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3在干扰素α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HBV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50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予以普通干扰素α治疗,根据治疗24周时的生化学、病毒学应答进行分组.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50例慢乙肝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3的mRNA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24周,ALT复常组SOCS-1表达较治疗前升高[(0.718±0.031)、(0.258 ±0.014)] (P <0.05),SOCS-3表达较治疗前下降[(0.658±0.032)、(0.707±0.088)](P<0.05),而ALT未复常组SOCS-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学应答组SOCS-1较治疗前升高[(0.661 ±0.018)、(0.258±0.014)] (P<0.05),SOCS-3表达较治疗前下降[(0.644±0.023)、(0.715±0.048)](P<0.05),而病毒学未应答组的SOCS-1、3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治疗后单个核细胞SOCS-1 mRNA表达上调,SOCS-3 mRNA下调,可能参与了干扰素抗乙肝病毒过程.  相似文献   

2.
张兆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1):1283-1286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沭阳县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3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43例),阿德福韦酯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干扰素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每周1次。阿德福韦酯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和阿德福韦酯片,用法用量同以上两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HBsAg清除情况、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24、48、72周,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的HBsAg清除率、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LT、HBV DNA拷贝数、HBs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患者 ALT 在治疗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 DNA拷贝数从治疗24周起就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HBsAg水平在治疗24周、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而阿德福韦酯组HBsAg水平仅在治疗48周时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德福韦酯;于治疗前、治疗12,24,36和48周检测两组的血清HBV DNA载量,比较两组的病毒学应答情况、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等。结果 (1)观察组12周的病毒学应答发生率和24周的充分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HBV DNA载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3)观察组治疗48周后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较好,此外还可提高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  相似文献   

4.
明芳  章幼奕  周垚  赵云  沈毅  羌韧  秦刚 《江苏医药》2016,(5):536-539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对70例HBeAg阳性CHB患者予标准剂量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将治疗48周时,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103copies/ml)、伴或不伴HBeAg和/或HBsAg的血清转换者定义为应答组(43例),其余为无应答组(27例)。结果应答组患者基线ALT较高(≥5×ULN)、HBV DNA载量较低(<10~6 copies/ml)、HBsAg水平较低(<5000IU/ml)和HBeAg水平较低(<500S/CO)者的比例高于无应答组(P<0.01)。应答组出现快速病毒学应答率69.8%(30/43),高于无应答组的48.1%(13/27)(P<0.01)。治疗12周时,HBsAg滴度下降幅度预测疗效的灵敏度为65.1%,特异度为92.6%。基线ALT≥5×ULN和12周时HBV DNA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ALT、HBsAg、HBeAg、HBV DNA水平和治疗12周时的HBV DNA和HBsAg下降幅度对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占国清  江山  郑三菊  朱琳 《医药导报》2007,26(12):1429-1431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效果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干扰素抗病毒效果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216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病例按年龄、性别、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治疗后ALT变化、治疗前血清HBV DNA水平、干扰素剂量、是否联合胸腺素及疗程进行分组统计,观察其完全应答率,分析这些指标与干扰素抗病毒效果的相关性。结果①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应答率差异无显著性;②性别与干扰素抗病毒效果未显示相关性;③治疗前血清ALT>4倍正常值上限(ULN)对干扰素应答较好,治疗后2个月ALT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超过50%的患者的抗病毒效率提高;④治疗前HBV DNA低水平者对干扰素反应好;⑤干扰素剂量大、疗程长能提高抗病毒效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⑥联合胸腺素抗病毒疗效优于单独干扰素治疗(χ2=4.27,P<0.05=。结论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应答与治疗前ALT水平及治疗后ALT变化、HBV DNA水平、联合胸腺素等有密切的关系,与性别、干扰素剂量及疗程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试验组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清ALT复常率、血清HBV DHA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V DHA转阴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V DHA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经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α1胸腺肽治疗。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ALT、AST复常率分别为45.0%、50.0%,对照组分别为18.8%、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9、12个月HBs Ag转阴率分别为21.3%、3.2%、32.5%,对照组分别为5.0%、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9、12个月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8.8%、62.5%、62.5%,对照组分别为31.3%、36.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QOL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生理、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3.1±10.2)分、(60.4±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5.4±11.1)分、(64.6±13.5)分、(62.4±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可有效清除HBV,提高患者免疫力,控制发生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重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T细胞激活性低分泌因子(RANTES)、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颅脑外伤病人174例进行研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病人分为轻度组(n=58例)、中度组(n=58例)、重度组(n=58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8例进行对照研究(健康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RANTES、IP-10水平;Pearson法分析重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RANTES水平与IP-10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不同预后重度颅脑外伤病人血清RANTES、IP-10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RANTES、IP-10对重度颅脑外伤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颅脑外伤病人血清RANTES[(1.36±0.38)μg/L、(1.68±0.43)μg/L、(2.06±0.60)μg/L]、IP-10[(247.49±54.45)ng/L、(290.53±62.76)ng/L、(362.18±68.82)ng/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0.88±...  相似文献   

9.
陶晨  叶伟  赵伟 《江苏医药》2012,38(23):2864-2866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普通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或复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2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18例,既往无抗病毒药物使用史;B组9例,既往曾使用过普通干扰素抗病毒.两组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24周.观察治疗后ALT、HBV DNA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治疗24周后,A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33%、22%、50%;B组分别为44%、22%、22%(P均>0.05).治疗过程中A、B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均持续下降,治疗24周后两组病毒量平均下降值分别为3.56 log10 copies/ml、4.16 log10 copies/ml(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需要停药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普通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24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石亚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38-3140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慢性肝炎的疗效及观察干扰素中和抗体( NA)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肝炎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HBV DNA含量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测定,抗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法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F=12.5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 P<0.05);NA阳性组治疗前后HBV 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8,P>0.05);NA阴性组治疗前后HBV 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5,P<0.05);80例中,细胞病变程度0级10例;1级25例;2级:25例;3级:12例;4级8例。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但NA能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赵文莉  贺新祥  胡勤明 《中国药师》2014,(10):1741-174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挽救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1例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以ADV 10 mg·d^-1+LAM 100 mg·d^-1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采用ADV 10 mg·d^-1+LAM 100 mg·d^-1联合治疗4周,后单用ADV 10 mg·d^-1治疗4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肝功能及基因型耐药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周、48周HBV DNA水平和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2周和24周 HBV DNA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HBV DNA转阴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和48周时,观察组血清HBeAg阴转率为26.1%、33.3%,血清HBeAg/抗-HBeAb转换率为8.7%、17.4%,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线水平≥105拷贝/ml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0和2.2%(1/45),对照组1例耐药,患者为rtN236T变异。结论: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ADV和LAM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同期血清HBV DNA水平、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χ2=30.26,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χ2=10.94,P〉0.05)。患者血清中TBIL、ALT、AST、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其ALB、PTA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TBIL、ALT、AST、GG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阿德福韦酯(优贺丁)对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观察疗程48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48周时检测肝功、肾功、HBV-DNA病毒载量。结果本组25例治疗48周,病毒阴转率56%(14/25),ALT复常率76%(19/25)。结论国产阿德福韦(优贺丁)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毒学及生化学方面取得良好应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10例门诊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替比夫定组104例(应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拉米夫定组106例(应用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2组均治疗52周,观察两药对血清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肝脏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根据患者治疗12和24周HBV DNA的水平来预测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治疗52周后,替比夫定组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和病毒学反弹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70.2% (73/104)比56.6% (60/106);35.6% (37/104)比12.3% (13/106);22.1% (23/104)比11.3% (12/106);77.9% (81/104)比55.7% (59/106);6.7% (7/104)比16.0% (17/106);2.9% (3/104)比10.4% (11/106);P <0.01或P<0.05].替比夫定治疗24周,HBV DNA水平<500拷贝/ml的患者,52周HBV DNA检测不到率和病毒学反弹率,优于≥500拷贝/m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能迅速持续抑制HBV的复制,使HBeAg转换,肝功能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可以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治疗中应注意监测肌酸激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肝炎合荆与α-2b干扰素联合应用同常规用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9~68岁,平均41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5年;治疗组用我院中药肝炎合剂,每日1剂,共3个月,同时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4个月;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联合用药组乙肝病毒复制标志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P〈0.01),两组治疗后ALT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好(P〈0.01、P〈0.05);PA值经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也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好(P〈0.01、P〈0.05)。结论:中药肝炎合剂联合α-干扰素治疗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优于常规单独应用α-干扰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田基黄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荷H22肝细胞癌小鼠为模型,在体观察田基黄醇提液和水提液单独应用以及与5-FU联合应用对荷瘤小鼠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等的影响。结果田基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H22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11.49%和21.41%,两者与5-FU联合应用能提高后者对H22移植瘤的抑瘤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田基黄醇提取液和水提液也能显著升高H22荷肝细胞癌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田基黄提取物对肝细胞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5-FU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转阴率、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sAg转阴率差别。结果在治疗第24周,联合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log(3.56±1.16)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在36、48周时,联合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另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8.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赵召霞  许怡  侯军良  刘玉珍  戴二黑 《河北医药》2010,32(19):2647-2648
目的观察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3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50例和对照组(干扰素)84例,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时患者肝功能、HBV-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19.1%、57.1%),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其HBV-DNA转阴率(48%)、HBeAg转阴率(56%)、抗-HBe阳转率(40%)以及ALT复常率(88%)均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24%、32%、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疗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周1次皮下注射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和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HBV DNA、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夏丹  唐婷婷  王璐  沙泉 《安徽医药》2012,16(6):770-772
目的研究Th1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IP-10(IFN-γ-inducible protein,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Th2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TARC(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实验性矽肺大鼠染尘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7只。模型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1 ml生理盐水二氧化硅悬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1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35、77、106、126天处死两组大鼠各3只,结扎右肺,对左肺进行肺泡灌洗,收集其肺泡灌洗液并用ELISA法检测IP-10和TARC含量;免疫组化S-P法分析右肺组织中IP-10和TARC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大鼠矽肺模型;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P-10在第1、7、14、21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RC在第1、7、14、21、28、35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染尘后第1、7、14、21天,模型组大鼠矽肺组织中IP-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尘后第1、7、14、21、28、35天,模型组大鼠矽肺组织中TARC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和Th2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募集Th1及Th2细胞到肺组织中参与大鼠矽肺病变的免疫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