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肝组织sFGL2表达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增强;治疗后,CHB患者血清ALT、AST和sFGL2水平分别(49.8±6.3) U/L、(52.3±7.6) U/L和(84.7±10.3)μg/L,而肝硬化患者则分别为(41.8±4.2) U/L、(42.3±5.4) U/L和(104.9±19.4)μg/L,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24 w、48 w和72 w, CHB患者血清sFGL2水平分别为(98.2±10.8) μg/L、(81.6±9.5) μg/L和(69.4±8.7) μg/L,呈依次降低趋势;在治疗72 w末,完全应答65例,部分应答31例,无应答16例,其血清sFGL2水平分别为(74.6±9.1) μg/L、(97.2±11.4) μg/L和(123.6±15.2) μg/L,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CHB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外周血和肝组织sFGL2水平降低显著,其与病情合应答反应关系密切,对病情评估和疗效预测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联合组42例。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服,观察12 m。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清内毒素(ET)。结果在治疗12 m末,联合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血清LN、HA、PCⅢ、Ⅳ-C水平和TNF-α、IL-6、IL-8、hs-CRP和ET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从而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住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被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肝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太子参20 g、炒白术15 g、褚实子12 g、茯苓15 g、桃仁10 g、丹参10 g、延胡索10 g、香附12 g、制鳖甲20 g、土鳖虫3 g以及炙甘草6 g,辨证加减,治疗12 w。结果在治疗24 w末,联合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HBV DNA水平为 (2.94±1.19) lg copies/ml,与对照组的 (2.86±1.43) lg copies/ml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有效,在快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同时,能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或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24 w。结果 在治疗12 w时,观察组血清TBIL为(16.3±4.2) 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5.2) μmol/L(P<0.05),观察组血清ALB为(32.5±4.2)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2±5.3) g/L(P<0.05);在治疗24 w时,观察组血清ALB为(37.8±2.3) 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4±4.2) g/L(P<0.05);观察组血清LN和C- IV分别为(65.2±15.1)ng/ml和(85.5±8.5)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3±10.3) ng/ml和(96.2±10.3) ng/ml,P<0.05】;观察组血清HBV DNA水平为(1.0±0.1) lg copies/ml,与对照组的(1.7±0.3) lg copies/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0.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 w和24 w,观察组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5例(8.3%)和2例(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16.7%)和8例(13.3%,P<0.05);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死亡3例(5%),而对照组死亡10例(16.7%,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短期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37例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治疗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INR、TBIL、ALB、肝弹性值、HBV DNA水平变化。结果 恩替卡韦组治疗前和52周末血清ALT分别为(86.5±66.7)IU/L和(27.1±12.2)IU/L(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和52周ALT分别为(87.3±66.9)IU/L和(33.1±11.8)IU/L(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前和52周ALB分别为(42.5±5.6)g/L和(45.6±4.2)g/L(P<0.05);两组治疗后肝弹性值均显著下降,但两组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治疗52周末,在37例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中,17例(45.9%)出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而47例联合用药组患者中有32例(68.1%)出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治疗能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改善肝纤维化程度。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