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的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上尿路梗阻住院病人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通过尿液培养、膀胱镜检查、活检等检查手段以及输尿管镜手术过程中确诊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结果〓137例中发现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32例(23.4%),这其中上尿路因结石梗阻出现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27例(19.7%),非结石因素梗阻原因出现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5例(3.6%)。32例非细菌性膀胱炎,腺性23例,增生性3例,膀胱白斑病变6例,合并慢性输尿管炎、输尿管息肉11例。在32例上尿路梗阻伴发非细菌性膀胱炎病例中,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3例,均为大肠埃希氏杆菌,96例不伴有慢性膀胱炎病例中中段尿培养阳性者11 例,大肠埃希氏杆菌10例,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1例。6例上尿路梗阻伴发非细菌性膀胱炎病例予以随访3月,膀胱炎症病灶消失。结论〓上尿路梗阻情况下可伴发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方法70例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与60例无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进行比较,观察2组在临床表现和手术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低于无上尿路梗阻组。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区或腹部疼痛,少数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发热等,病程一般较短。膀胱镜检查病灶分布特征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2组之间无差异。伴有上尿路梗阻组没有二次手术病例,无上尿路梗阻组有9.3%患者需进行二次以上的手术。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通常以上尿路梗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时首先应明确和解除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对于腺性膀胱炎,应进行积极治疗或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膀胱结石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方法。方法:349例患者分为下尿路梗阻组、膀胱结石组及下尿路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组,通过膀胱镜检查明确其中腺性膀胱炎数量及类型;针对病因进行相关治疗,腺性膀胱炎给予病灶电切加膀胱灌注(综合治疗)或密切随访。结果:下尿路梗阻组250例,发生腺性膀胱炎31例(12.4%);膀胱结石组60例,发生腺性膀胱炎8例(13.3%);下尿路梗阻合并膀胱结石组39例,发生腺性膀胱炎5例(12.8%),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给予解除原发疾病加综合治疗29例,有效率79.3%;仅针对病因治疗15例,有效率7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尿路梗阻、膀胱结石与伴发的腺性膀胱炎有相关性。所有的治疗首先应建立在针对病因治疗上,腺性膀胱炎是积极手术还是密切随访需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非细菌性膀胱炎是一类病因学复杂、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不能完全治愈的一种膀胱慢性炎症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夜尿、耻骨上膀胱区疼痛而排尿后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尿痛、血尿等,尿培养无细菌生长。非细菌性膀胱炎的常见形式包括腺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肿瘤治疗相关性(放射性/化学性)膀胱炎等。细菌性膀胱炎的治疗主要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而对于非细菌性膀胱炎的治疗,目前由于各种流行病学相关数据缺乏,病因、发病机制及生物学转归不完全明确,对各种治疗方式及疗效分析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使得非细菌性膀胱炎的治疗显得异常混乱。为此,我们归纳总结了此篇综述,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规范非细菌性膀胱炎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不同时期残余尿道黏膜的病理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999~2010年期间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手术患者15例,膀胱镜下观察其残余尿道病理改变,并取黏膜组织做镜下观察。同时将19例BPH患者后尿道黏膜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新膀胱组中,≤1年组(4例)1例肿瘤复发,1例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2例为急慢性炎症改变;1~5年组(8例)3例为慢性炎症改变,5例为腺性膀胱炎改变;≥5年组3例均为腺性膀胱炎改变,且病变程度高于1~5年组。对照组发现后尿道黏膜慢性炎症改变11例,其中并发腺性炎症改变6例。结论: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残余尿道黏膜常伴有慢性炎症改变,并随时间延长出现逐渐加重的腺性膀胱炎,长期看存在恶变的风险,但术后残余尿道的肿瘤复发主要由原发肿瘤细胞残留引起。  相似文献   

6.
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进展孔祥田,夏同礼,郭应禄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cystitis,IC)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全层的炎症性疾病。此病以长时间持续或间断性尿急、尿频、尿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常伴有耻骨上区及会阴部疼痛。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十分...  相似文献   

7.
腺性膀胱炎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膀胱上皮良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的重视以及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技术的提高,腺性膀胱炎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增加。腺性膀胱炎由VON LIMBERK于1887年首先报道,其本质是移行上皮增生和化生。腺性膀胱炎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膀胱慢性炎症、结石、尿路梗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膀胱镜检查探讨女性尿频病因。方法:对465例女性尿频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对可疑部位黏膜行组织活检,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465例患者中,炎性疾病包括炎性绒毛及慢性膀胱炎、滤泡性膀胱炎、上皮增生共216例(46.5%);肿瘤性疾病包括腺性膀胱炎、乳头状瘤、膀胱癌共56例(12.0%);膀胱颈硬化123例(26.5%);未见异常者39例(8.4%),其他疾病31例(6.7%)。结论:女性尿频患者常见病因依次为慢性炎症、膀胱颈硬化、肿瘤或癌前病变,行膀胱镜检查可以避免其漏诊。  相似文献   

9.
腺性膀胱炎(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72例腺性膀胱炎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32例行经尿道电切,对其中93例有下尿路梗阻的患者同时电切挛缩膀胱颈、精阜增生等病变,16例伴有尿道口处女膜病变的患者行处女膜病变切除整形,40例拒绝手术和16例电切术后无效者仅行膀胱三角区注药。结果 132例经尿道电切者中78例随访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治愈率58%;56例膀胱三角区注药者中32例症状消失或缓解,有效率57%。结论 下尿路梗阻是引起腺性膀胱炎的常见病因,气化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主要方法。此法还可同时切除引起腺性膀胱炎的梗阻病变,膀胱三角区注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女性腺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分析(附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4年145例存在尿道综合征、镜下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及8例并发泌尿科其他疾患或妇科病的患者实施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结果:占检查人数49%共72例女性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其中10例同时伴有腺性后尿道炎.22例患者伴有尿道外口畸形或其他病变.其他原发病8例:膀胱子宫黏膜异位症1例,膀胱颈梗阻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肾炎性肉芽肿1例,妇科手术前输尿管插管定位2例.58例在本院手术(经尿道电切56例,开放手术2例).结论:腺性膀胱炎是女性常见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对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BTCC并发下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单纯膀胱部分切除术(开放组),3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膀胱颈部电切开术(BNI)(腔内组)。结果:随访2-6年,开放组及腔内组复发率分别为39.6%和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尿路梗阻是BTCC复发的重要因素,对BTCC并发下尿路梗阻者,解除梗阻可降低BTCC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分析其病因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急诊收治的35名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进行分析与总结,了解造成急性无尿的常见原因及其预后。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梗阻28例,腹盆部包块压迫4例,结核致输尿管狭窄2例,盆腔手术误扎输尿管1例。急诊治疗行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13例,肾穿刺造瘘10例,输尿管镜取石+双J管植入6例,血液透析治疗5例,开放手术治疗1例。35例患者中,30例患者短期内肾功能恢复正常,5例患者2周后仍有氮质血症。结论:结石是导致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最主要的原因,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术应作为首选急诊处理方法,早期诊断、及时解除梗阻是肾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URL)1498例,输尿管软镜取石术58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1529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445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56例,开放手术34例。结果:3620例中,URL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取净率为98.8%(1480/1498),上段为87.6%,术中无输尿管穿孔和撕脱并发症发生,术后脓毒血症1例(0.07%)。输尿管软镜结石寻及率为96.6%(56/58),一次手术碎石成功率为93.1%,术中无输尿管、肾盂穿孔和大出血并发症发生。PCNL对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为99.5%(1964/1974),鹿角形结石为89.2%。术后输血49例(1.4%),因大出血需行肾动脉超选择性栓塞10例(0.3%),肾切除1例,脓毒血症8例(0.2%)。腹腔镜治疗56例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结石上行至肾脏,余无并发症发生。开放手术34例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技术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同时具有创伤少、结石清除率高、严重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排泄性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尿路造影(3D-ceMRU)联合MRU在上尿路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MRU及3D-ceMRU扫描,与临床最终诊断对照后,比较3D-ceMRU联合MRU与IVU、BUS在上尿路结石诊断中的价值,评价3D-ceMRU及MRU对患侧上尿路的显影情况并做对比分析。结果:3D-ceMRU联合MRU诊断上尿路结石患者41例,诊断正确率为91.4%,定位诊断率为100%,与IVU和BU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和轻度积水的上尿路3D-ceMRU和图像质量优于MRU(P〈0.01);而中一重度积水的上尿路MRU图像质量优于3D-ceMRU(P〈0.01)。结论:3D-ceMRU和MRU相结合能直观、清晰地显示结石的部位及上尿路形态,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是诊断上尿路结石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上尿路梗阻所致肾积水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6例上尿路梗阻所致。肾积水患者,包括输尿管良性狭窄、输尿管肿瘤、尿路结石和先天性畸形疾病,通过对疾病治疗前影像学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基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评价MR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于尿路梗阻性扩张,MRU能显示其梗阻部位和程度,定位准确率达100%(86/86)。其中76例解剖结构清晰,可对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准确率为88.4%(76/86)。对先天性肾积水的定位定性诊断率达91.7%(33/36),明显高于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P〈0.05)。结论:MRU足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不接触射线,不需碘对比剂,对尿路梗阻性疾病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是可以替代创伤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对儿童及不能耐受传统静脉肾盂造影者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6例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上尿路梗阻原因5例,其中盆腔肿瘤3例,子宫颈癌2例,子宫内膜癌1例;孤立肾、输尿管结石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造成双侧输尿管下段压迫1例。下尿路梗阻原因1例,为BPH并发尿潴留。急诊行输尿管逆行双J管置入术3例,其中双侧置管1例,单侧置管2例;血液透析后行ESWL1例;B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1例;留置尿管肾功能恢复后行TURP术1例。6例患者梗阻解除后,3~10天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导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众多,以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进行性尿潴留为主。急诊处理原则为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待患者肾功能恢复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引起女性顽固性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的原因。方法本组患者78例,年龄23~8548.8±15.6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尿痛25例、下腹部或耻骨上区疼痛53例,病程44.5±50.6个月。尿道触诊及按摩,尿液分析及培养;泌尿系超声、IVU;麻醉下尿道膀胱内窥镜检查、膀胱水扩张及黏膜活检。间质性膀胱炎诊断采用NIDDK标准;腺性膀胱炎及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尿道腺炎根据尿道按摩前后尿液白细胞变化、尿道有无触痛及尿道镜检进行诊断。结果间质性膀胱炎37例,水扩张后镜下均有丝球状出血,其中合并hunner溃疡2例;尿道腺炎18例,其中尿道腺管开口处可见脓点11例;腺性膀胱炎1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6例。结论对于顽固性的尿频、尿急,伴有尿痛、下腹部或会阴部疼痛,病程较长,而尿常规正常及尿培养阴性者应进行包括尿道、尿液及膀胱尿道内窥镜等详细的系统检查,可使绝大多数患者获得明确的诊断,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