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04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儿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足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2.
问答     
问:对产RSBLs菌株感染如何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答: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的日益增加,出现了能水解这些"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因而人们把它们称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即ESBLs,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产生。建议的治疗策略为:  相似文献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羽 《护理学报》2003,10(2):68-70
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大多数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笔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机制、分类、检测方法、耐药谱及其主要的产生菌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是临床上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这类感染的主要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随着这两类药物的开发和使用日益增多 ,细菌耐药率逐年增加,其主要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一类新的β内酰胺酶,由于这类酶能水解的抗生素比广谱β内酰胺酶多,故称之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现将近年来有关ESBLs分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相似文献   

5.
哪些菌需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有何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又称氧亚氨β-内酰胺酶,是指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甲氧亚氨基β-内酰胺抗生素(Oxyimino-β-lactams)如头孢噻肟、头孢他定以及氨曲南等β-内酰胺酶。由于ESBL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作用底物如此广泛而称之。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为此,人们研制开发了对酶稳定性较高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生素。然而,随着此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选择压力增加,1983年Knothe等首次在德国发现了对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6.
万向阳  孙菲  季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33-2435,2438
目的探讨用寡核苷酸芯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制备了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寡核苷酸芯片。应用该寡核苷酸芯片检测16例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株,并与测序结果比较。结果提取的DNA产物随机引物标记后杂交,杂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结论寡核苷酸芯片可以推广应用到临床作为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生素快速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目前国际上研究最为活跃的-类β-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出现了大量的耐药菌株,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现对其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近年来发现的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从ESBLs的类型和作用、产ESBLs细菌的种类、临床检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系诸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理解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正确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及控制医院产ESBLs 细菌引起的暴发感染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临床上对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的严重感染,因为这类药物对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β-内酰胺酶都很稳定.但近年来随着该类抗生索的广泛应用,其临床耐药率也逐年上升,在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中发现了金属β-内酰胺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产超广谱和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超广谱β-内酰胺抗生素在临床的大量应用,致使革兰阴性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ESBLs按编码基因同源性的不同主要分4型,即TEM型、SHV型、CTX—M型、和OXA型,而我国主要以CTX—M型为主,包括CTX—M-14-3922、27、24、28、29、13型等,其次为SHV型。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基因型中以CTX—M-14型和CTX—M-3型最常见,有的菌甚至产2种至3种酶型,造成临床多重耐药。因此,掌握它们的分型、分类、构效关系和耐药模式等方面的知识,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现对其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K-B法、琼脂稀释法检测3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碘—淀粉测定法、三维试验、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AmpCs)、金属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CR扩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m-1。结果35株菌株有28株表现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其中产青霉素酶的菌株16株,产AmpCs的菌株1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2株,产ESBLs的菌株3株;9株同时产青霉素酶和AmpCs,2株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ESBLs。多数耐药菌株均扩增出Tem-1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阳根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3):254-255,24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urn β-lactamerses,ESBLs)是丝氨酸蛋白酶的衍生物,它能够水解青霉素、广谱及超广谱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且能被克拉维酸抑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  相似文献   

1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产ESBLs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而且对喹诺酮类、磺胺类等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解我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我们汇总了2002—01~2005—01分离到的269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的产生情况,分析了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酶是细菌最常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最主要机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近年来,随着头孢3代抗生素等在临床广泛应用,出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这其中大多数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而且目前在临床分离的比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革兰阴性杆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确证实验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克拉维酸纸片扩散法,来研究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率,并分析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43株奇异变形杆菌检测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3株奇异变形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以及这些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API-20E对菌株进行鉴定,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AmpC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结果奇异变形杆菌的产酶率为20.9%(9/43)。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8.6%(8/43),AmpC酶为2.3%(1/43),金属β-内酰胺酶为0。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头孢西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大于80%。结论实验室有必要加强对产β-内酰胺酶奇异变形杆菌的检测。三代头孢菌素、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头孢西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王虹  王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1):42+50+72+87+149
<正>问:对产RSBLs菌株感染如何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答: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的日益增加,出现了能水解这些"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因而人们把它们称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即ESBLs,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产生。建议的治疗策略为:(1)如果一经确认为产ESBLs菌株,则不能使用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王志芳  张旭刚 《临床荟萃》2007,22(24):1778-1780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严重的医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在呼吸道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率居首位。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有增多趋势[1],耐药菌的出现相当严重。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有两种β-内酰胺酶,一种是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另一种是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由于AmpCβ-内酰胺酶(AmpCs)对青霉素类,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类等多种抗生素耐药,且不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的抑制,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质粒介导的AmpC酶呈持续高水平表达,其基因…  相似文献   

20.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产生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治疗这类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之一,在临床上极少分离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