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临床资料 1999年至今,共收治病人90例,均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HP(+)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41岁,病程2~16年,平均7.5年,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7例.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主要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中医称为胃脘痛。笔者在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运用自拟的补脾阴汤治疗慢性胃炎 6 8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中 ,男 2 8例 ,女 40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6 9岁 ,平均42 5岁 ,病史在 2a以内者 2 8例 ,~ 5a 2 3例 ,~ 10a者 11例 ,>10a者 6例 ,伴有慢性肝病史 8例 ,胆囊炎史 12例。1 2 诊断依据 本组病例经胃镜检查 ,或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检查 ,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者 5 6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者 12例 ,合并有胃溃疡者 10例 ,…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属祖国医学中“胃脘痛”、“痞满”等证范畴。笔者近年来应用青海名医陆长青教授的经验方,“蒲连益胃饮”加入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文所治疗80例患者均由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0岁~30岁4例,31岁~40岁20例,41岁~50岁22例,51岁~60岁23例,60岁~70岁10例,70岁以上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30年。2 诊断标准 患者除具有胃脘胀满疼痛的症状外,纤维胃镜检查的病理特征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张仲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胃脘痞满、漕杂泛酸、烧心嗳气及食少纳呆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张仲景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 /1998慢性胆囊疾病伴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 142例 ,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71(男 2 7,女 44 )例 ,年龄 17~ 6 9(平均 41)岁 .其中慢性胆囊炎 5 8例 ,胆结石 13例 ,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者 44例 ,萎缩性胃炎患者 1例 .对照组 71(男 2 4,女 47)例 ,年龄 19~ 76 (平均 44 )岁 .其中慢性胆囊炎45例 ,胆结石 2 6例 ,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者 40例 ,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者 2 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者 2例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消炎利胆片 ,替硝唑片 ,疗程 1mo.观察组同时加服西沙必利 10 mg,3次· d- 1 .疗程结束后大…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2001—2004年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1例均系门诊病人,男43例,女2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0a,平均4a。全部病例均有典型消化道症状、体征,71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伴糜烂者12例,出血者3例,胆汁返流者7例。2治疗方法服用养胃汤。药物组成:白芍、党参、白芷各20g,香附、半夏、代赭石各15g,旋覆花、黄连、厚朴、紫苏梗、枳壳、砂仁各10g,炙甘草6g。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94年10月一一g199611.{10J.1应用日复春片剂治疗1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G),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按1983年全国日炎诊治座谈会纪要标准及1982年中西医结合重庆会议胃镜、病理检查标准,确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伴肠腺化生52例,不典型增生23例。男性93例,女性5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年,平均8.4年。2治疗方法确诊后即开始服盲复在片剂,每次4片,一日3次,开水送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停用其它胃病药物。l疗程后复查胃镜并对照结果。治疗前后每例患者均在…  相似文献   

8.
朱斌 《现代医学》2001,29(2):129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多具病史长、病情迁延不愈及反复发作特点。我院自 1996年以来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85例 ,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6 0例 ,及单纯应用中药治疗 45例作对照 ,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为门诊患者 ,全部经胃镜与病理学检查确诊。随机分为 3组 ,西药组 6 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7~ 76岁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 4~ 2 6年 ,平均 7.5年 ,幽门螺杆菌 (Hp)阳性 44例占 73 .33 %。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85例 ,男 5 2例 ,女 …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9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1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0 0例中 ,男 5 8例 ,女 4 2例。年龄 2 0~ 6 6岁 ,平均4 5岁。病史 9个月~ 14年 ,平均 4 5年。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 ,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窦炎。幽门螺杆菌 (HP)阳性检出率 10 0 %。1 2 给药方法中药采用胃尔康冲剂 ,每次 1袋 ,3次 /d冲服 ,疗程 1个月。抗HP :枸椽酸铋钾 2 80mg/次 ,2次 /d ;阿莫西林 1g/次 ,2次 /d ;替硝唑每次 1g,1次 /d ;上述 3药疗程 7~ 14d。以上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胃复春组(A组)51例与旋覆代赭汤合丹参饮加减组(B组)51例,A组均予胃复春治疗,B组予口服旋覆代赭汤合丹参饮加减(旋覆花、赭石、党参、法半夏、白术等)治疗。观察2组症状及病理检查好转情况。结果 A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72.54%、70.59%,B组为84.3%、80.39%。B组优于A组(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使气机升降有序,促进脾胃功能及胃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为临床上多发病之一。往往有病程长,症状难控制和易于复发的特点。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自拟胃膜再生汤治疗76例中,一般经1~2个月的连续治疗,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中,男31例,女4 5例;年龄最小2 1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2 5年,平均为6年。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5 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球部炎15例(合并者不重复计)。2 治疗方法用自拟胃膜再生汤:生黄芪15 g ,黄连4g ,生芡实10 g ,制黄精2 0g ,槟榔、熟地黄各15 g ,白芷5 g ,连翘10g ,女贞子…  相似文献   

12.
针刺清养胃阴法治疗萎缩性胃炎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 1 999年到 2 0 0 1年间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邱仙灵主任的指导下 ,应用针刺清养胃阴法治疗萎缩性胃炎 35例 ,并与药物治疗 30例进行比较 ,治疗效果较佳。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萎缩性胃炎 65例 ,男 5 8例 ,女 7例 ,年龄 30~ 62岁之间 ,平均 46岁。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1年 ,平均 3年 ,临床诊断[1] 和胃镜提示 ,均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 .2 方法65例随机分为针刺组 35例 ,药物组 30例。药物组用口服斯达舒胶囊 (每次 1粒 ,1日 3次 ) ,对症采用羟苄青霉素和维生素等。针刺组主穴取肝俞、胃俞、三阴交、太溪、行间、内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养胃煎口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设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以作观察比较,3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胃黏膜及腺体改善情况均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998 - 0 6~ 1998- 12间应用香砂养胃颗粒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 ,通过临床观察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80例 ,其中男性 96例 ,占 5 3.33% ;女性 84例 ,占46 .6 7%。年龄最大为 70岁 ,最小为 18岁 ,平均年龄 45 .36岁 ,病程最长为 40年 ,最短为 1年 ,平均病程 6 .2 2年。病例选择 :经胃镜检查以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 ,根据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标准进行确诊 (1978年南京会议及 1982年四川会议制订 ) ,所选择病例均不含溃疡病及其它器质性疾患 ,全部病例肝功能正常 ,乙型肝…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 1 997~ 2 0 0 0年应用养胃冲剂治疗萎缩性胃炎 7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凡经纤维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均取胃粘膜组织作病理检查 ,两者诊断相同时即作为观察对象 ,共观察 70例门诊患者 ,其中男 4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6~ 70岁 ,平均 40岁。病程 1~ 2 5年 ,平均 5.7年。临床表现 :上腹隐痛 50例 ,腹胀 50例 ,食欲减退 48例 ,嗳气57例 ,恶心 32例 ,泛酸 1 8例。2 治疗方法患者均服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养胃冲剂 ,主要成分为黄芪、党参、山药、陈皮、香附、白芍、甘草、乌梅等 ,每日 3次 ,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运用豁痰祛瘀法对 5 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取得良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 8例均符合西医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1 979.) ,其中住院病例 2 0例 ,门诊病例 38例。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61岁 ,病程3个月~ 2 2年。劳累性心绞痛 36例 ,自发性心绞痛2 2例。2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栝楼 1 2 g,半夏 1 0 g,薤白 9g,当归1 0 g,赤芍 1 2 g,川芎、桃仁各 1 0 g,红花、柴胡、枳壳各6g,桂枝 1 0 g。每日 1剂水煎 ,早晚分服 ,7天为 1个疗程。加减 :…  相似文献   

17.
陈永忠 《当代医学》2014,(19):136-137
观察慢性乙肝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吗丁啉结合胃炎宁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吗丁啉1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炎宁颗粒15 g,3次/d。每1个疗程为1个月,2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候积分、症状、体征、胃泌素以及胃电图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胃电幅值、胃泌素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肝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吗丁啉结合胃炎宁颗粒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吗丁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9年3月~2002年4月应用柴桂汤治疗半身出汗17例,取得显效。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7~65岁,病程1~13年,左半身出汗者12例,右半身出汗者5例,其分界线自鼻中线至人中、下颌、胸骨、腹中线、耻骨联合中线及右下肢。右半身出汗,左半身无汗;左半身出汗者,右半身无汗,其分界十分清楚。多次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经中西医药治疗无效来院求治,给柴桂汤治疗。处方:柴胡6~10g,黄芩12~15g,半夏10~12g,桂枝3~6g,白芍10~12g,红糖30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6剂1疗程。2个疗程治愈2例;3个疗程治愈5例;4个疗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止癌变的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自1999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养阴活络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2~71岁,平均48.3岁;病程1.5~11年,平均6年。中医症候分型以胃阴虚为主,单纯胃阴虚11例,兼脾胃气虚7例,兼肝胃不和2例,兼脾胃湿热1例。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疗前全部病例经我院纤维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确诊,其中轻度10例,…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 ,系临床常见病。目前 ,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 ,自 1991— 2 0 0 0年 ,笔者以自拟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84例 ,疗效满意 ,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4例 ,来源于门诊和住院病人 ,治疗前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做出诊断。其中男 5 6例 ,女2 8例 ;年龄 2 3~ 4 0岁 36例 ,>4 0~ 6 8岁 4 8例 ;腺体萎缩轻度 2 3例、中度 5 2例、重度 9例 ;肠化生程度阳性 2 8例 ,轻度 31例、中度 19例、重度 6例。诊断标准 :以 1982年 10月 ,在重庆召开的全国胃炎治疗座谈会所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