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予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康复干预对其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CH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水平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VEF(46.14±6.62)%高于对照组的(38.72±5.94)%,LVESD(38.70±5.32)mm以及LVEDD(50.25±6.32)mm小于对照组的(44.20±6.05)、(56.20±5.6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196.96±32.45)m长于对照组的(114.20±29.86)m,心率(76.14±6.35)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8.96±6.9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CHF患者运动康复干预能改善其心功能,提升其6 min步行距离,降低其心率水平,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46.14±6.62)%高于对照组的(38.72±5.94)%, LVESD(38.70±5.32)mm、LVEDD(50.25±6.32)mm小于对照组的(44.20±6.05)、(56.20±5.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6MWT(196.96±32.45)m长于对照组的(114.20±29.86)m,心率(76.14±6.35)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8.96±6.94)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CHF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心功能,提升其6MWT,降低其心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心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心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2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BNP下降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能显着改善心瓣膜病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或无洋地黄等)+辛伐他汀;B组为对照组,无他汀类药物,48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或无洋地黄等)。随访1~2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HR)、LVESD、LVEDD、收缩压(SBP)、心肌耗氧量(HR×SBP)、LVEF、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改善上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CHF安全有效,患者心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6MWT)、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些指标能很好地反映、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会玖 《中国药房》2011,(4):348-350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6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强心苷及利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及卡维地洛。疗程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心率显著下降、6min步行试验、LVEF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LVEDD、LVESD均显著下降、6min步行试验及LVEF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并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45例,随机分为心衰常规治疗组(22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23例),后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渐增至最大耐受量,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末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老年CHF患者用卡维地洛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min步行距离增加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心衰患者耐受量虽偏小,但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缩小心室,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传统治疗,28例)。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6-MWT)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71.4%,对照组为53.6%;两组患者用药后LVEDD、LVESD下降,LVEF增加,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洋地黄制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再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缩短分数(FS)、6min步行试验(6MWT)及检测血浆BNP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6.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心脏超声指标:LVEDD、LVESD、LVEF、FS、6MWT、BN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在LVEF、FS、6MWT距离的提高和BNP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CHF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纳洛酮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浆BNP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纳洛酮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特点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9例CHF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对比分析其HRV,并比较不同程度CHF患者HRV的差异.结果 HRV指标中,CHF组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  相似文献   

13.
心脏移植供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供心保护经验。方法  4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心脏移植手术。供心缺血期间采用 4℃改良St .Thomas液顺行灌注快速心脏停搏 ,供心取出后冷生理盐水冲洗心腔 ,继之用4℃UW液 (universityofwisconsinsolution) 10 0 0ml经升主动脉根部单次灌注 ,然后 4℃生理盐水浸泡保存 ,供心运输、移植过程不再行心肌保护液灌注。供心热缺血时间 1~ 3min ,冷缺血时间 110~ 180min(平均 14 2 5± 2 9 0min)。结果 心脏移植完毕开放升主动脉后 4例心脏全部自动复跳 ,辅助循环 34~ 5 4min(平均 4 2 8± 9 8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 ,未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术后 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恢复到6 0 %~ 6 5 %。 3例存活至今 ,1例术后 5个月因自行停用抗免疫药死于急性排异反应。结论 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心脏快速停跳 ,继之 4℃UW液单次灌注结合 4℃生理盐水浸泡保存供心 ,方法简便 ,效果良好 ,供心冷缺血时间可达 3h。  相似文献   

14.
高原心脏病、肺心病及矽肺肺心病的心血管X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原心脏病(高心病)、肺心病、矽肺肺心病各40例男性患者的X线胸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高心病的肺动脉段突度、心脏横径二项参数大于肺心病及矽肺肺心病(P<0.01),而右肺下动脉横径增加改变后者大于前者。另外,高心病心血管改变在现突出,矽肺肺心病则以肺部改变显著,肺心病该改变介于两者之间,但后两者肺功能损害较显著,临床症状亦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龙  何炯红  徐敏  聂鹏  余盛华 《贵州医药》2006,30(7):588-59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变化.方法 记录30例非冠心病人、30例冠心病非心肌梗塞患者及30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振荡起始(TO)及振荡斜率(TS)分析HRT.结果 对照组、冠心病组和心梗组TO分别为-0.076±-0.029、-0.042±-0.012、-0.018±-0.008(P<0.01),TS分别为31.55±4.17 ms/RR、20.30±2.84 ms/RR、8.70±2.16 ms/RR(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HRT趋于异常.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作用,分析该药对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收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实验组则每周递减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相关指标,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5%,两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心功能减低、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神经、眼角膜等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疗效明显,价格低廉,用药途径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活动,评价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分析32例健康人,34例不同原因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征。结果Holter结果提示24h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和HRV三角指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比健康组明显降低;频域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频和高频成分也明显降低。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受损,前者更明显。提示及时纠正体内神经激素的过渡激活,有利于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右心系统的先心病病人 ,各 19例给予浅低温和常规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对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不停跳组手术时间短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 ,心律失常、心肌酶改变等明显优于停跳组 (P <0 0 1)。结论 该手术时间短 ,心肌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少 ,是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