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60例跟骨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组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复位满意,60例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到95%,无切开复位的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可靠内固定等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治疗有移位跟骨骨折的最常用且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60例跟骨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组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复位满意,60例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到95%,无切开复位的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可靠内固定等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治疗有移位跟骨骨折的最常用且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常常导致严重的术后疼痛[1,2]。目前已有多种方法来处理这种骨折术后导致的疼痛,以使患者在术后尽可能的感到舒适,譬如,持续性周围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镇痛泵以及口服和静脉麻醉药的联合使用。目前对特定类型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A)与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比较研究资料尚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比较研究PCA与多模式镇痛二者对单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行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并加以研究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9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组(对照组)34例和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组35例(观察组),经手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进行研究比较,后将结果加以研究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率也明显较高,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微创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佳,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志刚 《北方药学》2014,(3):126-127
目的:进一步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压包扎法对跟骨骨折行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36例单足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外侧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加压包扎法处理切口,对照组单纯采用引流管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不同切口处理方案实施后,观察组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4.44%,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在接受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采用加压包扎法处理切口,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闭合性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利用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相关文献,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 Man5.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共纳入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796例患者。分析结果提示对于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相比,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相对危险度(RR)=0.30,95%可信区间(CI)(0.17,0.53),P<0.05],而在跟骨术后Bohle角恢复角度[加权均数差(WMD)=-2.17,95%CI(-4.50,0.17),P>0.05],跟骨术后Gissane角恢复角度[WMD=-3.51,95%CI(-7.27,0.26),P>0.05],术后患足Maryland功能评分优良率[RR=0.94,95%CI(0.88,1.00),P>0.0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闭合性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应用撬拨复位固定术治疗该疾患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低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组,而在跟骨术后Bohler角恢复角度、跟骨术后Gissane角恢复角度、术后患足Maryland功能评分优良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手术方法都能得出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6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其接受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为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量表评分(AOFAS)、手术前后跟骨结节关切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宽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评价预后质量的AOFAS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中部宽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中部宽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明确手术适应症前提,运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比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具有简便手术、减少切口创伤以及术后皮肤感染的优势,临床上应当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临床常见,占全身骨折的2%[1],对于SandersⅢ、Ⅳ型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不愈合占有较高比例.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切开复位解剖型跟骨钢板治疗21例(25侧)移位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出现的切口感染不愈合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郑伟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6):456-457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运用跟骨异形钢板对67例72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72足均获随访.结果:72足中功能恢复为优32足,良27足,可8足,差5足,优良率81.9%.结论:异形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2%^[1],也是足踝部常见的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关节内骨折又占大部分,治疗不当易导致足踝部畸形及慢性疼痛,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下,更易产生医患纠纷。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手法整复斯氏针翘拨内固定+石膏外固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小切口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关节镜辅助下手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16例(共18跟骨),按Sander’s分型ⅡB型3例,ⅢAB型9例,ⅢBC型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随访3~21个月。解剖复位13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均无感染、严重疼痛等并发症。按照Letournel评定标准:优良15例,可3例。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是复杂骨折,软组织损伤重。手术在软组织条件允许时进行;术前需CT检查;手术医师应熟悉术中跟骨解剖,掌握复位参照点、复位顺序、固定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钛板治疗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11年5月,对14例16足(单足12例,双足2例)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施行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术后切口感染1例,所有患者足外形恢复良好。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宽度、Bohler角基本恢复正常。根据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优13足,良3足,优良率100%。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可矫正跟骨畸形并有效恢复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和手术两种,其中非手术治疗适应骨折端移位较小的简单胫腓骨骨折,包括手法整复石膏(夹板)固定、跟骨骨牵引复位固定;手术治疗适应骨折移位明显、不稳定及开放性复杂胫腓骨骨折,包括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术及髓内钉内固定术等[1].选择我科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17例患者,采用患者自用无菌棉签随时拭干显露针眼的护理方法,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解剖型跟骨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与手术技巧.方法 对5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51例均获得随访,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切开复位、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应注意手术时机与细节,应慎重对待植骨和跟距关节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52例患者,随访23个月,患者骨折治愈情况100%,患者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以及足部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4.2%。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骨关节愈合情况,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并分析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4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手术指标、跟骨关节功能情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优良率更高,其各项相关手术指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更低;比较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跟骨关节功能评分均更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更优,其跟骨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几率低,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益阳市人民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7例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可塑性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按Marylangfoodscore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本组病例中优28足,良15足,可2足。结论手术切开复位,可塑性跟骨钛钢板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锁骨是上肢带的组成部分,架于胸骨柄和肩峰之间,呈S型。锁骨所处位置为皮下,受到外力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1]。锁骨骨折患者多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畸形,压痛感强烈,由于锁骨处于皮下表浅位置,用手可触摸到骨折断端[2]。传统治疗锁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和外固定,使用“8”字石膏绷带维持锁骨对位。该方法适用于无移位锁骨骨折,而且复位后影响美观,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程度重,骨折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3]。对锁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折复位和固定效果好,愈合后骨折部位不影响美观,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的报道目前较为少见,本研究选取94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旨在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