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的对照方法观察了6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国产rhGCSF的效果。结果:国产rhGCSF具有明显的升高中性粒细胞作用,表现为:①合并使用rhGCSF周期(A周期)WBC最低值、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最低值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周期(B周期);②A周期WBC<20×109/L、<30×109/L、<4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ANC<05×109/L、<10×109/L、<15×109/L、<20×109/L持续天数显著缩短;③A周期化疗序日d21的WBC值、ANC值明显高于B周期;④A周期化疗序日d21WBC<40×109/L的病例数、ANC<20×109/L的病例数明显少于B周期。使用国产rhGCSF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rhG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全组52例;对照组20例,为化疗后WBC计数在1.0×109/L~3.0×109/L之间者,采用利血生、鲨肝醇等一般性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治疗组32例,为化疗后WBC计数<3.0×109/L者,其中包括WBC计数<1.0×109/L,采用一般性治疗加rhG-CSF治疗。结果治疗组WBC和ANC在治疗后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明显缩短WBC和ANC降至正常以下持续的时间,促进早日恢复,使化疗可以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3.
1995年2月~1998年1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 根据病史、体征,经外周血和骨髓象确定诊断。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9~53岁,平均32岁。1.2 方法 ATRA25mg/(m2·d),分2次口服,治疗前WBC>10×109/L者开始加小剂量化疗,WBC<10×109/L者ATRA治疗后WBC>10×109/L时再加小剂量化疗(高三尖杉酯硷1mg/d静滴14~21d),CR后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抗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严重低下(Ⅲ°、Ⅳ°)恢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42例患者给予rhG-CSF150μg/d,皮下注射,白细胞升至4.0×109/L或中性粒细胞升至2.0×109/L后停药。结果Ⅲ°白细胞低下者治疗后第4天白细胞恢复至(7.40±2.33)×109/L;Ⅳ°第4天仅恢复至(2.57±2.16)×109/L,第7天恢复至(6.19±2.32)×109/L。结论rhG-CSF对抗癌化疗所致的严重白细胞低下具有较快的恢复作用,但Ⅳ°比Ⅲ°恢复慢。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性 5岁2个月前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外院按“缺铁性贫血”治疗1个月无效,1998年1月28日入院。查体:T37-9℃,P140次/min,BP16-6kPa/7-3kPa。发育营养中等,体重18kg,萎糜不振,面色苍白,心肺(-),肝肋下3cm,剑突下4cm,质硬,边缘锐,压痛(-),脾肋下可触及边缘。实验室检查:HB47-8g/L,RBC1-94×1012/L,WBC1-9×109/L,PLT146×109/L,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肝脾增大,肝回声不匀;腹部CT示肝脾大…  相似文献   

6.
存活七年以上的慢粒两例郑敏(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医院243000)例1女,49岁。牙龈出血20天伴咽痛,来门诊检查,Hb65g/L,WBC158×109/L,BPC45×109/L,于1991年8月收入院。病人1982年在本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长...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淋巴结肿大1月,于1995年11月24日前来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剑下1cm,消瘦,慢性病容,精神差。实验室检查:Hb96g/L,WBC2.9× 109/L,外周血片:嗜酸性粒细胞 2%,嗜碱性粒细胞 2%,原淋2%,幼淋3%,成熟淋巴19%,淋巴瘤细胞13%。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红比值1.6:1。嗜酸性粒细胞20%,单核1%,组织嗜碱粒细胞0.5%,浆细胞3.5%,网状细胞9%,成熟淋巴15%,淋巴瘤细胞6%。淋巴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大淋巴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黄薇  曹琪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1):662-665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哪链反应(RT/PCR)检则Ph1阳性白血病中因染色体易位t(9;22)听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发现3种BCR-ABL异构体,即ela2、b2a2和b3a2.应用这3种异构体的特异RT/PCR体系,在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检测到2种异构体,b2a2或b3a2。而在8例Ph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ALL)中,3种异构体均被检测到,且其中2例同时有ela2与b2a2或b3a2两忡异构体。用筑巢式RT/PCR可从105~106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个Ph1阳性细胞,在2例Ph1+ALL缓解初期标本中,检测到BCR-ABL转录本,提示有残余白血病细胞,1例于缓解期4个月时复查仍为阳性,并于缓解5个月时复发。另1例于缓解8个月时复查转阴,且缓解至今已18个月,故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不仅有助了研究Ph1阳性白血病的发病机理,而且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缓解期监测提供了十分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0岁。因头昏、乏力半月于1998年4月15日入院。查体:体温365℃,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叩痛,心肺(-),肝脾未扪及。血常规:Hb95g/L,WBC23×109/L,L060,N031,单核009,Plt30×10...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1982年1月~1995年5月本院11647例使用氯丙嗪与氯氮平的住院病人病案。药物所致的粒细胞下降22例。治疗前WBC<6×109/L者易于发生。氯氮平致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氯丙嗪。预防与控制继发感染是治疗关键,停药后WBC一般在15天左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6例临床分析(摘要)王玲袁成录王彼得我院自1990年至今,应用干扰素α-2b-IFN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病人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6例CML病人均符合1989年11月贵阳全国白血病讨论会制定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WBC<4×109/L50例,结果其退热时间疗效显著优于采用青霉素治疗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观察国产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特尔立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病例和方法:38 例次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应用特尔立治疗,主要为血液系肿瘤(35 例次)经联合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治疗前白细胞< 1×109/L27例次(7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29 例次(76.3% )。特尔立用量在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患者大多为300 μg/d,恶性淋巴瘤粒细胞减少患者150 μg/d,用药天数为2~11天,中位数5 天。 结果与结论:显效63% ,有效7.9% ,无效28.9% 。该药对轻、中度骨髓抑制效果明显,大剂量化疗后重度粒缺患者造血恢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简介患者叶凤,女,13岁。因车祸2小时入院,T361oC,P130次/分,R26次/分,BP9/5kPa。面色苍白,头部有一3×4cm皮下血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晰,左胸第11肋间隙压痛,中下腹深压痛,肝浊音(-),诊断性腹穿(-)。左腰部有一10×8cm皮肤青紫区,有波动感,叩击痛明显。Hb793g/L,RBC:2.27×109/L,WBC:12.6×109/L,小便:蛋白:、RBC:。胸部X摄片:左胸第11肋骨骨折。入院后经抗休克,抗感染、…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2岁。因咳嗽、咳痰、乏力1周,于1998年9月15日入院。体查:体温正常,精神疲乏,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皮疹、黄染或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脏肋下2cm可触及。血常规;WBC 74.1×109/L,分类:晚幼粒0.02,中性0.63,淋巴0.04,单核0.31(单核细胞内出现较多空泡,并出现凋亡细胞),RBC 3.5 × 109/L,Hb100 g/L,Plt 110×109/L。 B超提示肝脾增大。胸部X线片提示: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痰抗酸菌(++)。生化各项检查未见异常。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1岁。主因皮肤出现出血点,经血增多4年,加重1个月第二次住入我科。贫血貌,全身皮肤出血点,以躯干为主。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后无压痛。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触及。4年前第一次住入我科。WBC(6 3-6. 8)X109/L,LGB(60-64)g/L,BPC(12-20)X109/L,骨髓粒系增生尚可,红系增生明显,巨核细胞不少,血小板罕见。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强的松60 mg/d,10天后 WBC14.6X109/L,HGB107g/L,BPC84X109/L…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5岁。两周前无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疼痛,伴发热,体温38-1℃,3日后疼痛略减轻。既往健康。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7-6℃,神清,面潮红,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00cm,触痛(+),质中等,叩痛(+),心肺(-)。实验室检查:RBC5-05×1012个/L;Hb:17g/L;WBC:15.1×109/L;Pt:520×109/L;红细胞比积58%;ESR:6mm/h;B超提示:脾上极有9cm×6cm大小液性暗区,疑为脾脓肿,行剖腹探查术,脾切除,病理:脾肿大、梗塞、坏死、液…  相似文献   

18.
1 患者,孕妇,25岁,因停经32周,左下腹痛2小时于1997年10月8日收入院。入院查体:T37.6℃,BP15/10kPa,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双下肢Ⅰ°浮肿。产科情况:宫高38cm,腹围115cm,ROA,胎心率142次/分。血常规:WBC13.2×109/L,N83.9%,HGB118g/L,PLT217×109/L。B超提示:BPD8.2cm,羊水量正常,后壁胎盘;多发性子宫肌瘤,最大10.5cm×11.5cm×13.2cm,最小7.3cm×6.5cm。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入院诊断:3…  相似文献   

19.
李龙芸  孙文萍 《北京医学》1998,20(3):137-139
应用小剂量(2μg/k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于18例肺癌患者化疗中,以观察预防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13例,随机分成G-CSF组及对照组各9例,化疗方案为CE(卡铂-VP16)。结果G-CSF组粒细胞绝对计数(ANC)<2.0×109/L,发生例数5例,持续天数为3.6±3.5天;对照组持续天数16.8±7.1天,P<0.05。ANC最低值至恢复正常(ANC>2.0×109/L)的天数G-CSF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1.3天,8.9±5.3天(P<0.05)。G-CSF组化疗后的第20天ANC均已恢复正常,ANC为(9.7±6.8)×109/L故可在第22天顺利接受第二周期化疗。对照组ANC(1.66±0.8)×109/L(P<0.01)。由此可见,小剂量G-CSF能有效地防治肺癌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完全相合的无血缘关系供者骨髓移植(MUDBMT)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变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14岁,因咽痛10天于1996年4月2日入院。血象白细胞250×109/L,脾肋缘下7cm,骨髓象示慢粒慢性期,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