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从2002~2006年对5189例臂丛神经阻滞作一点法(肌间沟、锁骨上腋路)与两点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腋路锁骨上+腋路肌间沟+尺神经沟)的比较,其中一点法阻滞平均优良率为90.52%,辅助用药(芬太尼、力月西)占35.05%;而两点阻滞平均优良率为98.56%辅助用药占21.17%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上肢手术镇痛方案包括全麻和臂丛神经阻滞。阿片类药物是控制中、重度疼痛的首选全麻药物,能有效缓解疼痛,但会产生急性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臂丛神经阻滞能减少甚至避免全麻药物的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途径包括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及腋路等入路。Urmey等[1]研究表明,肌间沟入路100%会造成膈神经阻滞,锁骨上与锁骨下入路均有造成气胸的风险。经腋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可避免膈神经阻滞和气胸的发生。然而,  相似文献   

3.
实时B超定位垂直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阻滞麻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介绍在超声定位下行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麻醉的安全性和阻滞范围。方法对40例手术的患者,应用B超在患侧喙突内下处探到腋动脉第2段,将超声探头置于腋动脉的正上方(前胸壁的点),测量该点与喙突的距离、腋动脉的深度及其同胸膜的位置关系。其中20例上肢手术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结果B超不能清楚地显示锁骨下臂丛的结构,但选择喙突内下2cm作为锁骨下臂丛阻滞的穿刺点是合理的。在该点腋动脉第2段的深度,左侧是2.84cm,右侧是2.78cm。穿刺点到胸膜的水平距离,左侧为8.1mm,右侧为7.7mm。腋动脉的深度和穿刺点到胸膜的距离均同病人的体重呈正相关。20例B超实时定位下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达95%,臂丛发出7根神经的阻滞率为40%,但其中5根神经(肌皮、正中、尺、桡、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率为85%。结论在B超定位的帮助下,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麻醉可以达到上肢广泛区域的阻滞并可避免气胸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喙突入路与锁骨中点下入路在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拟行前臂及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分别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喙突入路(A组)或锁骨中点下入路(B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将远端运动反应(手腕或手指屈曲或伸展)作为目标运动反应。记录患者前臂痛觉阻滞情况、穿刺成功率、试穿次数、上肢运动阻滞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有3例因5次调整穿刺针位置均未引出目标运动反应,改为腋路阻滞,被排除出本研究。与A组比较,B组1次、2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增加,进针深度明显加深,环指状包绕腋动脉明显增多,腋路追加局麻药明显减少,所有肌皮神经阻滞明显增多(P0.05)。两组上肢运动阻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一例气胸、穿刺部位血肿、局麻药中毒等。结论喙突入路或锁骨中点下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均可安全地用于区域阻滞,而锁骨中点下入路更容易定位到目标神经,麻醉阻滞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和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8~80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锁骨上入路组(SCB组)和锁骨下入路组(ICB组).局麻药采用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含1∶200000肾上腺素)分别行锁骨上或锁骨下臂丛阻滞,0.5 ml/kgo分别记录阻滞操作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麻醉成功情况,注药完毕后每5 min测定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和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直至30 min.结果 与SCB组比较,ICB组麻醉成功率、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有效率升高,穿刺过程中异感发生率降低,阻滞操作时间延长(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的效果优于锁骨上入路.  相似文献   

6.
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有肌间沟、锁骨上、腋路3种入路,锁骨上法适用于肘部、前臂和手的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对肘部效果不确定,对肩部手术不适用,只有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最广,麻醉范围遍及肩及整个上肢。近年来,笔者在麻醉过程中据手术部位不同,用异感定位法来确定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范围,效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7.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其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被广泛地用于肘部以下的手术.它的穿刺点既不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那样靠近中枢神经,也不似锁骨上入路那样接近肺尖,更适合于非住院病人的麻醉.对解剖的良好认识和理解有助于麻醉医师更好地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本文旨在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骨科上肢手术中广泛应用的麻醉方法,臂丛神经的常见阻滞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和腋路,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的深入,超声引导正逐渐成为以上各位点臂丛神经阻滞的标准技术~([1])。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阻滞就是一种新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阻滞位点在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不同于传统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2])。本研究对该新入路的局部解剖进行了复习,对阻滞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总结,并对其麻醉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桡神经阻滞辅助腋路臂丛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腋路臂丛阻滞时常出现的桡侧阻滞不全现象,我们应用腋路加肘部桡神经阻滞于肘关节以下的各类骨科手术35例,局麻药为0.8%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肾上腺素),腋路加桡神经阻滞各为25ml、5ml,另21例单用腋路者30ml。两者效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0.
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方法有三种:肌间沟法、锁骨上法和腋路法。肌间沟法和腋路法易出现阻滞不全,锁骨上法虽阻滞完善但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即经中斜角肌下端外缘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年龄18~45岁,上肢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成改良组,肌间沟组和锁骨上组,每组50例。三组病人均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阿托品0.5毫克。臂丛神…  相似文献   

11.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至1993年间共收治胸廓出口综合征病人55例,行经腋路切口胸出口松解术62次,手术完全切断前,中斜角肌,切除带有骨膜的第一肋,松解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周围的纤维带,同时切除颈肋或过长的横突及其附着韧带,术后随访率为96.4%,平均随访7.7年,结果良好81.1%,改善13.2%,无变化5.7%,无复发病例,作者认为经腋路切口胸出口松解术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常用的阻滞臂丛神经的径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喙突旁和腋路等。我们根据Winnie的介绍,采用沿前、中斜角肌间沟穿刺锁骨下血管神经鞘的方法进行“锁骨下血管周围法臂丛神经阻滞”(作者称此为“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应用的107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前臂手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前臂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为一种盲探式操作,有赖于准确的解剖定位.对于肥胖患者解剖定位难度较高,且盲探操作易损伤神经和引起局麻药中毒反应.在可视条件下能否提高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尚有待研究.本研究拟评价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锁骨下置管深度对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在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后导管留置的长度1 cm,B组为3 cm.导管内注入造影剂,C臂机摄片评价导管位置.术后6、12、18、24 h行VAS评分.结果 造影剂在锁骨下区域向腋部与锁骨上区域双向扩散.A组成功率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均得到良好的镇痛,但A组镇痛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药液由锁骨下区域向腋部与锁骨上区双向扩散.导管留置1 cm置管的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上肢手术患者不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简单,能为前臂和手部手术提供完善的神经阻滞,但麻醉后发生的神经功能暂时性障碍在临床上不容忽视。不同的神经阻滞技术与阻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关。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已广泛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然而其阻滞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比较上肢手术患者三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利用肋间神经移位腋神经恢复肩外展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中第三至第六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的长度和相应肋间神经自腋中线起点处穿过皮下隧道至四边孔腋神经缝合口处的距离(在肩外展45°和90°两种情况下)进行比较.结果 在肩外展45°时第三肋间至第六肋间自腋中线到锁骨中线的选取长度与相应肋间自腋中线自皮下隧道至四边孔距离差值分别为(3.89±0.85) cm、(4.14± 1.15)cm、(2.99± 1.33) cm和(0.25±1.49)cm.在肩外展90°时,差值分别为(2.54±0.87) cm、(2.37± 1.51)cm、(1.04± 1.74) cm和(-1.59± 1.95)cm.结论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肋间选取自腋中线至锁骨中线经皮下隧道至四边孔与腋神经直接缝合是可行的.其中若选用第六肋间神经作为移位神经直接修复腋神经,可适度增加肋间神经或腋神经游离长度,以实现肩外展90°情况下的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辅助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要点及效果.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上肢手术患者163例,设为对照组,予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上肢手术患者196例,设为观察组,予以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组均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副作用,评估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6.1±1.3)小时、(6.3±1.2)小时(P>0.05).随着麻醉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感觉阻滞评分从2分至1分、0分的比例逐渐增多,且观察组各时点0分比例高于对照组,2分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麻醉后时间的延长,两组神经运动阻滞的效果逐渐增强,运动阻滞百分比多集中于66%、100%,且观察组各时点运动阻滞百分比为10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阻滞效果均以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递减,且观察组各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神经刺激仪辅助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阻滞效果确切,可为上肢手术患者提供满意的阻滞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优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腋神经由于其解剖关系的因素在肩部外伤时常发生损伤,尤其是肩关节前下方脱位并发腋神经损伤临床多见,在探查腋神经时常用的手术入路为后侧入路或前入路.我们根据腋神经的解剖学特点,采用腋窝顶入路显露腋神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1-4],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测量,寻求肱骨近端手术安全区,为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取48具肩关节新鲜尸体标本,解剖观察肱骨近端的重要血管及神经,并测量相对于手术切口的标志性骨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肩峰下缘与腋神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55.4~66.2(60.2±2.2)mm,大结节顶点至腋神经上缘的垂直距离为43.8~51.6(46.9±1.7)mm。大结节顶点至腋神经上缘的距离与肱骨长度的比值为0.147~0.161(0.154±0.0)。肩峰锁骨端下缘与旋肱前动脉上缘的垂直距离为55.8~66.7(60.6±2.1)mm,大结节顶点与旋肱前动脉上缘的垂直距离53.1~61.3(56.2±1.7)mm,大结节顶点至旋肱前动脉上缘的距离与肱骨长度的比值为0.178~0.194(0.185±0.0)。肩峰锁骨端下缘与旋肱后动脉上缘的垂直距离为56.8~68.1(61.3±2.1)mm,大结节顶点与旋肱后动脉上缘的垂直距离47.9~55.7(51.0±1.7)mm,大结节顶点至旋肱后动脉上缘的距离与肱骨长度的比值为0.160~0.176(0.167±0.0)。结论肩峰锁骨端下缘58.0~62.4 mm为腋神经走行区域;大结节下缘54.5~57.9 mm为旋肱前动脉走行区域;肩峰锁骨端下缘59.2~63.4 mm为旋肱后动脉走行区域。在上述3个区域手术操作时,要轻柔仔细,防止损伤神经血管。  相似文献   

20.
1958年Buanhan发现腋窝处臂丛神经围绕动脉并被筋膜包围,提出腋路血管旁阻滞法。但由于注射点低,局麻药常不能达到阻滞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平面,麻醉效果常不满意。因而对腋路阻滞法不断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