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足母)外翻微创技术对第1跖趾关节籽骨的复位情况.方法 通过观察33例(60足)(足母)外翻(HAV)患者经微创技术(中西医结合微创(足母)外翻矫正术)治疗前及术后12周X线,包括(足母)外翻角(第1跖骨中轴线与近节趾骨中轴线之夹角,HAVA),第1、2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的变化,来观察微创技术对第1跖趾关节籽骨的复位情况.结果 经过微创手术后, HAVA平均减小20.55°,跖骨间角平均减少4.394°.籽骨复位总有效率98.33%.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HAV的籽骨位置有改善作用,但不同等级之间改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足母)外翻微创技术对第1跖趾关节籽骨复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0岁,主因"右侧足面持续肿胀2年外侧窦道形成"入院.查体:右足背软组织肿胀,远行时疼痛加剧,经窭道分泌腥臭黄白色脓性物.右踝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右足第2~5跖骨基底部、楔骨、舟骨、距骨及骰骨和部分跟骨骨质破坏,骨关节间隙显示不清,足背软组织层次混浊、肿胀;右踝后方血管壁钙化,跟骨骨刺生成,跟腱韧带见条形钙化(图1).X线诊断:①右跗骨感染性病变;②右侧跟骨下棘骨质增生;③右侧腓动脉末端及跟腱韧带钙化.CT:右足广泛骨质稀疏,舟骨、骰骨、楔骨及邻近跟骨、距骨、跖骨基底部骨质广泛破坏,部分碎骨片外移;右侧附骨间关节、距跟舟关节、跗跖关节紊乱,关节间隙不规则变窄,关节面骨质弥漫性虫蚀样破坏;邻近跗跖部周围软组织肿胀,脂肪间隙消失(图2).CT诊断:右跗骨、跖骨及对应关节结核改变.病理诊断:跗骨结核.  相似文献   

3.
孔飞飞  郭良君  王翔  谭兴起 《新医学》2011,42(11):M0002-M0002
患者男,21岁.因右小腿及右足重物压伤后疼痛1h余于2011年5月31日入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右足CT示右第4、5跖骨、右足内侧楔骨粉碎骨折.因患者要求行保守治疗,故予以氨甲环酸1g止血、甘露醇注射液126 ml脱水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入院第4日为缓解患者右足疼痛,遵医嘱予以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哈尔滨圣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批号:20110307)7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60滴/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坶外翻微创技术对第1跖趾关节籽骨的复位情况。方法通过观察33例(60足)足母外翻(HAV)患者经微创技术(中西医结合微创跨外翻矫正术)治疗前及术后12周X线,包括躅外翻角(第1跖骨中轴线与近节趾骨中轴线之夹角,HAVA),第1、2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的变化,来观察微创技术对第1跖趾关节籽骨的复位情况。结果经过微创手术后,HAVA平均减小20.55°,跖骨间角平均减少4.394°。籽骨复位总有效率98.33%。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HAV的籽骨位置有改善作用,但不同等级之间改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蹰外翻微创技术对第1跖趾关节籽骨复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6岁,因左足第一跖趾关节部疼痛,行走不利1月余来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长期从事室内装修工作,近1个月由于赶工期,每天工作12h以上,频繁上下梯子。检查:左足无畸形,第一跖趾关节掌侧轻度肿胀、压痛,以1、2掌骨头间为重,未触及骨擦感,踌趾主动屈曲受限,被动背伸及外展受限。线片示左足[足每]趾腓侧籽骨有骨折线,并有新骨形成。给予伤肢功能[足每]位石膏固定,口服接骨续筋药治疗6周,肿痛消失,拍片示骨折线消失。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0岁.以"右踝间息性疼痛6年,加重1周"就诊.患者从事导游工作,远行后右踝疼痛加剧,否认其他病史.查体:右侧外踝软组织轻度肿胀,局部轻压痛,皮肤无红肿充血.实验室检查(-).右踝关节正侧位片:右胫腓骨远侧关节面腓侧见广基骨性突起,对应胫侧关节面骨质稍硬化、弧形凹陷.右胫距关节显示正常.右踝关节CT:右腓骨下端见一骨性突起,突入胫、腓骨远侧关节间隙,大小约1.2 cm×1.0 cm,局部皮质完整,对应胫侧关节面骨质硬化、凹陷,关节周围软组织稍肿胀.  相似文献   

7.
跖骨头籽骨骨软骨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跖骨头籽骨骨软骨炎,临床少见。报告1例如下。 1临床资料 男,51岁,无任何诱因出现左足第一跖骨头处疼痛2年,伴间歇件跛行,负重行走时加重,休息、热敷缓解。否认外伤及感染史。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收入院。查体:左足无畸形,跖关节底稍肿胀,压痛明显,趾背伸感跖趾关节处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SCARF截骨术单螺钉固定治疗外翻以及纠正第1跖骨旋转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SCARF截骨术单螺钉固定治疗外翻以及纠正第1跖骨旋转的患者20例(27足),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最后随访时进行X线摄片,包括站立负重正、侧位和籽骨轴位,并进行影像学测量并记录,包括第1~2跖骨间角(IMA)、外翻角(HVA)、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圆角征以及第1跖骨底边旋转角度,Handy-Clapham正位籽骨分度,Yildirim轴位籽骨分度。同时记录患者AOFAS前足趾评分,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IMA从术前13.30°±2.60°下降到4.60°±2.70°(t=14.257,P<0.001);HVA从术前36.03°±6.71°下降至术后10.19°±5.43°(t=18.016,P<0.001);DMAA从术前16.74°±9.51°下降到术后8.33°±5.86°(t=5.126,P<0.001);第1跖骨底边旋转角从术前10.67°±6.13°下降到术后2.81°±3.81°(t=5.166,P<0.001)。术前圆角征阳性14足(51.9%),术后为4足(14.8%),差异有显著性(χ~2=8.33,P=0.004)。手术前AOFAS评分为(48.85±8.65)分,术后(93.70±3.6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417,P<0.001)。按照Handy-Clapham胫侧籽骨评分,术前27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脱位,术后27足均矫正至≤4度;按照Yildirim籽骨分度法评定,术前27足亦存在不同程度的脱位,术后22足矫正至正常,5足矫正至1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15例,满意4例,基本满意1例。结论改良SCARF截骨术单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纠正外翻畸形的术式,同时还可以纠正第1跖骨的旋转,术后籽骨复位效果好,术后DMAA角可以随之有一定减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8岁,已婚,工人,囚右足车撞伤肿痛活动受1h于2005年10月31日入院。该患者于1h前行走时被后面行驶的摩托车撞倒,挫伤右足趾致右拇趾畸形,疼痂逐渐肿胀,话动受限。经拍片以“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脱位,右第二跖骨骨折”收入院。入院后经查,见右足跖趾关:竹背仲约60度位畸形,弹性固定,活动受限。X线片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远端向背侧成角移位,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男,34岁.右足间歇性肿痛4 a,加重1个月入院.4 a前饮酒后出现右足背疼痛、跛行,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以后每隔4~5个月发作1次,疼痛常在夜间发作.入院前1个月,局部疼痛明显加重,X线片检查诊断右足第一跖骨基底部骨结核,经抗结核治疗症状减轻不明显.行CT检查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收住院.查体:右足背内侧局部皮温略高,压痛明显,无搏动,持续性剧烈疼痛,夜间为甚.t36.9℃,WBC11.7×109/L,ESR18 mm/h,AKP47 W/L,PPD(-)ELISA(-).初步诊断:右足第1跖骨基底部动脉瘤样骨囊肿.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理:右足第1跖骨基底部凿开骨皮质后骨质发黄,髓腔内局限性囊腔大小 1.5 cm×1.7 cm,腔内充满黄白色脓液,质稠量约8 ml,少许脓苔,囊腔周围骨质硬化.术中提取脓液行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骨质送病理检查.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检查:大量中性粒细胞,夹杂多量死骨,符合骨脓肿改变.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传统金属固定物比较,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具有独特优势.目的:介绍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的方法,对45例不稳定跖骨骨折进行治疗,男36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36.6岁.单根跖骨骨折17例,多发骨折28例,共104处骨折,其中第1跖骨15处,第2、3、4跖骨77处,第5跖骨12处.患者术前均摄足正侧斜位X射线片检查.术中通过跖骨背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经骨折端和跖骨头用钻头钻孔,经孔道向髓腔内放置长度合适可吸收棒.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4~36个月,平均18 4个月随访.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及骨折移位等并发症,4例出现迟发性切口周围炎症反应.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周.X射线片检查示跖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优35例,良10例,优良率100%.结果提示可吸收棒髓内固定可用于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病例】男,15岁。因右踝外伤、疼痛、活动受限2 h入院。查体:右踝肿胀、畸形、触及骨擦感,右足趾甲皱血液循环良好。X线片示内踝骨折。入院诊断:右内踝撕脱性骨折。待右踝肿胀不显著后行手术复位,予以3.5 mm加压螺钉2枚固定松质骨,术后第2天复查X线片见原骨折块呈粉碎性、移位明显,遂再次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  相似文献   

13.
病例女,27岁。3月前行走时感觉右足外侧胀痛,发现右足外侧有一鸽蛋大小硬肿块,压之疼痛,未予重视,右足关节活动可,无发热、消瘦等,未行诊治,近来疼痛症状持续,行走后疼痛症状尤明显,肿物未见明显增大,X线片示:右足第5跖骨基底部膨胀性骨质破坏,部分骨皮质中断,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相似文献   

14.
拇外翻与第一跖跗关节形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拇外翻患者前足有关解剖比如第一跖跗关节的X线片的测量数据变化及其与拇外翻的关系。方法分别测量拇外翻患者(101足)前足正位X线片上第一、二跖骨间夹角、第一楔骨关节面与其外侧皮质骨间的角度(暂称为尖角)第一跖骨与第5跖骨间夹角(暂称1-5角)、第一跖骨骨干与其基底部关节面形成的角度(暂称基底角)等数据,并与跖骨或趾骨骨折患者16名(16足)的X线片同部位测量结果比较。结果轻、中、重度和前足内收型拇外翻组第一、二跖骨间分别为9.5°、10.0°、11.0°和10.3°,第一、第五跖骨间角分别为24°、28.3°、30.3°和29.9°。第一楔骨尖角分别为57.6°、54.9°、52.9°和49.7°,第一跖骨基底角分别为99.4°、99.5°、101.4°和102.1°。结论(1)尖角随拇外翻增加而减小。(2)1~2跖骨间角、1~5跖骨间角、基底角(重度以上拇外翻除外)随拇外翻增加而增加。(3)第一跖跗关节和第一楔骨畸形在拇外翻形成和治疗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6岁,因左足第一跖趾关节部疼痛,行走不利1月余来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长期从事室内装修工作,近1个月由于赶工期,每天工作12 h以上,频繁上下梯子.检查:左足无畸形,第一跖趾关节掌侧轻度肿胀、压痛,以1、2掌骨头间为重,未触及骨擦感,踌趾主动屈曲受限,被动背伸及外展受限.线片示左足踇趾腓侧籽骨有骨折线,并有新骨形成.给予伤肢功能踇位石膏固定,口服接骨续筋药治疗6周,肿痛消失,拍片示骨折线消失.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岁.因右肘关节摔伤、肿胀疼痛、活动受限1 d入院.查体:右肘关节见明显淤血肿胀,肘部压痛明显,未触及明显骨擦音,关节活动受限.X片:右肘关节向内侧脱位,鹰嘴骨折可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讨论单纯外踝骨折合并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漏诊原因,提高足部骨折诊断正确率。方法 随机抽取165例单纯外踝骨折患者发现其中19例患者在外踝骨折同时伴有第5跖骨基底骨折。19例患者中12例同时摄踝关节正侧位及足正斜位片。结果 7例患者通过踝关节侧位片提示第5跖骨基底骨折,2例患者漏诊。结论 单纯外踝骨折合并第5跖骨基底骨折并非少见,踝关节正侧位对诊断第5跖骨病变有限,全面的临床检查及有针对性的X线检查对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 男,34岁。因扭伤致右踝部疼痛、活动受限2h入院。2h前打篮球时扭伤右踝部,感右踝部疼痛,活动障碍,急送我院。查体:右足明显内翻畸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摄足部正位、侧位及斜位X线平片示距骨周围脱位,无明显骨折。CT扫描示距骨前方舟状骨、下方跟骨明显向内侧移位。诊断为右距骨周围内侧脱位,于右关节内麻醉下行手法复位成功,下肢长腿石膏固定于中立位,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2009年12月1日因双小腿及右足碾压伤6小时余入院,入院诊断:1、双小腿、右足碾压伤;2、右腓骨下段骨折;3、左根骨骨折;4、左胫前、右足背、右足弓外缘皮肤裂伤;5、双小腿、右足软组织挫伤。  相似文献   

20.
踇外翻足X线二维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X线平片进行二维测量,探讨踇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方法外翻手术患者共计24例27足,志愿者27例27足,常规进行足部正位、负重侧位摄片,测定踇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骨跖骨关节角、I-II跖骨间角、I-V跖骨间角、II-V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近端关节固定角、跟骨倾斜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关节面-胫骨轴线角,检测踇外翻与足部其它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与踇外翻足的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1楔跖关节角、I-II跖骨间角、I-V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内弓顶角、距骨-第1跖骨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II-V跖骨间角、近端关节固定角与跟骨-胫骨轴线角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踇外翻足存在第1跖骨内收畸形,原发于第1楔跖关节;与内侧纵弓塌陷导致的扁平足伴发,但是不一定会表现出扁平足症状.建议外翻术前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单足负重正、侧位片为最佳,必要时增加跟骨轴位片,明确病变严重程度与伴发畸形,认真评价发病机制,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