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及对照组8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治疗,疗程为7天,观察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手足止疱、退热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总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76.25%),且静脉滴注喜炎平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31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联合组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喜炎平,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联合组加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均静脉滴注给药;观察治疗后退热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热退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但联合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但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8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加口服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发热、皮疹消退及病情好转情况。结果:85例中,发热患儿76例,热退时间1~2天46例,3天21例,4天7例,5天2例;3~4天后皮疹结痂59例,4~5天19例,5天8例。治愈80例(94%),5例好转出院。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喜炎平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现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饲手足口病态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倒和对照组30倒.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10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静滴10 mg/(kg/d),均为每日1次,疗程5d.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天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8%,疱疹消退时间(2.14±0.62)d、发热消退时间(1.51±0.32)d、食欲好转时间(2.22±0.37)d和治愈时间(4.02±1.13)d,同对照组75.00%、(4.89±0.72)d、(3.21±0.78)d、(4.48±0.97)d和(6.32 +0.25)d相比,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由2名研究者独立严格进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2个RCT,共8 945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在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质量偏低,需要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孔庆仙 《光明中医》2013,28(1):90-91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病程短,治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系统评价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合格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0个随机对照实验纳入系统评价,均为Jadad评分≥3分的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喜炎平联合常规治疗在整体临床症状、退热、皮疹和口腔疱疹消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整体临床疗效比较OR值为3.01,95%可信区间为2.41,4.23;退热、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分别为[WMD=-0.85,95%CI(-0.99,-0.71),P<0.000 01],[WMD=-1.65,95%CI(-1.82,-1.47),P<0.000 01]和[WMD=-0.87,95%CI(-1.03,-0.71),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OR值为0.39,95%可信区间为0.19,0.78。结论:喜炎平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可能取得较利巴韦林联合常规治疗更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尚需更多设计合理的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使用了青霉素等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28例,在使用了青霉素等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他们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肺部哕音几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肺部哕音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尤其他们的发热消失的更快。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非常肯定,尤其在缓解发热上十分有效,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值得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收治的238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对照组12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针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利巴韦林基础上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病情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该院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喜炎平和康复新液进行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6.7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2.59%;患儿食欲好转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治愈时间方面,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研究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面采用康复新液、喜炎平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喜炎平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肺炎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无特效治疗方法。为了寻找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治疗药物,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喜炎平治疗此类患儿60例,并与利巴韦林治疗的60例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喜炎平0.2—0.4ml/Kg·d静脉滴注;治疗组38例在喜炎平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0—20mg/Kg·d静脉滴注,疗程4-6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手足口病可提高疗效,缩短患儿的皮疹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合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的结果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比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应用干扰素a-1b 0.5-1ug/(kg·d)肌肉注射联合喜炎平5-10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独采用喜炎平5-10mg/kg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8%,对照组有效率78.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3.8±2.2)d,对照组(4.3±2.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治疗组(2.4±1.2)d,对照组(4.6±1.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方法 1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含片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d)分2次肌注,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0%和9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0.45,P<0.05),病情发展(出现发热,精神差,哭闹,易激惹等需住院观察)人数治疗组为5例,对照组为20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125例静脉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治疗,对照组125例静脉给予利巴韦林10mg·kg-1·d-1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90.4%(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止咳时间、咽充血消退时间分别为(2.50±1.20)、(3.50±1.60)、(4.69±0.80)天,对照组分别为(4.30±1.30)、(5.40±2.10)、(4.73±0.8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5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1例给予雾化吸入喜炎平,B组34例静滴喜炎平,C组30例静滴利巴韦林。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1%和70%。A、B2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A组最少,B组次之,C组最多。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可减少小儿输液痛苦,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较理想的药物和最好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9.
喜炎平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5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1例给予雾化吸入喜炎平,B组34例静滴喜炎平,C组30例静滴利巴韦林。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1%和70%。A、B2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A、B 2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A组最少,B组次之,C组最多。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少,可减少小儿输液痛苦,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较理想的药物和最好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50例。对照组应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7 d疗程内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以及皮疹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皮疹消退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对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