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凤霞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20-1121
目的 总结综合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婴幼儿的干预措施及影响.方法 收集了我院儿科2011-04-2012-04收治住院的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的婴幼儿共64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人.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治疗效果显效的为14人,有效的为10人,无效的为8人,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患儿治疗效果显效的为19人,有效的为11人,无效的为2人,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患儿腹泻得以减轻的时间为(1.49±0.35)d,体温得以恢复的时间为(1.29±0.39)d,呕吐得以缓解的时间为(1.60±0.31)d,以上的指标都显著比对照组短.结论 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的患儿时,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73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以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738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测出阳性281例,阳性率为38.1%。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其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新  杨慧  傅启华 《检验医学》2010,25(8):652-65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发病趋势。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大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2007和2008年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3.4%和38.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05),2年的感染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先高后低再明显升高。结论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有发病,秋转冬时期为高发期。上海地区腹泻患儿被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止吐时间和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  相似文献   

5.
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腹泻同各种致病性肠道菌引起的腹泻症状相似,临床确诊有一定难度。通过酶免法体外检测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留取标本方便,无创伤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好,适合儿童检查,指导临床治疗,避免抗生素的不当和无益使用。我们用此法对本地区228例0~5岁急性腹泻患儿进行了粪便检查,阳性率达22.8%(52/228),发病时间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流行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炭凝集试验(CAT)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已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其对秋季腹泻的病原诊断价值,我们应用该试验对34例秋季腹泻患儿粪便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秋季腹泻组:1996年11月~1997年2月儿科病房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34例,其中重型2例,轻型32例,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1岁1个半月。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l)年龄6月~2岁;(2)急性腹泻,水样便不含脓血及粘液便,镜检有或无脂肪球,偶见少量白细胞;(3)起病急,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4)病程具自限性;(5)发病季节:秋…  相似文献   

7.
腹泻患儿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腹泻患儿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的护理配合。认为配合要点是大便标本在采集前作好准备,规范标本采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及时对症治疗,可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
218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一般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病毒侵犯小肠细胞的绒毛,潜伏期2~4d。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受损细胞可脱落至肠腔而释放大量病毒,并随粪便排出。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抗生素治疗无效,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因腹泻来就诊患儿粪便标本的轮状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臀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秋季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臀红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79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总结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口腔护理、臀部皮肤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合理喂养饮食护理、做好药物指导、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认为良好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后的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每年秋季节都有大小程度不等流行。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80例秋季腹泻患儿,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经皮给药腹泻治疗仪(以下简称腹泻治疗仪)的使用,观察其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腹泻治疗仪,对照组使用宝乐中剂.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有效率为6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腹泻治疗仪使用安全方便,无创伤,见效快,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患儿3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段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患儿30例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为(1.51±0.31)d,呕吐缓解时间为(1.57±0.38)d,体温恢复时间为( 1.35±0.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541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院住院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541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标记金法检测A群RV.分析RV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541例中RV抗原检测阳性201例,阳性率37.15%.28 d至6个月、7至12个月、13至24个月3个年龄段RV检出率分别为36.65%、41.20%和35.56% RV腹泻抗原检出率年龄最高为6~12个月年龄段,达41.20% 全年中以11月至次年1月检出率最高,占全年66.67% 201例RV阳性患儿中合并呼吸道感染103例,占51.24%.[结论]年龄〈24个月婴幼儿是RV的易感人群 以11月至次年1月阳性检出率最高,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居多.  相似文献   

15.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充血、麻疹粘膜斑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发病季节一般冬春为主,我科2005年2月-2006年5月共收治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腹泻是世界各地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轮状病毒是全世界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的病原。在我国,婴幼儿腹泻发病高峰在秋冬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其中40%-60%以上由轮状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改善轮状病毒所致腹泻患儿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轮状病毒所致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49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前者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吐及止泻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所致腹泻患儿应用针对性护理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发病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占半数,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和死亡原因。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11月114例人院治疗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感染与年龄,性别,季节的关系以及轮状病毒感染率的现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可靠实验数据。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肠道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共271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进行A组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2718例腹泻标本有359例RV阳性,总阳性率为13.21%,男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P>0.05;1~2岁组和2~3岁组阳性率较高,分别是20.8%、17.5%,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岁阳性人数占总阳性人数的94.7%;每年1、2、3和12月份为发病高峰,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导致腹泻的重要病原体,男女患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0~3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以冬春季为RV流行高峰。在疾病流行季节对婴幼儿做到讲卫生、勤洗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94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基础组和护理程序组,各47例.基础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护理程序组在基础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