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门诊老年患者所产生的各种异常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护理。方法对427例门诊老年患者通过语言交流,行为观察进行主要的心理分析及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老年患者随着衰老的同时,心理活动能力下降、心理失调而产生各种异常心理,主要表现为急躁、焦虑、忧虑、恐惧、自悲等。结论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相应的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治疗的信心,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发现病人率,从而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门诊输液病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输液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对门诊60例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数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部分患者担心输液的安全问题.结论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进行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3.
浅谈结核病医院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较长,患者的心理变化较大。作为结核病医院的门诊护士,在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结核病人的这些心理特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行为,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结核病医院门诊护理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围绕如何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重视老年病人患病后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及时恰当地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老年病人的心理障碍,增强老年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心理护理是促进老年病人身心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老年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输液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对门诊60例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数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部分患者担心输液的安全问题.结论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进行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门诊内科病人的就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负性心理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2003年8~12月,我们对门诊内科500例病人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有45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部分病人存在复合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猜疑、怀疑、抑郁、恐惧、愤怒、依赖等.我们认为,加强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更好地维持门诊医疗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CT室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在CT室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204例CT室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变化分为焦虑型、恐惧型、悲伤型和怀疑型4种类型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增强扫描病人心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减轻CT室增强扫描病人不良心里障碍。结论护理人员掌握好各种CT增强扫描病人的不良心理,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不仅能减轻患者在增强扫描过程中出现的恐惧感,而且对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CT检查中,部分病人需要增强扫描即通过静脉注射一种碘造影剂来协助疾病的诊断。很多患者认为。要做增强扫描,意味着病情复杂或很严重,因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我科白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注重对CT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工作中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心理分析及疏导。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CT增强病人用药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增强病人检查前的心理护理.方法对300例CT增强病人检查前进行心理护理,对其出现的心理障进行分类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300例CT增强患者基本能完成检查的过程,3例扫描过程中断,经停药作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及不同的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晓燕 《哈尔滨医药》2012,32(4):327-32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年龄、文化层次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巧,结合健康教育指导,合理的饮食控制,改善病人不健康的心理行为.结果 正确的心理护理使高血压住院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结论 恰当的心理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输液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实施整体护理。方法 对门诊60例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多数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部分患者担心输液的安全问题。结论 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进行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2.
杨玉梅 《北方药学》2012,9(9):107-108
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门诊手术患者的观察了解、掌握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心理变化。结果:2011年1月~2012年6月中,600多例病人对门诊手术满意度为99%。结论:对门诊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手术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生物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医学的发展和病人的需要,护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单一护理模式,而是越来越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治疗护理的综合统一。特别是对于那些急危病人,得当的心理护理与治疗护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时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对于急危病人的不同病情和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护理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这对高原地区的急危病人尤其重要。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稳定病情。否则,病人心理上高度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从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到门诊化疗患者及不同年龄段的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探讨。结果应用心理护理不同对策,把药物治疗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配合治疗。结论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周海兰 《黑龙江医药》2012,25(5):781-782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护理的第一站。口腔门诊病人的就医心理与普通门诊一样,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有不同就医心理,了解口腔科就诊患者就医行为和就医心理,有利于采取有效的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医患矛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美莲 《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32-133,167
目的探讨外科门诊患者不同伤口的治疗及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收治的不同伤口患者120例,均为单纯外伤性伤口,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针对性伤口处理与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增DintS,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伤口愈合率与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与疼痛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门诊中对不同伤口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青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08-109
目的:总结门诊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特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门诊输液患者根据年龄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本组9286例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非常满意6320例,满意2714例,不满意252例,满意度为97.29%。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护患熟悉时间,增加信任感,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性病患者在心理上的恐惧,进行心理治疗与护理.方法2002年5月~2004年4月在我医院皮肤科住院门诊64名性病患者对疾病恐惧,对其前来就诊医治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心理思想表现,进行心理治疗与护理.结果通过心理辅导,结合在临床用药物治疗与护理,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治愈,实验室检查各项检验项目为阴性,全面康复.结论64例性病患者恐惧心理通过心理治疗与护理得到消除,身心状态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19.
门诊内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门诊内科病人的就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负性心理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2003年8—12月,我们对门诊内科500例病人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有45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部分病人存在复合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焦虑、猜疑、怀疑、抑郁、恐惧、愤怒、依赖等。我们认为,加强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更好地维持门诊医疗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身心医学研究表明,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相互配合,是提高诊治效果和护理质量的保证。我们门诊眼科治疗室,每天都要接诊上百人的治疗。由于病人来自全省各地,甚至来自外省,文化修养不同,因此对疾病的认识也各自不同。有些患者常认为自己患上了“青光眼这个不治之症”,感到恐惧和疑虑,悲观失望。当我们在接待这些患者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各自不同的心理护理和卫生指导,使他们对疾病有全面正确认识,消除其顾虑,增强其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