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既是基于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考量,又是在其长期探索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协同育人机制下开展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形成中医药院校协同育人合力,是提升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成效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9,(6):1055-1057
公共卫生实践技能课程是一门必修实践课,能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了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公共卫生实践技能课程。文章探讨了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注意事项等,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顺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塑高校线上线下教学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立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四门主干课+形势政策课",首创高校"课程思政引领器"——思政育人元素库,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核心、二平台、三融合、四引领"协同育人新模式.此模式为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从传统课堂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渡,增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职护理专业教学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南丁格尔精神为背景,找准结合点,抓住切入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本文从活化教学内容、用好类型典型、优化教学体系设置的思政课程主渠道和挖掘德育元素、强化职业精神、完善教学环境的课程思政主阵地等方面阐述南丁格尔精神在中职护理教学思政课程和课...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9,(4):604-607
基于外科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要打造各类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共进的教育新局面,风湿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内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挖掘风湿病学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结束后认真听取督导专家及学生的反馈,不断完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激发学习动力,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选择。如何解决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大课程体系“不协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效果“不显著”、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协同育人理念体现“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事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基于“大医精诚”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以“大医精诚”为纽带、以“两项依托”和“四个着力点”打造相互融合的两大课程平台、以“三个平台”为依托提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力、以“五进策略”推动协同育人理念落地;该模式改变了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合力“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目前部分妇产科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践行意识较为薄弱,未能发挥学科思政育人导向。高校教师要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全面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文章以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为切入点,从“四个课堂”分层论述加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相关策略,在理论课堂和课外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隐含的思政元素,进一步优化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期对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整体规划思政元素与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贯穿融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的实现途径,已成为一个较新的教学研究领域。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要求出发,厘清分析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逻辑的关联性,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开展情况,针对高校艺术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剖析目前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育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困境和问题中探寻推动高校艺术类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改革措施,着力构建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长效实现机制,以期在未来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能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为出发点,阐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从重视师资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及精心设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案例、职业道德教育案例、科研精神案例、辨证思维案例等进行总结共享,从加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以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创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特色活动、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五个一”建设工程为抓手,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