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在临床护理实践带教中应用"实习生责任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1)实习护生进科时采用 <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评价;2)提问护生对住院病人的一般状况如床号、姓名、诊断、护理治疗、饮食、心理等的掌握情况;3)采用福建省立医院制定的<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住院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基础护理质量从63.7%提高到94.5%,其知晓率从10.9%提高到95.6%,住院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从82.4%提高到96.7%.结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行."实习生责任制"能提高护生护理操作实践能力和水平,促进患者和护生的沟通,强化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住院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从而增强了实习护生对工作的自信心与职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生管床责任制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采用护生管床责任制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分阶段教学模式。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综合技能比对照组高,经t检验,P<0.01;试验组老师、病人、护生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经χ2检验,P<0.01或<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床责任制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整体护理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优质的护理服务获得了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和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我院泌尿外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采用责任管床带教模式进行,让护理人员在责任管床教育模式中发现问题,引入带教方法,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护生的服务意识、锻炼护生的沟通能力。结果:护生的护理质量得到较好的提升。结论:责任管床带教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生带教的服务质量及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在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护生入科后分入责任小组,分3个阶段,跟不同层级的带教教师完成实习任务。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及住院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度。结果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受到护生的欢迎,实验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及住院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结论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让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跟不同层级的带教教师完成实习任务,学习各层级带教教师的优点,使护生尽快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大专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临床实习的大专护生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的护生后4个月的培训采用分管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的护生培训采用传统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综合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培训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实习护生92名为观察组,老师采用责任制带教模式进行带教;选择同期肿瘤科实习护生89名为对照组,老师带教实行功能制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转科前理论、操作、病情观察、思维能力、病历书写、健康教育、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及综合表现等方面考核结果。结果转科后观察组护生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病情观察、思维能力、病历书写、健康宣教、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及综合表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92±0.36)、(8.64±0.27)、(9.38±0.16)、(8.22±0.48)、(9.11±0.17)、(8.52±0.24)、(9.15±0.42)、(8.41±0.18)、(19.03±0.63)分,对照组:(7.04±0.17)、(6.87±0.38)、(7.13±0.27)、(6.81±0.32)、(7.84±0.26)、(6.71±0.28)、(6.74±0.14)、(5.63±0.82)、(17.17±1.11)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实习护生中应用责任制护理带教模式能使护生掌握更多的临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增加患者满意度,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类研究的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在临床护生带教与传统护生带教进行比较,企图研究对照两组间学习结束时的差别。方法将2005~2007年来儿科实习的护理学生分为研究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结束时两组间分别进行考核观察,主要从学习成绩(理论考核、实践技术操作、和患者沟通技巧与能力等)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考核。结果实施了循证临床带教后,护理实习生成绩和带教质量、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两组研究结果,证实了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带教中有显著提高护生适应现代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规范性护理服务用语在肿瘤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按时间顺序,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在肿瘤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2010年至2011年到肿瘤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确定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临床实习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使用规范性护理服务用语.结果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的护理规范性语言运用能力、患者对实习同学的接受程度及患者对护生表扬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护理规范性语言带教学生,能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对同学的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在眼科的实施体会,为护理带教推广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80例眼科患者作为带教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5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纳入观察组采取一对一责任制带教模式,另一组纳入对照组采取传统跟班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终末考核成绩与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终末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带教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模式,能够使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得到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管床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我院新入职68名护士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观察组实施管床责任制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带教效果。结果两组新入职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新入职护士实施管床责任制,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及责任感、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管床责任制护理教学模式在骨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刘运梅  肖丁华  周琴  时海荣 《中外医疗》2014,(3):125-125,127
目的探讨适合血液科护生临床带教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近2年内在该院血液科进行实习的护生140名,对140名来该院进行实习的护生,由临床带教老师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以及反馈,逐步的培养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整体护理带教模式。结果经调查护生对整体护理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达到了98.1%;经考核护生出科理论考核的平均成绩为94.2分:出科操作平均成绩为92.5分。护生的满意度、出科理论成绩以及出科操作成绩均较未实施整体护理带教模式之前有显著提高。结论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是适合血液科护生临床带教的最佳模式,能够提高护生学习主动陛,拓宽护生知识面。提高护生职业素质,有助于为临床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90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分别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带教,有助于实习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受到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急诊抢救室带教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研究。方法 24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实施抢救室带教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护理实习生进行抢救室带教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的教学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排班制带教与一对一带教在皮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皮肤科实习的116名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排班制带教模式,研究组给予全程一对一带教模式.对2组护理实习生综合考核结果及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技巧以及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和患者对研究组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满意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皮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实行一对一带教模式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护理实习生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及沟通技巧等,优于常规排班制带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应用于护理实习带教中,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护理实习生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应用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利用评价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 带教后期实验组临床沟通能力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带教初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应用于护理实习带教,能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优质护理模式下,通过加强临床带教教师队伍建设、更新带教理念、对实习护生进行入科教育、强化护生优质护理理念、指导护生积极参与管床、加强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等,以期提高护生实习质量,从而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模式下如何做好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提出创优护理模式下的临床带教改革思路。依照改革思路,通过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带教理念,对进入临床实习护生进行的岗前培训,强化护生创优质护理理念,指导护生积极参与管床,在带教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期望通过实践,找出适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习带教模式,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临床教学管理工作中,保证教学质量。结果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患者(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从92.5%上升到97.2%,护生理论考核优良率从85.9%上升到95.2%,护生对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满意度从88%上升到96%,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保证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一对一"护理实习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在护生实习效果上的差异,探索一种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的带教方法.方法 将2010-2011年度护理实习生80人随机分为"一对一"实习带教组与传统带教组,经过1个月的临床实习,比较2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测评及护生满意度.结果 "一对一"实习带教组实习生各项成绩及护生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结论 "一对一"实习带教法运用于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实习手册》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有助于护生掌握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