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服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服是医务人员抗击传染病疫情中非常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在应对传播途径未知的新发传染病,以及传播风险很高的传染病中。防护服可以阻止各类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分泌物、喷溅物、颗粒物等接触人体,保护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防护用品。由于本次疫情播散范围大、感染人数较多,对于防护服的需求巨大,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防护服供不应求,一些符合国外标准的防护服也逐渐被使用。作者查阅和比较各国防护服的应用范围和评价指标,以期为医务人员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临床医生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穿脱防护用品技能掌握情况,了解其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方法制定《医务人员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穿脱防护用品标准流程》,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临床医生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考核,记录其错误环节。结果发生率最高的错误环节为摘手套后未进行手消毒,其次是脱防护用品的区域错误,脱防护服或摘手套时手碰到污染面等。结论虽然经过严格的培训,临床医生在进出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职业防护流程上仍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宣教,以降低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某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收治场所,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尤为重要。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探讨医务人员穿脱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对该院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防护标准及感染现状,了解北京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情况,为科学、规范、安全地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梳理国家发布的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法律法规、指南标准,完善地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指导原则,通过现场观察和工作人员访谈形式了解本地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现状及问题。结果文件研究发现我国缺少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方面的政策实施细则。疫情期间紧急下发系列文件,有待结合实际梳理统一。20所医疗机构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能按照感染暴露的风险为临床配备防护用品。结论应加快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防护用品标准体系发展,根据不同暴露风险进行防护,加强分区管理,避免个人防护用品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中规定,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中包括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现场调查或类比调查中应包括护耳用品、防护口罩、防护服、急救箱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因此,在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个体防护措施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导致职业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呼吸危害方面,个体呼吸防护用品是预防尘肺和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重要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6.
《医疗卫生装备》2014,(12):10-11
正压生物防护服HZ-ZYF-01型正压生物防护服是"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最新研究成果,2014年通过军队科技成果鉴定。该防护服主要用于从事传染病防治、生物污染物处理、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人员以及自然疫情、生物安全事故、生物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的防护。防护服内部正压范围为60~270Pa,送风量为  相似文献   

7.
灾后疫情遥感监测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灾之后易有大疫,这是疫病发生与流行的规律,也是历史经验。灾害发生后,传染病暴发引起的人员伤亡有可能超过灾害事件本身造成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灾区的救灾效率和生活、生产的恢复。因此,加强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传染病病源监测和控制是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有效开展综合减灾的重要举措。疫情监测主要指对疫情区域环境条件的监测和疫病感染身体状况的监测。目前,在灾后疫情监测方面。应用较多的是现场调查法,比较适合疫情感染身体状况的监测和小范围疫情区环境条件的监测,而对于大范围的疫情区域的监测,应用遥感技术则具有时效性强、费用相对较低、信息虽大、灵活性强等优点,同时还可以进行疫情风险监测、发布预警等。本基于传染病暴发及其传播机制,对遥感技术在灾后疫情监测中的应用及其灾后疫情监测体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近距离传播性强,病程转重,进展快,危害大。医院内传播是造成2003年SARS疫情扩散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医务人员血液中的SARS抗体水平,本文以在医院实习的医科大学五年级学生做为调查对象,检测血液中SARS抗体水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承受极高的职业暴露风险。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职业健康危害,探讨将医务人员在疫情应对中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的传染病纳入职业病目录的理论依据和法律基础,为今后职业病目录的修订提出理论和法律依据,以促进医务人员在应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职业健康保障的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传染病特别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新冠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医院感染防控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结合贵州省人民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经验,提出传染病流行背景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结果 建立科学的防控体系,预检分诊、做好重点科室(部门)、医务人员防护、患者就诊、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废弃物、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控制,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培训与宣教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新冠肺炎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不断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实践经验,及时完善医院感染应对策略和措施,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防止传染病疫情通过医院蔓延扩散有重大作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常规细菌计数法和ATP荧光检测法探讨胃镜及肠镜预清洗前后生物负载变化,为胃镜及肠镜预清洗环节提供客观参照和评价.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检查术后的胃镜及肠镜,采用细菌培养法和ATP荧光法监测两种内镜的活检腔道和注水注气腔道在预清洗前后微生物负载情况.结果 胃镜和肠镜活检腔道细菌CFU读数和ATP荧光RLU读数要高于注水注气管道,通过预清洗均可以降低>90%微生物负载,细菌计数法和ATP荧光检测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胃镜和肠镜手术后活检腔道微生物负载要高于注水注气腔道,且通过规范的预清洗可以较大程度降低生物负载,且需对活检腔道进行重点清洗.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我省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情况,我们对 1998年度全省 13个市的市、县、乡和村级水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乡、村两级水厂未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其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自检能力、消毒剂和净水剂应用、对水源水和末梢水的监测率都明显低于市级水厂(P<0.01)。全省水厂消毒问题较突出,乡、村级水厂消毒率仅为51.9%、5.7%,全省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消毒率仅19.5%;全省乡和村级水厂出厂水余氯达标率分别为57.1%、20.7%,末梢水分别为57.4%、22.4%。加强对乡、村两级水厂的监督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滤膜法与倾注法检测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所有科室的全部内镜,采用滤膜法与倾注法对内镜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消毒后内镜192条,其中滤膜法与倾注法各检测96条,按消毒后内镜检出菌落数0、1~10、11~20、21~300、300 CFU/件进行分组,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鼻咽镜、支气管镜、胃镜和肠镜倾注法和滤膜法检测内镜消毒后菌落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滤膜法检出的菌落数高于倾注法。倾注法检测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1.67%,滤膜法为88.54%,两种方法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630)。结论滤膜法比倾注法更能检出消毒后内镜残留细菌菌落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阜阳市医疗机构医用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为预防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内窥镜使用前,在不同部位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致病菌分离、无菌试验和乙肝表面抗原测定。结果2002年~2005年共采集11家医院的337件样本,合格样本270份,总合格率为80.12%。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逐年提高。活检管道合格率从2002年的30.77%提高到2005年100%,注水瓶水、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都从2002年很低提高到2005年的90%以上。结论加强管理,改善消毒灭菌方法,可有效提高医用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常州市医院中内镜消毒现状,提高内镜消毒质量,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对医院内镜及其相关用品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37家不同级别医院共检测内镜及其相关用品527份,总合格率为74.9%,市级医院消毒质量结果好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好于乡镇医院。内镜检测合格率为69.7%,清洗消毒槽内表面检测合格率为66.9%,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合格率为75.7%。结论常州市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内镜消毒质量管理,规范操作过程,加大内镜消毒工作的指导和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的系统分析,评估存在的风险,探寻改善消毒质量的办法。方法2013年对四川省18所直属医疗机构,按《消毒技术规范》采样,按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监测样本1 197份,平均合格率为99.50%,有不合格情况的监测对象为内窥镜、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4.74%、98.11%和99.69%,不合格内窥镜均为人工清洗后2%戊二醛浸泡20 min消毒者、不合格室内空气均为采用紫外线消毒者;私立医疗机构样本不合格率为4.88%,公立者为0.35%,前者高于后者;公立三甲本部、公立三甲分支、公立三甲以下医疗机构样本不合格率分别为0.12%、1.13%和0.68%,与其余两者相比,公立三甲本部最低,公立三甲分支最高。结论内窥镜、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具有一定医院感染风险;采用人工清洗消毒内窥镜的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确保人工清洗消毒效果;建议逐步淘汰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院使用的胃镜和肠镜消毒现状,进一步规范消毒操作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20072008年对大连市17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胃镜、肠镜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20072008年合计检测胃、肠镜内腔64件,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8.75%,其中胃镜合格率为73.47%,肠镜合格率为53.33%(P〉0.05)。检测内镜活检口27件,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0.37%,其中胃镜活检口合格率为89.47%,肠镜活检口合格率为2/8(P=0.002)。检测使用中的内镜消毒剂戊二醛有效含量24件,合格率为87.50%;测定8件样品的消毒剂染菌量,全部达到标准。[结论]大连市部分医院胃镜和肠镜消毒效果不佳,消毒剂的使用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污染状况,为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3所综合医院,A医院以自来水作为直接水源,B医院以蓄水池水作为水源,C医院以反渗透水过滤系统过滤水作为水源,每季度对医院综合治疗椅的手机喷水和冲洗水进行水样采集,检测水样细菌菌落总数。 结果 A医院水源水合格率为75.00%(3/4);DUWL手机喷水和冲洗水合格率均为0(0/40),菌落数分别为(1.20×103~5.53×104 )CFU/mL(M=3.80×104 CFU/mL)、(2.11×104~1.66×105)CFU/mL(M=4.80×104 CFU/mL)。B医院水源水、手机喷水和冲洗水合格率分别为50.00%(2/4)、60.00%(24/40)和72.50%(29/40),手机喷水和冲洗水菌落数分别为(0.00~3.71×106)CFU/mL(M=83.00 CFU/mL)、(0.00~2.39×106 )CFU/mL(M=72.00 CFU/mL)。C医院水源水合格率100.00%(4/4);手机喷水和冲洗水合格率分别为55.00%(22/40)和65.00%(26/40),菌落数分别为(0.00~6.20×103)CFU/mL(M=96.00 CFU/mL)、(0.00~1.63×103 )CFU/mL(M=87.50 CFU/mL)。 结论综合医院口腔科DUWL细菌污染严重,应加强对水源水的过滤消毒和DUWL的日常消毒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内镜消毒质量,保障诊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知识测试和现场抽样检测等方法调查。结果按省、市、县三级共抽取28家医疗机构,总合格率为95.3%,其中消毒内镜合格率83.8%,灭菌内镜合格率100.0%,内镜附件、注水瓶水及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市、区级医院总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合肥市各级医疗机构内镜的消毒管理总体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消毒灭菌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依据GB 15982 - 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通过采样及实验检测,对16所省直属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消毒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2013—2019年期间,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99.21%,年度合格率为98.84%~99.55%。合格率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在各监测对象中,使用中消毒液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0%,消毒后内镜平均合格率最低,为92.95%,其余各监测对象平均合格率均达98.00%以上。 结论 四川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整体较好,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尤其是消毒后内镜合格率略低,需进一步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