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柯萨奇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1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复杂,其中部分患者病因不明。为探讨自然流产与柯萨奇B病毒(CBV)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128例自然流产患者和48例同期妊娠者的血清进行CBV-IgM、CBV-IgG检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对象取自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与不孕不育专科就  相似文献   

2.
用ELISA方法对孕妇静脉血及脐血血清进行柯萨奇B组病毒(CVB)抗体检测。孕妇血CVB-IgG阳性率为69.9%(100/143例),孕妇血CVB-IgM阳性率为26.3%(59/224例),脐血CVB-IgM阳性率为6.0%(7/116例)。孕妇CVB感染存在母婴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3.
柯萨奇B组病毒 (CoxsackieBvirus ,Cox .B)共有 6个血清型 ,属人肠道病毒属的小RNA病毒 ,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另外还可引起肋肌痛、脑膜炎、类麻痹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疹、肝炎、发热等疾病 ,在儿童期感染性疾病中尤为常见。在缺乏特异性病原学诊断的情况下 ,很难将它与其它病因所致的疾病区别开。为了解Cox .B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 ,我们采用血清中和试验法检测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部分健康儿童血清中和抗体 ,现简报如下。1 检测对象和阳性标准 于 1995年 8~ 9月抽取赤峰市某小学 1、2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筏在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旨在为阐明CVB3致病的分子机理及寻找新的抗病毒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用甲基-β-环糊精(MβCD)去除细胞膜维持脂筏稳定性的胆固醇分子后感染CVB3,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VB3 VP1蛋白的表达并测定病毒的滴度,同时观察补充外源性胆固醇恢复MβCD对CVB3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 用MβCD去除胆固醇分子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可抑制CVB3感染细胞;1.2、5.5和10 mmol/L MβCD去除细胞膜胆固醇CVB3滴度分别为(4.2±0.06)、(3.5±1.05)、(3.0±0.15)和(2.0±0.15)lgPFU/mL,均低于无MβCD处理对照组的(5.7±0.06)lgPFU/mL(P<0.001);补充外源性胆固醇可恢复MβCD对CVB3感染的抑制作用。结论 细胞膜脂筏在CVB3感染心肌细胞中起重要作用,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柯萨奇病毒感染6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阿萨奇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表现,探索有效诊治措施。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疑似感染者血清中早期特异性IgM抗体,筛查出阳性结果,提供临床诊断依据。结果 检出的阳性病例,经观察受感染患儿其临床表现为全身多系统脏器可受侵害,以呼吸系统受累居首位,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结论 小儿柯萨奇病毒感染病例并非少见,常年均有发病,夏秋季为流行高峰,6岁以下小儿易感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受该病毒感染后,尤易侵害心、肺,需特别注意该病毒所致的急性心肌病,其病情进展快,易迅速恶化,治疗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抓紧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6.
周密  王艳艳  李凡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59-3161
目的:研究柯萨奇B4病毒(CVB4)jlu06株感染对ICR小鼠的致病性。方法:CVB4jlu06株感染ICR小鼠后,定期称量体重,检查小鼠各组织病毒滴度及病理变化,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及糖耐量测定。结果:感染组小鼠体重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意义;胰腺组织中病毒滴度比其他组织高,胰腺组织损害严重,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变;免疫组化染色在胰腺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病毒抗原;感染组糖耐量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VB4jlu06株感染可引起ICR小鼠糖尿病样综合征,其感染可能与Ⅰ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状况。方法用免疫酶组化法对121例各型临床肝炎患者和108名献血员进行了抗-CVBIgM和IgG检测。结果两组阳性率分别为9.9%、19.8%和8.3%、36.1%,总阳性率分别为25.6%、40.7%;非乙型肝炎患者抗-CVBIgM、IgG及总阳性率为13.8%、24.1%和31.0%,乙肝患者抗-CVBIgM、IgG及总阳性率分别为6.3%、15.9%和20.6%。肝炎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抗-CVBIgG及总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乙肝患者可能对CVB感染的免疫应答较低。  相似文献   

8.
赵海川  葛永胜 《中国校医》2007,21(6):685-686
2005年5月19日~6月22日,河南省信阳市泖河区浉河港乡西湾村发生一起柯萨奇病毒感染爆发流行。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并指导今后柯萨奇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现将疫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柯萨奇B组病毒(CBV)感染状况,探讨CBV感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我们于1996年2月至1997年2月对广州地区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C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一、对象与方法:心血管疾病组包括临床诊断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人192例,均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6岁。正常对照组78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8岁。正常对照组采血时3个月内无呼吸道、肠道及心血管疾病史,均取外周静脉血。CBV检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  相似文献   

10.
肝炎患者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免疫酶组化法对121例各型临床肝炎患者和108名献血员进行了抗-CVBIgM和IgG检测。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9%、19.8%和8.3%、36.1%,总阳性率分别是25.6%和40.7%;非乙型肝炎患者抗-CVBIgM和IgG及总阳性率为13.8%、24.1%和31.0%,乙肝患者抗-CVBIgM、IgG及总阳性率分别为6.3%、15.9%和20.6%。肝炎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抗-CVBIgG及总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提示:乙肝患者可能对CVB感染的免疫应答较低,因此其抗-CVB检出率低;也可能是因为HBV感染后,对再感染CVB有干扰作用之故。其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 virusgroup B,CBV)与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 myopathy,DCM)发病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3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外周血中CBVRNA、血清中CBVIgM.结果表明,DCM组外周血CBVRNA,血清中CBVIgM阳性率分别为41.02%、30.76%,对照组分别为7.6%,2.56%,两组比较差别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和(或)持续感染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吕慧  贠国俊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57-4759
目的:探讨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方法及患儿的血清学分型。方法:选取疑似小儿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患儿6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常规的血液生化检查、血液细菌学培养和类风湿因子检验,同时采用酶捕捉法(ELISA)分别进行柯萨奇B组病毒的Ig-M和Ig-G检测,并对柯萨奇病毒的血清分型进行鉴定。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中西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51例患儿中,经ELISA检测Ig-M抗体呈阳性患儿46例,阴性605例,阳性率为7.1%,特异性为92.9%;Ig-M抗体检测呈阳性患儿检测血清Ig-G抗体的滴度>1∶16,确诊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经酶免法鉴别柯萨奇B组病毒血清分型为B1、B2、B3、B4、B5、B6型的分别有2、4、21、17、3、1例。经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是常见的小儿病毒性感染疾病,1~3岁的儿童为易感人群,且感染具有散发性。采用ELISA检测Ig-M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能够为患儿的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诊断和血清学分型的鉴别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柯萨奇B族病毒(CBV)感染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分段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9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观察组,进行CBV病毒标志物测定,并与对照组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CBV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CBV感染将患者分为CBV感染49例及非CBV感染47例,对比CBV感染与非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分析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所致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CBV感染阳性率51.0%,高于对照组的13.0%,其中CBV2~5型病毒感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BV感染患者在多项临床症状分布高于非CBV感染患者,症状改善时间长于非CBV感染,室性早搏、窦速、ST-T异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分布高于非CBV感染患者,房性早搏分布低于非CBV感染患者,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非CBV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感染率较高,其急性发作突出表现为临床症状较多,体征消失较慢,实验室检查特别是CBV病毒标志物检查及心肌酶谱检查、心电图检查能够较好的进行鉴别,在发作前期给予抗病毒感染能够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995年2月,济南西部某小学六年级某班发生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6天内43人中发病37例,住院17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5年2月20日,济南西郊某小学六年级某班有1名同学发热,21日又发病1例,22日、23日相继有32名学生发病。25日又有3例发病。2临床表现37名有症状者均自觉头痛、头晕、咽疼、畏寒。经检查均有咽部粘膜充血、水肿;17人体温升高,其中37~38℃4人,38.1~39℃7人,>39℃6人;心率≥100次/分钟25人;心电图检查13人异常,多为ST段改变;胸部X光透视,7人肺纹理增多增粗;4人有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一起柯萨奇B5病毒感染引起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地肠道病毒感染的现状,为做好该地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发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结果2005年5月19日—6月21日,信阳市狮河区狮河港乡西湾村发现一批以发热、头痛和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患者分布在该行政村的14个自然村,主要集中在1~12岁年龄段。经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套式PCR检测及大便病毒培养鉴定,证实为柯萨奇B5病毒感染。结论本次为河南省首起柯萨奇B5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高血压关系以及在高血脂情况下柯萨奇病毒感染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430例30岁及以上蒙古族农牧民组成的随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进行血压测量、危险因素调查及血脂和柯萨奇病毒IgG抗体的检测。用SA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调整后的OR值及95%CI评价各指标对高血压的危险性。结果 30岁及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3.7%,高血压组的柯萨奇病毒感染率(58.6%)与血压正常组(59.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柯萨奇病毒感染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OR)为1.1(0.864~1.4000),P=0.4394。在血脂正常组,柯萨奇病毒感染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OR)为1.078(0.848~1.369),P=0.5412。在高血脂组,柯萨奇病毒感染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OR)为0.879(0.552~1.398),P=0.5848。结论 在血脂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柯萨奇病毒感染与高血压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发病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探讨异位妊娠与柯萨奇病毒(CBV)感染之间的关系与临床应用价值,本资料对106例异位妊娠患者、48例同期妊娠者的血清进行CBV-IgM、CBV-IgG检测,以探讨CB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反义寡聚核苷酸抗柯萨奇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针对柯萨奇病毒-3型(CVB3)基因组重要功能区设计系列反义寡聚核苷酸序列,通过实验观察特异性反义核酸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病毒空斑形成试验及致细胞病变作用,了解反义核酸抑制及阻断CVB3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结果 实验所设计的反义核酸中SCBI对感染Hela细胞的CVB3病毒活性抑制作用较强,当病毒感染最为1MOI时,病毒活性抑制率高达90%;SCB4和SCB2均为75%,SC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应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163例健康人群的柯萨奇病毒B组3、4、5型的中和抗体水平。中和抗体阳性率以B4为最高(92.02%),B3次高(62.57%), B5最低(29.45%). B3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4.19, B4为102.8, B5为3.96。B3中和抗体滴度以1~3岁组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B4中和抗体滴度除19~45岁组略高外,其余各组抗体滴度很低。  相似文献   

20.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又称δ因子(delta agent).1977年意大利的Rizzetto首先发现.当时曾被误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的抗原抗体系统.1979~1980年经黑猩猩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病毒,需要嗜肝病毒(hepadnayirus)辅助其功能,如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或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帮助它穿上外套,HDV才具有完整结构的病毒颗粒功能.1984年才将这一缺陷病毒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