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文章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方面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整理近5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综述,了解目前中医药在该病治疗领域的进展,以期深化中医对本病的理论认识,提高临床和实验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中医择时服药的理论,对86例门诊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同样方药、不同时间服药,应用国内改良Kupperman评分中对失眠的评分结果观察疗效。择时服药组43例总有效率达93.02%;对照组43例,总有效率达76.74%。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择时服药围绝经期对失眠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水平逐步降低,进而可导致失眠等症状发生。我国女性围绝经期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平均发生率可达75.2%,且失眠的发病率在诸多精神神经症状中高居不下。目前临床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改善围绝经期失眠,但由于其不良作用及部分患者对激素的恐惧心理,使其在临床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限制,而植物雌激素(PE)具有与人体内源性雌二醇(E2)十分相似的结构,大多能够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等途径,发挥对围绝经期失眠症状的改善作用,且其不良作用较激素补充疗法(HRT)明显降低,因此通过补充PE或许能够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此文就围绕PE对围绝经期失眠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失眠引起显著苦恼,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我们对此应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耳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选穴规律。方法:以“围绝经期”“更年期”“失眠”“不寐”“耳穴”“耳针”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以来至2022年4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4分析得出高频耳穴穴位及穴位配伍关联。结果:共纳入86篇文献,包含耳穴19个,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常用耳穴为神门、肾、皮质下等穴位,常用耳穴的穴对为神门-肾、神门-心、神门-交感等。结论:耳穴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主要选取具有调节内分泌水平、影响神经血管活动、促进脏腑功能作用的穴位。  相似文献   

7.
8.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比例不断地增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世界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中老年女性群体更为明显。骨质疏松症正逐渐发展成为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慢性的骨代谢性疾病。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发病后,不但有疼痛、关节变形等临床症状,而且会大大增加骨折风险,病情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近年来,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因其具有的高致残率及低痊愈率的特征,越来越得到重视,因而了解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积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采用针灸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SPIEGEL量表中各项指标的改善。结果 30例患者针灸治疗2个月后,痊愈8例(26.67%),显效13例(43.33%),有效5例(1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86.67%。治疗前SPIEGEL量表评分为(18.17±2.03),治疗后为(8.27±2.36),经分析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所引起的各器官系统的综合症候群,大量的研究表明,电针相关穴位能调节性激素水平,能调节内分泌,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息刮痧疗法与口服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全息刮痧疗法刮痧全头部、足底以及部分躯干四肢穴位,如心俞、神门、三阴交穴等。入组第1天刮拭1次,间隔7 d刮拭1次,4次为1疗程,治疗周期为4周。对照组每晚睡前服用艾司唑仑2 mg,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疗效结果显示,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息刮痧疗法可以改善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其疗效媲美口服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但无其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睡眠时相以及对海马区5-HT、5-HIAA、5-HT1A受体水平及5-HIAA/5-HT比值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清洁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通过手术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并在脑内植入微型电极,恢复1个月后,配合电刺激,复制围绝经期失眠大鼠模型。电针组采用电针针刺三阴交的方法连续治疗14天,监测各组大鼠8 h脑电和肌电,断头取脑,取海马组织,Elisa方法测定其中5-HT、5-HIAA、5-HT1A受体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时相中SWS1期、SWS2期和REMS期均明显缩短(P 0. 05),海马区5-HT、5-HIAA、5-HT1A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5-HIAA/5-HT比值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可显著延长电刺激围绝经期大鼠睡眠时相中REMS期、SWS1期的时长(P 0. 05),SWS2虽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海马区5-HT、5-HT1A受体水平显著升高(P 0. 05),5-HIAA/5-HT比值显著降低(P 0. 05),5-HIAA虽然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电针三阴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区5-HT、5-HIAA和5-HT1A受体含量、降低5-HIAA/5-HT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浅述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失眠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之后的《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相继都有记载.其病因病机有心肾学说、肝肾学说、肝脾学说、肝胆学说等。  相似文献   

14.
朱洪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13-114
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失眠常常是困扰患者的一个常见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与心理调节,在临床上在改善患者的睡眠乃至对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其他症状治疗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周婷主任医师针刺结合方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诊疗思路及治疗经验.周主任分析围绝经期失眠病位主要在心、肾,并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属心肾不交,阴阳失调.在临床治疗中运用针刺结合中药这一特色疗法,并以补肾宁心调和阴阳为治则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旨在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吕绍光认为围绝经期失眠以肝郁为主要病理特点,治疗上重视从肝论治,并根据肝郁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孙艳明 《天津中医药》2007,24(3):210-210
笔者在临床上根据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病因特点辨证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7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症状,极大损害了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围绝经期失眠根本病机当责之于肾,笔者认为与肝也密切相关。肾精不足为围绝经期失眠的基本病理基础,肝气郁滞与肝血不足是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重要病理因素。肝肾同源,肝肾二脏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初期当以补肾疏肝为法,中后期以补肾平肝、养肝为主,兼顾其他病理产物。该文从肝肾角度对围绝经期失眠进行论述,以冀有助于临床审因论治及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法主要有中药内服治疗、普通针刺疗法、特殊针刺疗法、综合疗法等.目前,存在的问题有:①部分临床研究缺乏大样本量、严谨科学的对照实验设计和循证医学依据.②临床研究中缺少描述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等内容.③较少临床研究的针灸方案按照STRICT报告条目进行针刺细节的描述,针刺疗法的可操作性、透明...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更年期医学会已经把每一年的10月18日定为“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已达1.3亿人左右[1],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也热衷于医学养生,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提高处于更年期女性的整体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新时代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课题之一。睡眠是人体一天中自我修复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