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MTT活细胞测定法和^3H-TdR细菌掺入法,观察人尿集落刺激因子(CSF)体外加入对受照小鼠外周血成熟粒细胞存活以及体内注射对外周血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内加入一定浓度的CSF能提高外周血粒细胞的存活,且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人尿CSF能增强受照鼠外周血的吞噬功能。提示人CSF具有辐射保护作用可能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L-2对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新鲜健康成人外周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L-2(20,40,80,160 U/ml)孵育2 h后,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孵育5 min后,瑞特染色,观察并计算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正常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为(38.71±2.37)%和0.35±0.032;加入IL-2 20,40,80,160 U/ml,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45.38±1.94)%和0.49±0.084,(51.12±2.06)%和0.61±0.054,(56.73±1.32)%和0.67±0.028,(59.46±1.72)%和0.71±0.039。结论IL-2能提高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具有增强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和吞噬功能,并与成人慢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扣性粒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比较。方法:测定三组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趋化和吴噬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牙周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成人慢性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吞噬能力和吞噬活性较成人慢性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明显减低。结论:老年牙周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明显降低,可能是老年牙周炎发病率高,病情重、牙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经高岭土吸附、SephadexG—75和DE—32层析柱分离人尿CSF的方法,分离物具有维待成熟粒细胞存活、刺激骨髓CFU-GM增殖,提高受照小鼠存活率的功能,CSF活性为1×105IU/mg  相似文献   

5.
为了证明我们研究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效力,本实验用自产rhG-CSF和日本生产rhG-CSF产品惠尔血对放疗小鼠、化疗大鼠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自产rhG-CSF可加快粒细胞减少症动物外周血粒细胞数量的恢复,且效力与进口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6.
我们观察了吸附有肿瘤病人血清中Ig的SpA菌体对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吸附有肿瘤病人血清Ig的SpA菌体的吞噬(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SpA菌体的吞噬(P<0.001)。提示吸附有肿瘤病人血清中Ig的SpA菌体所明显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此结果有助于阐明SpA菌体的体内抗瘤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胜春  罗洪汉 《医学争鸣》1999,20(7):636-639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受照小鼠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6.0Gy^60Co-γ照射小鼠造成造血功能损伤,采尾静脉血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取一侧股骨骨髓计数骨髓有核细胞,取另侧骨髓制片观察骨髓粒系分裂池,存贮池,成熟池骨髓细胞绝对值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论文报道了 EHF 病人中性粒细胞(PMN)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作者对32例 EHF 病人外周血 PMN 作了趋化、吞噬和氧化代谢等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EHF病人在发热期、少尿期,PMN 的趋化和吞噬活性降低,进入多尿期即恢复到正常  相似文献   

9.
肖扬  张青 《广东医学》1998,19(1):32-34
采用雄激素、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HDMP)、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12侧重型再障(SAA),有效率达66.7%,1例SAA-Ⅰ型基本治愈,多数病例能保持近期疗效。结果提示,在雄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粗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调节免疫、刺激造血双重功效,可迅速提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加快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减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酒精中毒大鼠全身性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检测酒精中毒大鼠非特异性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酒精中毒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低于对照组,而白细胞移行抑制指数则高于对照组。结论:酒精中毒大鼠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1.
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对中华墨汁颗粒的吞噬功能测定,结果显示:(1)糖尿病大鼠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降低(P<0.01);(2)体外试验观察到在高葡萄糖浓度下,正常大鼠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下降,并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1),但相关关系不密切。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状态下粒细胞吞噬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常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纯化、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1.082~1.100)分离外周血Eos,离心前细胞悬液预先与fMLP37℃孵育10min。纯化的Eos分别在加入或不加入细胞因子(IL-3、IL-5和GM-CSF)的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传统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Eos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15.8±53)%和(64.3±6.4)%。预先用fMLP孵育Eos使分离Eos纯度(96.5±1.8%)显著增高(P<0.01),回收率(68.4±71)%无明显变化(P>0.05)。Eos体外培养存活2~3d,加入细胞因子可使Eos存活时间延长6d以上。结论:fMLP可有效增加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Eos的纯度。分离的EoS可用于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易导致感染,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格拉诺赛特(G—CSF)的问世提供了抗感染的有力手段,它有促进粒系祖细胞发育为中性粒细胞并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及趋化作用。我院于1993年1月至1994年12户1用G—CSF治疗1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G—CSF治疗组:男性8例,女性7例;最大  相似文献   

14.
体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 CSF)是调节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的主要因子 ,并籍此参与体内免疫调节。由于重组 DNA技术的发展 ,重组人 G- CSF( rh G- CSF)得以在体外大量生产 ,使药用成为可能。自从 1991年美国 FDA批准 rh G- CSF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引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来 ,rh G- CSF明显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用药。由深圳市新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已上市的国产 rh G- CSF,商品名为瑞血新 ,是由 1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分子量是1880 0 ,分…  相似文献   

15.
黄藤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黄藤素注射液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观察黄藤素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藤素能提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百分率、脾玫瑰花形成细胞百分率,促进白细胞移行抑制试验,降低移行抑制指数。提示黄藤素能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酒精中毒对树Qu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33%的酒精溶液1.5ml/100g体重给树Qu灌胃,每天1次,连续20d。观察酒精中毒对树Qu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显著下降;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试验的移动抑制指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性粗细胞吞噬功能状态以及与病程长短之间的关系。方法我们用酵母菌吞噬法对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20例健康者进行了中性粒细胞吞噬率的测定。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下降.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吞噬率下降的程度增大,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其非特异性免疫状态关系密切。制定包括捉高患者免疫功能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凝剂与温度体外对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剂、温度体外对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方法:向加入不同抗凝剂的健康成人新鲜外周血中滴加适量白色葡萄球菌菌液,38℃温箱及38.5℃水浴保温20 min后,推血片,染色,油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结果:几种抗凝剂体外作用下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有所不同;不同温度下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也有显著差别。结论:不同的抗凝剂、不同温度体外对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含33%的酒精溶液1.5ml/100g体重给树灌胃,每天1次,连续20d。观察酒精中毒对树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显著下降;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试验的移动抑制指数明显升高。提示酒精中毒抑制全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Th1型相关细胞因子对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流式细胞术观察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以及Th1细胞诱导因子IL-12对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在碳酸盐缓冲液(CB,pH9.5)和磷酸盐缓冲盐水(PBS,pH7.2)中标记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菌标记率。取新鲜健康成人外周血与标记细菌于37℃孵育5~20 min后,洗涤和溶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或外周血预先分别与IL-2、IFN-γ及IL-12孵育2 h,再加标记细菌孵育5 min,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并与对照组比较计算吞噬增加比率。结果: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在碱性的CB中标记率较高,而金葡菌在中性的PBS标记率较高(P<0.01)。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的吞噬率在5 min时分别为45%和38%,15~20 min达到平台期,分别为86%~88%和83%~89%。外周血预先用IL-2(20u/ml)、IFN-γ(50 u/ml)或IL-12(30 u/ml)作用后,中性粒细胞对大肠埃希菌的吞噬率分别增加19%、19%和26%;对金葡菌的吞噬率分别增加25%、23%和35%。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1型诱导细胞因子IL-12均能增强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Th1型细胞因子和IL-12均具有增强中性粒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