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涵  徐亮  杨桦  李建军  马英楠 《眼科》2008,17(1):20-24
目的 比较正常人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闭角型青光眼(PACG)之间视盘旁萎缩弧β区发生率的差异以及其与视盘参数的关系.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年龄、屈光度数相匹配的正常人、POAG、PACG分别为143例(143眼)、59例(105眼)、50例(87眼).方法 利用Cannon眼底照相机采集受试者30°眼底彩色照片,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β区面积、视盘面积;青光眼患者测量盘沿面积、垂直杯盘比,对青光眼患者β区/视盘面积比和盘沿/视盘面积比、垂直杯盘比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主要指标 β区发生率、β区面积.结果 正常人、POAG及PACG者β区发生率分别为23.1%、69.5%、50.6%(P=0.000);POAG的β区发生率高于PACG(P=0.007).三组人群β区最多见于水平颞侧区,鼻侧区最少;POAG组β区/视盘面积比与盘沿/视盘面积比呈负相关(r=-0.370),与垂直杯盘比呈正相关(r=0.342).PACG组β区面积/视盘面积比与盘沿面积/视盘面积比和垂直杯盘比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POAG和PACG β区发生率高于正常人,POAG β区发生率高于PACG.PACG和POAG β区与视盘参数之间相关关系的差异可能和两者视神经损伤的机制不同有关.(眼科,2008,17:20-24)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出血与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缺损(RNFL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视盘 出血的累计发生频度及其在视盘上的分布,观察彩色立体眼底像中同一象限内的视盘出血和 视盘旁局限性RNFLD的毗邻关系及视盘出血发生之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化。结果(1)视盘出血在视盘上分布:83人中29人(34.94%),33只眼有出血的记录, 累计58眼次,其中颞下方39眼次、颞上方14眼次、其他象限5眼次。(2)立体眼底像中同一 象限内视盘出血与视盘旁RNFLD的毗邻关系:在可获得的立体眼底像中有23眼次(15人16只 眼)视盘出血在同一象限内存在楔形RNFLD,其中22眼次出血位于视盘旁楔形RNFLD的边界附近。(3)视盘出血发生后相对应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变化:24眼次出血(20人21只眼) 出血当时及出血2年以后的眼底像保存完整。随访像中原19眼次视盘出血(均位于颞下或颞上)相对应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发生变化,其中由无缺损到出现宽窄不一的楔形缺损者7眼次,原视盘出血毗邻的局限性RNFLD扩展者12眼次。其它5眼次视盘出血(颞上、颞下各1眼次,其他象限3眼次)随访中相对应处无明显局限性RNFLD出现。结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出血多分布于颞下,其次为颞上,视盘出血的出现常预示着其邻近部位局限性RNFLD的发生或进展。(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339-342)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盘损害的进展和进展频率。方法:33例(66眼)POAG患者,男14例,女19例,年龄14 ~79岁,在随访的6a间(2000/2006),3次或更多次进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Ⅱ(HRT Ⅱ)检查。对整体和节段的视盘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判断视盘损害的进展。患者每年进行Octopus G1计算机视野分析检查一次。激光扫描视盘图像参数包括:盘沿面积(ra),杯盘比(C/D),盘沿体积(rv),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扫描视神经的节段包括总体(G),颞侧(T),颞上(TS),颞下(TI),鼻侧(N),鼻上方(NS)和鼻下(NI)。结果:根据杯盘比C/D,总体上有34眼(51%)视盘损害进展,32眼(48%)没有进展。12眼(18%)颞侧(T),7眼(10.6%)颞上,14眼(21%)颞下,8眼(12%)鼻侧,7眼(10,6%)鼻上,13眼(20%)鼻下,视盘损害进展。5眼(8%)没有进展。结论:在鼻侧(N)及颞下方(TI)视盘损害进展最多,进展频率最高在颞下方(TI)和鼻下方(NI),频率最低在鼻上方(NI)。杯盘比C/D最敏感。节段扫描对POAG进展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兰  梁远波  王宁利  李静  孙霞  郭淑珍  王俊健 《眼科》2009,18(4):264-269
目的比较降跟压前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视盘结构改变,了解两者间筛板顺应性是否存在差异。设计前瞻性对比研究。研究对象PACG36例49眼和POAG35例49眼。方法眼压降低前全部患者进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II)及Humphrey静态视野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激光或药物治疗,使眼压降至正常范围。眼压降低后1个月重复HRT检查和视野检查。比较POAG和PACG眼压降低前后HRT视盘参数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校正治疗前眼压、眼压降低幅度、年龄、杯盘比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眼压降低前后HRT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的差值。结果PACG及POAG组的视杯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等指标在眼压降低后均明显降低(P〈0.05),盘沿面积在眼压降低后均明显增加(P〈0.05)。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在跟压降低前后的差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压降低前后这4个参数的差值与眼压降低幅度及杯盘比有关(P〈0.05);与年龄及治疗前眼压无关(P〉0.05)。结论眼压降低后青光眼视盘形态结构有一定回复;但在PACG和POAG间,视盘形态结构回复的程度无明显差异,PACG和POAG的筛板顺应性可能无差异。(眼科,2009,18:264—269)  相似文献   

5.
钟一声  叶纹  骆训达 《眼科学报》2004,20(4):213-218
目的:研究单眼视野已严重缺损的慢性青光眼患者对侧眼视野缺损情况,并分析其视野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7例单眼视野已严重缺损(视野缺损计分≥12分)的慢性青光眼患者[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ed glaucoma,PACG)23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24例]的对侧眼视野进行视野缺损计分,分析对侧眼视力、最高眼压和平均眼压、年龄、屈光度、诊断、病程、性别及抗青光眼手术与否与对侧眼视野缺损计分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上述因素与对侧眼视野缺损计分的相关性。结果:23例PACG患者中,对侧眼视野缺损情况为:无视野缺损者(计分为0分)4例,轻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5分)5例,中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6~11分)7例,严重视野缺损或终末期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2~20分)7例。24例POAG患者中,对侧眼视野缺损情况为:轻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5分)4例,中度视野缺损者(计分为6~11分)9例,严重视野缺损或终末期视野缺损者(计分为12~20分)11例。PACG患者病程大于或等于10年...  相似文献   

6.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璐 《国际眼科杂志》2004,4(2):282-284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资料完整的40例68眼患者的病史、皮质类固醇使用情况、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68眼)患者,男26例(65%),<40岁31例(78%),大多数患者连续使用浓度较高的地塞米松复合制剂,临床表现类似开角型青光眼,半数以上双眼视盘及视野改变不一致。随访6mo~5a,停用皮质类固醇眼药,眼压恢复正常42眼(62%),依赖降眼压眼药控制眼压7眼(10%),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恢复正常19眼(28%)。治疗后视力提高52眼(76%),视野改善45眼(66%)。结论: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多发生于男青年,临床表现类似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升眼压作用与所用激素的种类、浓度和剂量有关。临床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应密切监控眼压。确诊后早期治疗,视功能改变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眼压症中容易进展为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为早期确诊这类青光眼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门诊随访的有完整资料的312例高眼压症病人中,发生视盘出血和未发生视盘出血两组病例中进展为青光眼的情况.结果 312例病人中,42例(13.46%)发生视盘出血,其中12例(28.57%)确诊为青光服,无视盘出血的270例(86.54%)病人中33例(12.22%)确诊为青光眼,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2=7.8711,Pr=0.005).对各组间眼压进行比较,确诊为青光眼的视盘出血组和视盘未出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11,P=0.0269),而视盘出血两组间、视盘未出血两组间和未确诊为青光眼的视盘出血组和视盘未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3,P=0.0718;t=0.5915,P=0.5547;t=0.7039,P=0.4821).结论 视盘出血是高眼压症进展为青光眼的一个危险因素,视盘出血且眼压偏高者更容易进展为青光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间视盘萎缩弧β区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择年龄、屈光度数相匹配的正常人135例135眼、POAG58例101眼、PACG50例81眼。利用海德堡眼底照相机采集受试者30°眼底彩色照片,并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测量青光眼患者垂直杯盘比,利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程度青光眼损伤的患者眼底β区发生率与垂直杯盘比的关系。结果:正常人、POAG和PACGβ区发生率分别为23.0%,69.3%和49.4%(χ2=51.3,P=0.000);POAG的β区发生率高于PACG(χ2=7.5,P=0.005)。三组人群β区最多见于水平颞侧象限,鼻侧象限最少(χ2=19.4,P=0.000;χ2=50.3,P=0.000;χ2=11.7,P=0.009);POAG组中,视神经损伤较重组的β区发生率明显高于较轻组(χ2=14.0,P=0.000);PACG组中,视神经损伤较重组β区发生率与较轻组无明显差异(χ2=0.6,P=0.287)。结论:POAG和PACGβ区发生率高于正常人,POAGβ区发生率高于PACG。视神经损伤较重组POAG眼相对于较轻组更易发生β区。  相似文献   

9.
盛丽娜 《眼科新进展》2006,26(5):399-399
【摘要】目的比较多次视盘出血与单次视盘出血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进展速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3年间54例(57眼)视盘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初发视盘出血后进行了至少1a的随访,随访为每隔1~3月1次。多次出血组为视盘出血发作≥2次者,单次出血组为只有1次视盘出血发作者。比较2组患者初发视盘出血后的临床过程和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中26眼(45·6%)为多次出血,31眼(54.4%)为单次出血。多次出血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7.5月,单次出血患者为54·7月。2组患者年龄、诊断、随访时间、并发症或自动视野计的平均偏差等均无统计学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野在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28眼先天性青光眼的视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视力、眼压、杯盘比值、手术次数、手术年龄等因素与视野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初次检查视野的年龄4~16岁,平均11.52±3.47岁,视野检查距手术的时间1~14年,平均6.7年.矫正视力≥0.4者占78.579%,其中>0.8者占46.439%.22眼具有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占78.579%,其中旁中心暗点5眼,鼻侧阶梯9眼,弓形缺损6眼,管视和/或颞岛7眼.早、中、晚三期视野损害所占比例分别为:32.14%、21.439%、25.00%.8例13眼有视野随访,随访时间3~13年,平均6.6年,6眼有视野进展.手术次数≥2次组的视野损害较≤1次手术组重(P<0.05).杯盘比值≥0.6组的视野损害明显重于C/D<0.6组(P<0.05).结论视野是评价先天性青光眼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经训练后能够完成视野检查.  相似文献   

11.
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再手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再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21眼常规小梁切除无功能滤过泡、眼压失控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手术方式为再次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并术后随访1~3a.疗效判定标准:A疗效好:眼压<16 mmHg、视力≥0.3、视盘与视野损害无进展.B疗效较好:不用或仅用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Hg、视力0.1~0.25、视盘与视野损害无进展.C疗效差:眼压失控、药物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判定标准:A B项为手术成功标准.结果:随访1α以上19例21眼(100%),随访3a以上16例(18眼)(76%).术后平均眼压16.3±4.1 mmHg.较术前眼压35.8±5.32 mmHg明显降低.(P≤0.001)、11眼眼压控制在13±2.7 mmHg,8眼局部应用抗青光眼一种药物眼压控制好,较术前眼压难以控制有显著意义.检眼镜观察杯盘比值与视野检查,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术后裸眼与矫正视力为0.02~0.5,视力满意(>0.3)8眼(38%),17眼(0.1以上)保持有用视力(81%).根据上述标准:疗效好8眼、疗效较好9眼、4眼疗效差.1α手术成功率86%.3a手术成功率76%.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角膜上皮损害6眼,低眼压、浅前房发生9眼,其中滤过强与渗漏4眼,2眼脉络膜脱离,1眼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3a随访晶状体浑浊加重5眼,2眼再一次出现眼压失控行抗青光眼联合手术.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再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视盘参数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113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为55眼和58眼,对照组滴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观察组患者滴用葛根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间视力、视野、眼压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视盘参数和房水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差异。
  结果:治疗后2,4wk,观察组视力和光敏度高于对照组,而眼压及视野缺损则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和杯盘水平径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杯盘垂直径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D, GSH-Px, TAC, CAT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DA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葛根素滴眼液可能通过抑制房水的氧化应激反应发挥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其视力、改善视野缺失和视盘损伤的功效,葛根素滴眼液在青光眼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邱丽  张敏  张虎  王青  宋艳梅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63-1966

目的:研究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后进展成青光眼(PACG)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01/12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PAC患者86例86眼,其中随访2a以上、有5次以上的可靠视野的LPI后PAC患者65例65眼,平均随访时间为2.65±0.27a,根据是否出现视野缺损和相应的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记录进展为PACG的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LPI后PAC患者65眼中9眼(14%)进展成青光眼。进展组年龄(68.67±7.03岁)、随访眼压波动(10.11±4.17mmHg)与未进展组(61.95±8.03岁,5.54±2.73mmHg)有差异(均P<0.05),进展组的垂直杯盘比(VCDR)≥0.6、粘连性房角关闭(PAS)≥1个象限、PAS范围合并贴附性房角关闭>2个象限进展率显著高于未进展组(均P<0.05)。PAC患者LPI后进展成PACG与患者的年龄、随访眼压波动、VCDR≥0.6、PAS≥1个象限、PAS范围合并贴附性房角关闭>2个象限呈显著正相关(rs=0.304、0.396、0.495、0.268、0.309)。

结论:PAS≥1个象限和PAS范围合并贴附性房角关闭>2个象限、VCDR≥0.6、高龄、随访眼压波动大与LPI后PAC患者进展成PACG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象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视觉电生理与视野改变的关系。 方法:对青光眼30例50眼、高眼压症14侧28眼、正常对照组35人70眼进行象形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象限PVEP)检测及视野检查。 结果:青光眼各象限LP100延长、AP100下降,高眼压症患者有部分眼各象限LP100延长,青光眼组鼻上、鼻下LP100的异常串高于颞上,颞下,高眼压症组鼻上、颞上LP100的异常率高于鼻下、颞下。.象限PVEP的变化与视野、杯盘直径比(C/D)改变程度相关. 结论:年限PVEP易改变部位与早期青光眼视野缺损的部位相符。象限PVEP检测对青光眼病情估计,随访有一定意义。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14-115)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一种以进行性视盘变化和视野损失为特征的眼压相关性疾病。杯盘比在过去40a来都是评价视盘青光眼性改变的标准方法。然而我们却发现是一些小视盘的患者有典型青光眼性视野损失,而一些大视盘的患者却没有视野损失。杯盘比的检查效力和可重复性都低于一些新的检查方法。视盘损伤可能度分级(DDLS)是一种衡量视盘盘沿面积、并且校正了视盘大小等影响因素的新型视盘评价方法。DDLS也许是评价青光眼视盘的更为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和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视盘毛细血管密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探讨视盘毛细血管密度在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POAG患者90例(90眼)作为POAG组,慢性PACG患者75例(75眼)作为PACG组,2组的年龄、性别和视野平均缺损(MD)值进行了匹配。此外,纳入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60位健康体检者60眼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视盘毛细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野缺损情况。结果POAG和PACG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和平均毛细血管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而POAG患者和PACG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和平均毛细血管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OAG患者,其视盘上方、下方、颞侧和全区的RNFL厚度与视野MD值呈负相关(r=-0.525,-0.462,-0.246,-0.453,P均<0.05),但是鼻侧的RNFL厚度与视野MD值无相关性(r=-0.198,P>0.05)。4个区域和全区的毛细血管密度与视野MD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341,-0.426,-0.285,-0.298,-0.557,P均<0.05)。对于PACG患者,仅上方、下方和全区的RNFL厚度与视野MD值相关(r=-0.543,-0.604,-0.448,P均<0.05),但是4个区域及全区的毛细血管密度均与视野MD值显著相关(r=-0.613,-0.494,-0.179,-0.413,-0.589,P均<0.05)。结论视盘毛细血管密度与POAG和PACG患者的视野缺损相关,视盘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厚度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发作经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缓解后角膜厚度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选择单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发作经手术治疗缓解者40例40眼,对侧未发作眼(40只)做为对照.通过手术眼压控制到正常范围2周后,以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发作眼和对侧眼的角膜厚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就诊时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3 d者占总例数的75.00%(30/40),眼压>60mmHg者(1 mmHg=0.133 kPa)占总例数的80%(32/40).发作跟测得中央角膜厚度平均为(531.24±33.08)μm,对侧眼为(538.29±30.53)μm.发作眼较对侧眼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第1次发作经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发作眼中央角膜厚度较对侧眼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在眼压降低后视野是否发生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原发性慢性青光眼32例(44眼),其中PACG19例(25眼),POAG13例(19眼)。眼压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全部患者均行Humphrey静态自动视野(HFA)24-2全阈值视野检查。比较眼压降低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的变化,分析眼压降低幅度、年龄及视神经杯盘比与视野MD改变是否相关。结果治疗前MD为-13.58±9.31,治疗后MD为-12.08±8.37,治疗前后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2);治疗前后MD差值与眼压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341,P=0.027)。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和HRT的杯盘面积比后,治疗前后视野MD的改变与眼压降低幅度呈正相关(F=4.706,P=0.037)。结论原发性慢性青光眼眼压降低后视野有所改善,视野改善的程度与降压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视盘和视野的检查是青光眼诊断的最重要手段,视盘陷凹的扩大和其神经边沿的狭窄为青光眼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指征,但视盘陷凹扩大并不是早期青光眼的最初体征。因此,作者通过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利用视盘立体照相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照相的方法,对一组高眼压病人进行长期随访,以记录青光眼最早可以发现的结构变化。29例(30眼)高眼压均为视盘曾出现典型裂片状出血者(Splinter haemorrhage),在随访的1—14年(平均5.2年)中,共作视盘立体照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在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时机及需注意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01/2010-12PACG患者57例57眼在高眼压状态下(>40mmHg)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mo,观察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有53眼(93%),视力无变化者有4眼(7%);眼压≤21mmHg者48眼(84%),联合局部用药眼压控制≤21mmHg有9眼(16%)。结论:对于PACG的急性发作,经局部及全身用药治疗后眼压仍不能下降,需紧急行抗青光眼手术,以抢救患者的视力,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