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明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5):205-205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文中简称《理伤续断方》)[1]是由唐代医家蔺道人所著,成书于公元846年,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其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难经》,以气血学术为立论依据,继承了《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和《千金要方》、《外台秘要》[2]...  相似文献   

2.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清·程鹏程纂辑。本书作为外治文献专书,内容相当丰富,大致总汇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外治经验和方法[1]。书中详载多种外治法,本文仅以鼻疗为例进行论述。鼻疗是指以鼻腔作用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2]。《理瀹骈文》云:"纳鼻而通十二经"。  相似文献   

3.
周华  李良松 《河南中医》2016,(3):540-542
《少林寺伤科秘方》之"少林寺经验损伤方"中载有方剂共41首,其中9首为专治相应部位之跌打损伤,5首为外用方剂。其所载方药基本符合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的病机特点。"祛瘀不伤正"是贯穿于伤科整个治疗过程,对于体弱之人时刻要顾护正气。纵观书中方剂,所有药物的用量均不大,应该考虑到了祛邪不伤正的原则。所以此书中的方药剂型虽多,但不循常规。《少林寺伤科秘方》用药以活血行气化瘀为主,兼以补养正气。通过对药物使用频率的分析,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炙甲片、香附、枳壳、苏木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当归,当之无愧的成为治疗伤科疾病的要药。  相似文献   

4.
各民族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介绍朝医古籍《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着手,收集查阅《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国内外版本,重点研究《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慈溪市劳氏伤科历史悠久,惠及三北大地,声誉著于浙东,以其独到的手法整复及应手而效的骨伤方药为百姓称道.劳氏所著《劳氏家宝科》是一部明末伤科学专著,其学术思想源自《黄帝内经》、《难经》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整体观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6.
四物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黄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黄为主药.唐·王焘撰《外治秘要》(公元752年)引《小品方》,《小品方》已轶,再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本文对四物汤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书讯     
《新中医》1999,(12)
△《中国秘方验方精选续集》是《中国秘方验方精选》的续集。《续集》的编写宗旨与《精选》一样,所收集的秘方、验方,均是在全国各级中医刊物上载出,经临床医师或中医爱好者验证,疗效确切,并反馈于有关中医刊物上的收集精选成册,可靠性和重复性均较高。本书介绍的秘方、验方共276首,所治的病种多是奇难杂症。内容包括内科的脑梗塞、偏正头痛、糖尿病、肝硬化腹水等;外科的头疮、疝气、湿疹、牛皮癣、汗斑等;骨伤科的骨结核、软组织损伤、急性闪腰、骨髓炎等;妇产科的阴道出血、老妇行经、阴道炎、湿毒带下、积乳等;男科的无精子症、早泄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属于世界性的疑难杂症,是糖尿病的全身病变引起的一种独特的局部病变,以缺血和溃疡互相影响导致病情缠绵难愈,伤口久不愈合.最近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的发生,在中医看来,是痰、湿、瘀三大病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古代医籍《金匮要略》对气血津液病,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本研究以《金匮要略》为基础,着重探索气血津液理论,结合整体...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气血经络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帝内经》中涉及气血经络的一系列概念进行解析,通过分析《黄帝内经》描述的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后人的注释和现代科学知识,逐步用已知的概念阐明未知概念.指出经络是对血脉、分肉、筋等概念的分级概念,营卫是气血的部位层次概念,气在不同的位置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名称,是人体体液的不同表现形式,将气血经络概念用列表和图示的形式表示出来,成为层次分明的概念体系,为理解《黄帝内经》的思想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家父郑焕文,系湖北名医,从医五十余个春秋,对《周易》《伤寒论》《金匮要略》,有一定研究,尤其对痛证具有独特造旨。腰腿痛在祖国医学属痹症范畴,是由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机体,壅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濡养缺乏,正虚则外邪易侵,阳虚则寒湿自痹,寒湿阴盛,气血不能,故见疼痛麻木,筋骨关节失于濡养则功能丧失,故屈伸不利。临床实践中家父采用自己几十年经验,独创秘方研制出腰腿灵,治疗116列,效果满意,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余康 《养生月刊》2003,24(4):164-165
我国历代宫廷美女十分重视皮肤的保养和化妆,并研制了许多秘方,据《千金美容方》记载,美容秘方的研制始于南朝陈后主。贵妃张丽华美貌惊世,她使用的面膏秘方,传说来自西王母的《枕中方》,此面膏所用的药物:鸡蛋1枚,朱砂2两。调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气血理论谈医易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周易》与中医理论中气和气和血的关系、气血的平衡运动、气血的循环运行、脏腑气血理论、针灸及脉学中气血理论的应用等几方面的相关性联系的研究,发现《周易》的原理地中医气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气血理论恰是《周易》原理在人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郑梅涧为清代喉科名医,其手写本《灵药秘方》为蒲东方士师成子所作。本文在理清《灵药秘方》手写本的由来的基础上,对其版本学价值和学术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灸问答     
26.何谓十二经脉气血多少的常数? 十二经脉气血多少皆有一定的正常比数,故称常数。了解气血正常比数,是针刺治疗补不足泻有余,只可泻其多不可泻其少的主要依据,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气血多少的正常比数,《素问·血气形志篇》,《灵枢·九针篇》,《灵枢·五音五味篇》均有记载,但各有差异,一般认为以《素问·血气形志篇》为准。后来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根据《素  相似文献   

15.
特殊的机遇,使我接触到一本 26×15. 2×2立方厘米大小的珍本。木版本的《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本无稀罕之处,因为它虽然成书于光绪三年(1877),却仅仅是胡庆余堂中成药的商业广告性介绍而已。珍贵的是在每一中成药介绍上面,如眉批样抄录有这种中成药的秘方。  胡庆余堂精选药材、精心加工,其中成药配方也独特。民国初年,有某地某药店店主深明此情,胸怀异志,以为获得胡氏秘方,即为事业成功之半。工于心计的他,在胡庆余堂内活动近 3年之久,终于以32根金条通过一机要人员,几乎抄全胡氏丸散膏丹秘方,其中部分秘方加工要领于《胡庆余堂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妇人大全良方》中诊治血证的8卷25论的阅读,从陈氏对血证不同分型的辨证论治入手,总结《妇人大全良方》对血证的诊治特点.笔者发现陈氏在诊治血证时,调畅气机、调节冲任、调理脏腑以治经病,凉血止血、调畅气机、补益肝脾肾以治出血,行气化瘀以治瘀血,调和气血以治气血不和,但是不论是在诊治出血、瘀血还是气血不和、经病时都要...  相似文献   

17.
安海琳 《光明中医》2012,27(3):446-447
清代名医郑钦安曾于《医理真传》(1)卷一中记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文中郑氏以一坎卦描述了人身气血的互依互用,互动互发之理,而笔者就以“本分”来理解这关系.人身气血在本位尽着“本分”,做本职工作,如推动、濡养、温煦等,这时的气血就是正;而气血不在其位尽其“本分”,则病症丛生,如瘀血、气滞、痰饮等,而此时的气血就是邪.  相似文献   

18.
朱青 《河南中医》2013,33(5):644-645
气血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中医独特理论体系之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根本病机在于气血亏虚,在疾病的早期、中期或晚期均需重视气血的调和.  相似文献   

19.
吴门医派昆山郑氏妇科自宋末起迄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医著有《女科万金方》、《郑氏女科秘方》、《薛氏济阴万金书》、《女科集义》、《产宝百问》等。郑氏妇科根据女性生理特点提出血常不足,气常有余,认为心脾为经血之源,用生血活血的四物汤加减组方;注重脏腑辨证,重视本脏与他脏关系,按妇科诸病指下脉形,察舌验苔观气血盛衰畅瘀;证病结合,古方今用,用家传验方治疗现代妇科疾病。郑氏妇科学术思想对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第一部伤科学,作者蔺道人出生于晚唐会昌年间,是一个“垦畲种粟以自给”的头陀,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整骨医疗技术。公元841~846年,蔺氏编著了《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系统总结麻醉整骨、清创术、骨折脱位的复位与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