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78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8%,高于对照组的84.27%(χ2=4.773,P=0.029);治疗1个月后,2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皮疹、腹胀腹痛、眼部不适、便秘)总发生率为11.23%,低于对照组的24.72%(χ2=5.486,P=0.019)。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血清瘦素(Leptin)、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莫沙必利+泮托拉唑治疗,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内镜积分,检测并比较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5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黄连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84%患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实验组92%对我院总体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d后出院,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腹痛、皮疹等(P>0.05)。结论胃溃疡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黄连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4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配合环磷腺苷葡胺静滴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疗效及超声心动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90%(P<0.05);治疗组LVEF由(32.26±10.08)%上升至(40.06±9.49)%,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由(32.68±9.26)%升至(34.65±5.8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分别为(359.29±93.62)pg/mL、(622.36±156.58)pg/mL,较治疗前的(899.46±226.19)pg/mL、(885.28±218.16)pg/mL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配合环磷腺苷葡胺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LVEF,进一步降低BNP水平,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安全情况,加强泮托拉唑临床应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取2014年在我院就诊并应用泮托拉唑患者的6 985张药物处方与同时间段使用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处方作为对照,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一般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对泮托拉唑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 018例患者服用泮托拉唑后出现不良反应,占14.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高危患者泮托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肝肾功能不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泮托拉唑致ADR中出现不合理用药占29.57%,其中超适应证是主要原因(P<0.05)。结论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把握泮托拉唑的适应证,减少并避免药物滥用及超适应证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予以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5.56%,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3.33%(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5.32±1.54)分,低于观察组患者的(23.19±1.13)分(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8.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相比,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2.76±0.82)d,对照组(2.81±0.8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泮托拉唑引起的不良较奥美拉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志愿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对泮托拉唑药动学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对32例健康受试者进行MDR1基因分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健康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40 mg后不同时间点的泮托拉唑血浆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3种不同基因型药动学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MDR1C3435T C/C型、C/T型和T/T型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8%、40.6%和15.6%,主要的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3.06±0.87)、(2.80±0.83)和(3.52±1.07)μg·m L~(-1),tmax分别为(3.33±1.14)、(2.97±0.75)和(2.13±0.65)h,t_(1/2)分别为(2.38±2.37)、(1.46±0.26)和(2.87±3.25)h,AUC_(0-15)分别为(9.37±7.88)、(6.33±2.20)和(11.01±11.32)μg·h·m L~(-1),AUC0-∞分别为(11.24±12.42)、(6.36±2.21)和(14.21±18.35)μg·h·m L~(-1)。C/C型和C/T型比较各参数间无显著差异(P>0.05),C/C型和T/T型比较t_(max)、AUC_(0-max)差异显著(P<0.05),C/T型和T/T型比较t_(max)差异显著(P<0.05),其余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DR1基因多态性对泮托拉唑吸收速度和达峰前吸收程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总暴露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24 h止血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65%vs 86.32%,P<0.01);治疗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要[(24.38±6.35)h vs(27.86±5.80)h],治疗组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6.20±1.34)U vs(8.45±3.26)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10.
李向宾 《中国药业》2011,20(9):71-71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奥曲肽0.1mg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以25~50μg/h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24~72 h,同时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仅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