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PAF水平,采用硫化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并以MDA含量代表血浆LPO水平。结果SLE组血浆PAF水平(270.69±42.68)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0.85±32.61)ngmL(P<0.05),活动期组(288.90±34.17)ngmL高于非活动期组(225.17±23.73)ngmL(P<0.05);有肾损害组血浆PAF水平(300.13±27.91)ngmL高于无肾损害组(238.30±31.01)ngmL(P<0.05)。血浆PAF水平与血浆LPO水平呈正相关(r=0.700,P<0.01),与疾病活动性指数呈正相关(r=0.730,P<0.01),与血沉(ESR)亦呈正相关(r=0.758,P<0.01)。结论SLE患者血浆PAF水平升高,PAF与血浆LPO水平、SLE活动性相关,也与SLE肾损害有关,PAF可能参与SLE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检测SLE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同时对活动期SLE患者PBMC用雷公藤处理,比较其NF-κB活性变化。结果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有一定量的NF-κB活化,但SLE患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5)。经雷公藤处理后,活动期SLE患者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非活动期SLE患者相当(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SLE的发病机制复杂,雷公藤可能仅在某些环节抑制了NF-κB的表达,在SLE治疗中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 NF-κ B信号通路活化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NF-κ B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 Iκ Bα蛋白及其磷酸化产物采用蛋白印迹 ,抗 dsDNA抗体、 IgG、 IgM测定采用 ELISA方法。结果 SLE患者 PBMC NF-κ B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活动期明显高于缓解期 (P< 0.05), SLE组 Iκ B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5) ,活动期患者低于缓解期 (P< 0.05)。 SLE组 Iκ Bα磷酸化产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 ,活动期患者高于缓解期 (P< 0.05)。 NF-κ B活性和 Iκ Bα磷酸化产物均与抗 dsDNA抗体、 IgG和 SLE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 ,而与 IgM无相关关系。结论 SLE患者 PBMC存在 NF-κ B信号通路异常活化 ,且与抗 dsDNA抗体、 IgG分泌密切相关。检测 SLE PBMC内 NF-κ 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可能有助于 SLE疾病活动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和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eoxyribonuclease Ⅰ,DNase Ⅰ)的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DNA-甲基绿比色法测定其血清DNaseⅠ的活性。结果: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且与SLE病情活动程度、肾脏损害、血管炎及补体下降相关;SLE患者组血清DNase Ⅰ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浓度与DNase Ⅰ的活性成负相关。结论:抗核小体抗体是SLE的主要自身抗体之一,核小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可能原因是DNase Ⅰ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LE患者B细胞分化和B7相关蛋白-1(B7RP-1)在B细胞上的表达.方法 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初发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浆细胞、记忆性B细胞、原始B细胞的百分比,并检测三类B细胞上B7RP-1的表达量;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分析疾病活动度与B7RP-1表达水平的关联.结果 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浆细胞所占比例较正常人对照显著增加(P<0.01),且活动期高丁非活动期(P<0.01);相对于正常人对照,活动期SLE患者记忆性B细胞所占比例减少(P<0.01),非活动期同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始B细胞所占比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肾炎组浆细胞所占比例高于非肾炎组(P<0.05),记忆性B细胞和原始B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B细胞B7RP-1表达(46.5l%)低于正常人对照组(63.75%),且三种类型B细胞B7RP-1表达量均低于正常人(P<0.01),但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B7RP-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B7RP-1的表达同疾病活动度无父联(r=0.035,P>0.05),狼疮肾炎和非狼疮肾炎组B7R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所占比例增加,B7RP-1的表达下降,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SLE患者T淋巴细胞CD7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CD70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方法测定15例活动期、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70mRNA转录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CD70+CD4+T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CD70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0.82±0.12),(0.73±0.11)和(0.45±0.09),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活动期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CD4+CD70+T淋巴细胞阳性率分别为(80.30±11.04)%,(66.80±3.98)%和(12.48±3.4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活动期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70的过度表达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CD70过度表达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Epstein-Barr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学中的作用以及EBV活动性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关系。方法PCR技术检测85例SLE患者和43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EBVDNA,采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EBVDNA阳性标本EBV增殖期基因BZLF1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EB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SLE患者组E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BV即刻早期基因BZLF1mRNA的表达在SLE患者组与对照组中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ELISA法检测血清EBV特异性IgM抗体,SLE患者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患者EBVDN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部分SLE患者存在EBV活动性感染,EBV感染可能与SLE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介素(IL)-4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9例SLE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IL-4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4水平。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非活动期SLE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IL-4受体表达阳性率为100%。②活动期SLE患者、非活动期SLE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IL-4受体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04±0.147、0.400±0.130、0.370±0.070。活动期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比较、活动期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非活动期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51)。③血清中IL-4水平在活动期SLE患者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00),非活动期SLE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IL-4水平与PBMCIL-4受体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2~0.859,P<0.05)。结论:IL-4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IL-4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了解疾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探讨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PBMC中cNOS和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iNOS和cNOS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NOS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0.7710±0.1050)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5249±0.0770),差异非常显著(P<0.01);活动期SLE组cNOS的平均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处于同一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NOSmRNA的表达增加,可能通过诱导一氧化氮(NO)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参与SLE的发病过程。特异性iNOS抑制剂的开发与研制可能是治疗SLE新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0及其配体(CD40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4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CD40和CD40配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配体的阳性表达率为88.24%(30/34),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50.00%,15/3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配体mRNA表达的平均水平(0.6970±0.1214)亦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2684±0.079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40的阳性表达率和CD40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D40配体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LE患者PBMC中CD40配体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疾病的活动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活动期135例和非活动期5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患者血清ANCA,阳性者加做髓过氧化物酶(MPO)、蛋白酶3(PR3)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比较IIF检测的SLE各组及对照组间ANCA的阳性率;ANCA与SLE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系;以及ANCA阳性的SLE活动期患者治疗(至稳定期)前后血清ANCA的浓度。结果①SLE活动期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01),SLE活动期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②SLE中ANCA阳性组与ANCA阴性组在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LE活动期中MPO-ANCA阳性患者治疗前ANCA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 ANCA与SLE发病和疾病活动有关,可能是判断SLE病情复发与缓解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NF-kB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NF-kB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IkBα蛋白及其磷酸化产物采用蛋白印迹,抗dsDNA抗体、IgG、IgM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SLE患者PBMC NF-kB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显高于缓解期(P<0.05),SLE组IkB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低于缓解期(P<0.05)。SLE组IkBα磷酸化产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高于缓解期(P<0.05)。NF-kB活性和IkBα磷酸化产物均与抗dsDNA抗体、IgG和SLE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而与IgM无相关关系。结论:SLE患者PBMC存在NF-kB信号通路异常活化,且与抗dsDNA抗体、IgG分泌密切相关。检测SLE PBMC内NF-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可能有助于SLE疾病活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方法 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3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ICOS的自然表达水平,同时收集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来判定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比较分析不同组别SLE患者ICOS表达水平与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SLE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人对照组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均与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01、r=0.56,P=0.03)。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T淋巴细胞ICOS表达增高,ICOS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SLE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IP-10,比较分析其与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肾损害、抗dsDNA、补体C3和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血清IP-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P<0.01),肾损组高于无肾损组.血清IP-10水平与SLEDAI(P<0.01)、抗dsDNA抗体滴度对数值呈正相关(P<0.05),与C3(P<0.01)、白细胞计数(P<0.05)呈负相关.结论:检测血清IP-10水平有可能作为狼疮活动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T-bet和GATA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关系,探讨T细胞在SLE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半定量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活动期SLE患者、稳定期SLE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mRNA表达状况.结果 GATA3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活动期(8.92±1.29)明显低于稳定期(12.20±1.18)和正常人(11.80±0.80),所以活动期患者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半定量PCR显示活动期(0.15±0.15)也明显高于稳定期(0.04±0.05)和正常人(0.03±0.0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均显示稳定期患者与正常人GATA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T-bet实时荧光定量PCR△Ct值:活动期为10.52±0.82,稳定期为9.93±1.13,正常人为10.23±1.32;半定量PCR:活动期为0.30±0.23,稳定期为0.28±0.14,正常人为0.22±0.11,两种方法均显示活动期患者、稳定期患者、正常人T-be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调控Th2细胞的转录因子GATA3的升高可能与SLE活动有关,而调控Th1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可能与SLE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及血浆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活动期及缓解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变化,并与12例正常人进行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活动期及缓解期血浆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及血浆弹性蛋白酶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均 < 0.01);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缓解期患者血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仍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 < 0.05)。在活动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与血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呈正相关(r = 0.73,P < 0.01);而缓解期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 = 0.20,P > 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处于激活状态,活动期较缓解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80/CD86和CTLA-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2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CD80、CD86、CTLA-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86的阳性表达率为90.63%,正常人对照组为60%,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D86的mRNA表达的平均水平(0.6410±0.0174)亦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4510±0.04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TLA-4的阳性表达率为81.25%,其mRNA表达的平均水平为1.0020±0.0624,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80的阳性表达率和CD80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D86和CTLA-4的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抗狼疮散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DNA及DNase的影响。方法 :4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 2 0例 )给予抗狼疮散结合泼尼松治疗 ,对照组单纯 ( 2 0例 )给予泼尼松治疗 ,共 3个月 ,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DNA及DNase水平 ,同时检测 3 0例正常人血清。结果 :SLE患者血清D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DNas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5 )。治疗后 ,治疗组血清DNA及DNa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抗狼疮散对SLE患者血清DNA及DNase无影响 ,它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发挥治疗SLE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IL-12的水平,探讨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患者49例,其中活动期21例,稳定期28例,另选取健康对照30例,用固相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5-HT水平,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12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5-H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活动期组又较稳定期组低(P0.5);5-HT同病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P0.05)。SLE患者组血清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5-HT水平同IL-1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5-HT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和发展,同IL-12水平及病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了163例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29例皮肤病患者和23例其他胶原病患者血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SLE血清及血浆中DN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血浆与血清DNA含量无明显差别。缓解期患者DNA含量低于活动期患者,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皮肤病及其他胶原病患者血清DNA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SLE患者血中DNA含量无明显差别。因此血中DNA含量无诊断的特异性。本文再次证明血中DNA含量与病情有关,DNA含量高者比含量低者预后不佳。作者认为用二苯胺法检测血清DNA有助于观察病情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