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治疗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维胃方防治慢性胃溃疡机理。方法:制备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维胃方对该模型治疗后胃大体标本和胃溃疡周围胃液pH值、溃疡面积、病理组织切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胃泌素。结果:服用雷尼替丁和维胃方后,从胃黏膜大体观察及切片观察,实验性溃疡大鼠胃黏膜愈合情况良好,用药组溃疡面积明显小于自愈组(P<0.05),说明药物能够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溃疡面积小于雷尼替丁(P<0.05)。维胃方各剂量组的pH值呈剂量依赖的正相关趋势。与自愈组及模型组比较,维胃方各组血清GAS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血清GAS刺激胃肠黏膜和胰腺组织的蛋白质、RNA和DNA的合成增加的营养作用,减少黏膜攻击因子和增强胃黏膜保护治疗胃溃疡。  相似文献   

2.
维胃方对大鼠胃溃疡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2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维胃方对血清白介素-2(IL-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经维胃方治疗后测量胃液pH值、计算溃疡面积、观察溃疡周围病理组织切片,并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IL-2水平.结果 从胃黏膜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观察,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愈合良好;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恢复胃液 pH值(P<0.01);用药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小于自愈组(P<0.01),其中维胃方中剂量组疗效最好[(2.19±0.26)mm2];与自愈组相比较,维胃方各组可升高血清IL-2水平(P<0.05),维胃方中剂量组[(0.770±0.038)ng/ml]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愈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调节血清中 IL-2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毛德西安胃清幽方对胃溃疡大鼠的防治效果及其机理。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安胃清幽方高、中、低剂量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乙酸注射法复制胃溃疡模型,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14 d,计算溃疡面积,测定胃液pH值、胃溃疡再生黏膜厚度及血清PGE_2、EGF、NO水平,光镜下观察胃黏膜修复情况。结果:雷尼替丁组和安胃清幽方高、中、低剂量组溃疡面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尤以中剂量组溃疡面积最小;与模型组相比,雷尼替丁组、中剂量组pH值显著升高(P0.01,P0.05);雷尼替丁组、中剂量组再生黏膜厚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PGE_2、EGF、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尼替丁组、安胃清幽方中剂量组血清PGE_2、EGF、NO水平显著升高(P0.05);雷尼替丁组与中剂量组溃疡面积、胃液pH值、胃溃疡再生黏膜厚度及血清PGE_2、EGF、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尼替丁组和中剂量组溃疡区黏膜再生和修复较好。结论:安胃清幽方具有修复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维胃方修复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以PH试纸检测胃酸变化,用公式S=π.d1/2.d2/2计算溃疡面积,比色法测定血清NO和NOS含量,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明显修复腺泡,促进胃酸分泌,恢复胃液PH值(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接近正常组水平;维胃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NO含量(P<0.01),抑制iNOS活性(P<0.01),增强cNOS活力(P<0.05);维胃方能不同程度减小胃黏膜损伤(P<0.01),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效果最优,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性(P>0.05);自愈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NO水平和iNOS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景芪愈溃胶囊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乙酸诱导制备胃溃疡模型制备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景芪愈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灌胃治疗10d后,杀检全部试验大鼠,肉眼及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测量胃溃疡面积、采用ELISA法检测PGE2及EGF的含量。结果:①镜下观察景芪愈溃胶囊治疗组大鼠胃溃疡愈合情况良好,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最好。②各治疗组大鼠胃溃疡面积均较模型组明显缩小(P<0.01),以中、高剂量组最明显。③雷尼替丁组及中、高剂量组PGE2及EGF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最明显(P<0.01)。结论:景芪愈溃胶囊可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其作用机制与增加胃内PGE2及血中EGF作为保护性因子有关。可用于治疗阳虚、气虚为主的胃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冰醋酸制备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予维胃方及雷尼替丁治疗7 d后观察胃粘膜大体标本,计算溃疡面积,测量血清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胃粘膜大体标本观察发现,用药组溃疡愈合良好;与模型组和自愈组相比,中剂量的维胃方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减小溃疡面积(P<0.01),提高血清SOD活力(P<0.05),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结论 维胃方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性脾胃虚寒胃溃疡大鼠模型,研究温胃饮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温胃饮对实验性脾胃虚寒胃溃疡大鼠模型溃疡愈合时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等内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胃饮治疗组和雷尼替丁组均可降低血清NO、NOS、GAS水平,提高血清MTL水平(P<0.01),温胃饮大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胃饮可能通过降低血清NO、NOS、GAS,提高MTL水平,而减少粘膜攻击因子和增强胃粘膜保护而发挥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胃泌素(GAS)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将70只W 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胃和冲剂Ⅱ号低、中、高剂量组和维酶素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综合造模法复制CAG动物模型,施加相关治疗因素2个月,对大鼠胃液中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GAS、PGE2水平的变化进行现察。结果:模型组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GAS、PGE2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而胃和冲剂Ⅱ号各组的胃蛋白酶活性和血清GAS、PGE2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胃和冲剂Ⅱ号能够明显促进CAG大鼠血清GAS和PGE2的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胃黏膜的防御机能,是该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胃愈溃汤II号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GAS)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康胃愈溃汤II号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溃疡面愈合情况及血清GAS、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GAS水平下降,EGF水平升高,以治疗组改变更明显(P<0.01)。结论:康胃愈溃汤II号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GAS,促进EGF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状态对实验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动物分为3组,除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剩余动物于乙酸诱导胃溃疡模型建立成功后,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抑郁状态组.给予抑郁状态组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21 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大鼠正常饮水、饮食,不予任何刺激.观察大鼠一般情况;21 d后杀检各组大鼠,肉眼及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测量胃溃疡面积,采用ELISA法检测胃组织PGE2及血清EGF含量检测.结果: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胃黏膜完好无损,模型对照组大鼠胃溃疡愈合情况较抑郁状态组良好.模型对照组大鼠胃溃疡面积较抑郁状态组缩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PGE2及EGF的含量均高于抑郁状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状态可降低胃溃疡愈合质量,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胃PGE2及血EGF等保护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洛赛克2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霉素50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4d,随后7d维持治疗:洛赛克2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要症状的占60%(41/68),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有遗传倾向的占45%(30/68),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占85%(58/68),有心理因素的占45%(30/680)。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致病因素呈多样性,临床表现不典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愈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难愈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法及药物,本组对5O8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内窥镜(内镜)下局部治疗配合内服穿甲胃弹冲剂组(称局组)260例和西咪替丁组(称西组)248例对比治疗。结果显示两组近期愈合率、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症状缓解率,局组第1周为70%,第2周为97%;西组分别为33%和64.5%,两组差异显著(P均<0.05)。幽门螺旋杆菌(HP)消失率,局组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分别为71.2%和78.3%;西组分别为5.3%和7.2%,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18个月随访局组复发率GU和DU分别为13%和14.2%;西组为63%和71.3%,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果表明,采用内镜下局部治疗配合内服穿甲胃弹冲剂是治疗难愈性溃疡较为理想有效的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疡宁丸抗实验性胃溃疡的药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醋酸注射法、水浸应激性、阿司匹林诱发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疡宁丸抗胃溃疡的作用并考察其对血清NO,EGF含量,胃黏膜血流量,PGE2含量,及对胃液分泌、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疡宁丸能够降低各种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升高NO,EGF含量,PGE2含量及胃黏膜血流量,抑制胃液分泌和胃酸含量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胃疡宁丸具有明显的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该作用与其减少胃黏膜损伤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增加胃黏膜屏障的功能,增强胃黏膜修复作用(NO,EGF,PGE2,胃黏膜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及颗粒对利血平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应激性溃疡及乙酸烧灼型溃疡的影响及其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用多种方法复制大、小鼠溃疡模型,用中药灌胃,然后比较各组大、小鼠病理解剖学等变化。结果:黄及颗粒能有效保护利血平引起的小鼠溃疡;对实验性应激性溃疡粘膜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对大鼠乙酸烧灼性溃疡也有明显治疗作用。结论:黄及颗粒具有抗溃疡、促进溃疡愈合、制酸、止痛和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诊治的90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常规药物方案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经消化内镜方案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止血治疗效果和止血时间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和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和手术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12 h以内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12~48 h人数占比、48 h后活动性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给予经消化内镜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对患者出血状况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炎症,白介素—8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寒热辨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学智  纪保安 《中医杂志》1998,39(10):616-618
选用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寒热辨证,根据辨证分寒证组、无明显寒热证组及热证组,并研究其与幽门螺杆菌(HP)、急慢性炎症程度、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热证组HP感染及感染密度明显高于寒证组(P<0.001);急、慢性炎症程度在热证组较寒证组重;IL—8在热证组胃粘膜中明显高于寒证组及无明显寒热证组(P<0.05)。提示溃疡病寒热证型与HP感染、急慢性炎症程度明显相关。IL—8可能是寒热证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溃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及12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比较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消化道溃疡唾液及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检出情况,不同龋病Hp检出情况,统计不同类型消化道溃疡者口腔及胃内Hp检出情况。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合并不同程度龋病及唾液中Hp检出与复发性消化道溃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浅表或糜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复合溃疡患者胃内Hp检出率均高于口腔Hp检出率(P<0.05)。结论:口腔与消化道之间Hp可以相互转移,但复发性口腔Hp感染是否会导致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复发及再感染的原因和其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观察要点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呕血、黑便量及颜色变化、小便量、眼睑结膜、消化道溃疡即往史等内容.护理要点重点化首先出血时快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保证在短时期内补足液体及药物;其次注意饮食护理;第三心理护理;第四生活起居护理;第五积极结合医生做好治疗护理工作,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愈疡消痛方防治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6例PU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片,0.15 g/次,2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次,1次/d。若幽门螺杆菌(HP)阳性加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3次/d,甲硝唑片,0.4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愈疡消痛方,1剂/d,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片维持治疗4周,观察组以愈疡消痛方维持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胃镜检测评价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及组织学再生黏膜成熟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溃疡黏膜解痉多肽(SP)表达,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1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97.9% 优于对照组的85.4% (P<0.05);观察组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及组织学再生黏膜成熟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100% 优于对照组的79.1% (P<0.01);治疗后观察组胃痛、胃胀、食少纳呆、便溏不爽、嗳气、泛酸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SP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观察组复发率26.8%,低于对照组的60.0% (P<0.01)。 结论: 愈疡消痛方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PU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近期、远期疗效均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S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