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春梅  李佩芳  王频 《河南中医》2012,32(9):1144-1146
ERK通路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神经细胞的增殖、生存、分化过程,该通路的激活对脑缺血损伤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针灸可以通过对ERK通路的调节,减轻脑缺血神经元的损伤,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虽然针灸对ERK通路影响的研究是目前实验研究的热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针刺方法的选择,穴位的选取及其量化指标的设定;针灸对ERK通路的调节作用与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等机制之间的影响等等。因此,筛选出对此效应敏感的针刺方法和穴位,并进行优化组合,更好地调节ERK通路,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元修复是将来研究的重点。只有阐明了针灸对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才能为针灸治疗脑卒中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CPNP)的理论基础.方法:从探讨经络理论对治疗CPNP的意义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同本病密切相关的经络、腧穴.结果:CPNP的治疗从病位经筋角度出发,经络循行方面应以足三阳经为主,辨证配以肝脾肾三经腧穴.结论:针灸治疗CPNP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前臂心经、心包经腧穴与尺神经、正中神经的解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臂前面分布着心经、心包经的腧穴 ,尺神经、正中神经亦分布于前臂的前面。现针灸学的书籍中基本上都是谈心经穴下分布着尺神经 ,心包经穴下分布着正中神经。我们经过多次腧穴解剖观察 ,证明这种说法不是十分准确 ,现将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1 有关心包经腧穴与正中神经的关系1 .1 《针灸学》[1 ] 中心包经穴的解剖描述 :正中神经、尺神经投影示意图大陵 :浅层有腕掌侧浅静脉网和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 ;深层有正中神经和腕掌侧动脉网分布。直刺 0 .3~ 0 .5寸。内关 :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和前臂正中静脉分布 ;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与其伴行…  相似文献   

4.
黄龙祥 《针刺研究》2007,32(4):268-273
在修订针灸腧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以及制订针灸经穴定位的国际标准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解剖学的新分支表面解剖学,以及影像学的方法,对于针灸腧穴定位与取穴进行试验性研究,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单纯依据文献分析方法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不仅为经穴定位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系统发掘了中国古代在针灸腧穴定位方面所积累的表面解剖学经验的科学价值和新的生命力,从而为现代表面解剖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影响针灸效应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研究告诉我们,许多因素,如选穴配伍、针灸时机、针刺补泻手法、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术式与灸材、疗程,还有病人的功能、精神状态及病程、病期等均可影响针灸的效应。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穴位与手法方面,对其它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较少。这明显限制了对针灸作用全面、客观的了解。而忽视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控制,也是过去有些研究结果难以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探讨针灸作用规律,提高疗效,我所对  相似文献   

6.
王锐卿  吕九亨  贾春生 《中国针灸》2020,(10):1123-1127
从经络诊断和查体、腧穴的活动性、刺灸法及针刺层次、中医理论和技术的丰富与完善4个方面阐述海外针灸的发展和创新,总结其理法方穴术的可借鉴之处。国内针灸应在继承好古代针灸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容纳海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有助于更好地完善、重构针灸理论体系,实现针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刺镇痛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刺镇痛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的实验研究鞠大宏(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病理室北京100700)杨介宾宋开源罗永芬(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成都610075)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认为,免疫系统不仅存在其内部的自我调节,而且也要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刘喆  赖新生 《中国针灸》2004,24(1):69-72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思路.回顾近年国外大量有关神经干细胞(NSC)的研究成果,系统复习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促进了内源性NSC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与重塑.开展针灸与NSC的主要研究策略为:针灸对脑缺血后内源性NSC激活作用的研究;针灸对内源性NSC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并认为开展此类工作尤其是重点研究针灸对脑缺血后NSC的分化、增殖和迁徙的影响规律等,是进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与基础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Hunt综合征针灸治疗神经电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nt综合征又称亨特氏综合征,由Ramsay—Hunt.首先报道(1907年),临床上并不鲜见,为带状疱疹病毒侵害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的严重面肌瘫痪伴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疼痛性疱疹,多留有面瘫、面肌痉挛或异常联带运动等较严重的后遗症。自1988年起,笔者应用针灸中西结合疗法治疗Hunt综合征,研究面神经电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针灸可促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10年有关针灸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文献的检索和查阅,就针灸处方中主穴、配穴的选穴情况进行统计和归纳,得到主穴77个,配穴80个,主穴选用频率最高的是风池,选用频率达81.63%,但只有夹脊、百会的选用频率达到50%以上;配穴的选用频率最高的是足三里,其次为丰隆、太冲、三阴交.临床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存在规律性,即辨经、辨证、辨病相结合、以局部循经配合远端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1.
<正>Acupuncture is widely used for chronic pain with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evidence [1].However,due to the large heterogeneity of acupuncture protocol,it is difficult to compare the effects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acupoints,stimulation parameters,or depths of needling for chronic pain.On the other han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活体动物成像技术是一项崭新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被用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药物的靶向作用等的检测评估中.本研究首次应用该技术对针灸效应进行初步摸索,探讨其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取7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针刺组(4只)、对照组(3只).使用Cy7修饰的转铁蛋白(Tf-Cy7)和阿霉素(Dox)于裸鼠的尾静脉注射,待其分布稳定后针刺组针刺"腰阳关"穴(GV 3),对照组动物不针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显示针刺组和对照组Tf-Cy7和Dox分布变化过程,观察针刺对Tf-Cy7和Dox分布的影响.结果:(1)针刺后,血脑屏障及心脏部位的信号开始减弱,Tf-Cy7开始趋向于脾脏和肝脏,针刺50 min时达到最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产生明显的差异.(2)针刺20 min,Dox开始趋向于脑和肺等脏器,针刺30 min时达到最大变化.结论:针刺可以改变药物靶点的聚集,活体动物成像技术对针刺过程中Tf-Cy7和Dox体内重新分布的过程显像清晰,此项新技术将在针灸经络研究中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刺手法参数研究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针刺手法参数定量化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针刺手法参数研究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在已有针刺手法参数科研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采集到的大量针刺手法参数中发掘出有规律的信息,进而探讨针刺手法参数与针灸疗效之间的关系,为针刺手法参数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定量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之主要因素的最佳值,从而优化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案。方法:将造模后的豚鼠按照均匀设计的U63表分为6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按照均匀设计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利用均匀设计软件得出最佳组合的治疗方案。结果:作为鼻三针的特色疗法,药物注射和自血注射均对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影响较大,而留针过程的运针次数对疗效的影响则很小。结论:利用鼻三针进行针刺治疗后,加用穴位药物注射和自血注射,并取较长的疗程,可获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是一种可动态监测组织血氧代谢变化的无创技术.近年来,fNIRS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点.笔者以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库,对fNIRS在针灸领域的应用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结果 显示目前fNIRS主要应用于针灸临...  相似文献   

16.
泡腾技术作为加快制剂崩解,促进药物溶出的技术,常用于速释制剂中,随着相关技术与理论研究深入,泡腾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缓控释制剂和脉冲释药系统中,调节释药制剂行为。作者主要介绍了泡腾技术在泡腾片、胃漂浮制剂、渗透泵片和脉冲释药系统中研究应用,以及泡腾制剂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有利于泡腾制剂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近5年应用耳穴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2005至2009年期间应用耳穴治疗肥胖症方面的进展情况。主要从选穴特点、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耳穴治疗肥胖症的选穴特点主要有辨病取穴、辨证取穴和随症取穴。治疗方法有单纯耳穴贴压法、体针配合耳穴(针刺、贴压)法、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法等6种方法。常用穴位有内分泌、胃、脾、神门、饥点、三焦、大肠、皮质下、肾、口、交感、肝、小肠、直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体研究层次较低,治疗方法过于单一等。  相似文献   

18.
19.
对近10年来我国针灸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近10年来,我国针灸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发表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临床研究证据;已形成初步的针灸临床评价体系;假/安慰针刺对照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和标准已经初步建立。后续研究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注重研究整体布局和精细化;进一步完善临床评价体系;制订假/安慰针刺设置和报告相关规范;加强数据共享和平台整合;构建顺畅的基础和临床双向转化路径等。  相似文献   

20.
传统手针与电针对比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手针和电针作用的不同。二者在神经传导通路,对神经递质以及免疫分子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临床应用中二者也不相同,对于疼痛性疾病及神绎损伤性疾病疗效以电针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