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病历摘要 陈某某,男.52岁。2002年7月16日初诊。  相似文献   

3.
刘继新  刘蓉  王素美 《光明中医》2020,(12):1802-1804
随着生活条件改变及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常见病程长或反复发作难以控制。本文浅析作者跟随山东省名中医王素美教授期间学习的治疗甲亢的经验。分析指出"肝旺脾虚"为甲亢的病机关键,"抑肝扶脾法"当为治疗大法贯穿始终;同时对王素美教授自创龙骨小麦系列处方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腹泻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慢性腹泻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抑肝扶脾法(主要药物白术、白芍、陈皮、柴胡、防风等),对照组35例服用西药(土霉素、四环素、氟派酸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6%,对照组为71.4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抑肝扶脾法能明显改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5.
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咏 《四川中医》1996,14(4):39-40
  相似文献   

6.
抑肝扶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抑肝扶脾法(主要药物:煅龙牡、钩藤、党参、白术等)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0%;提示:抑肝扶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邵健民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0):631-631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 :“脾太过 ,则令人四肢不举 ;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脾胃论》曰 :“胃气一虚 ,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这是因为九窍都属于五脏的外候 ,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依赖脾胃营运之气的供养 ,从而保证皮肤固密 ,筋骨柔和 ,九窍通利 ,所以说“脾为正气之根”。若“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损伤脾胃 ,则灾害立生 ,百病生焉”。基于此认识 ,笔者用扶脾祛邪法治疗耳鼻喉口诸窍慢性病 ,根据程度的不同分三法治之。1 健脾养血、润燥祛风法 遵从“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的治则 ,从健脾入手 ,使脾健血生燥润风消。…  相似文献   

8.
陈亚龙  钟晖 《四川中医》2008,26(7):52-53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抑肝扶脾汤加减,疗程6周。结果: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1.11%和93.33%;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85.71%,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张光栓 《国医论坛》2003,18(5):26-26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以腹痛及排便异常为特征 ,是常见病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一般常用镇静剂或抗胆碱药物 ,疗效极不肯定。笔者采用抑肝扶脾法治疗该病 42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2例中 ,男 2 5例 ,女 1 7例 ;年龄 30岁以下 5例 ,30岁~ 60岁 35例 ,60岁以上 2例。诊断标准 :按 1 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研讨会所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 ,病人均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发作期间以抑肝扶脾法治疗 ,采用自拟经验方 :防风 1 2 g,炒白术 1 5 g,陈皮 1 5 g,白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96例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用中药治疗 ,对照组 4 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 ,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 4 1例 (73 2 % ) ,对照组痊愈 2 0例 (5 0 % ) (P <0 0 1)。结论 :抑肝扶脾中药疗效确切 ,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波 《河南中医》2010,30(7):680-681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抑肝扶脾中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d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13.
李金萱 《河北中医》2009,31(5):681-681
2003—03--2008—03,笔者采用抑肝扶脾补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40岁13例,40一60岁18例,〉60岁17例;病程最短5年,最长30年。1.2诊断标准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由美国“罗马标准”基金会修订)确诊。①腹痛或者腹部不适(疼痛以外的不舒服感)反复出现而且持续至少3个月。  相似文献   

14.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为主,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属中医“泄泻”、“腹痛”范畴。笔者在长期临诊中,以抑肝扶脾清肠为治疗思路,选“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葛根苓莲汤”三方合用,加减对其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教授认为《金匮要略》的腹满病实为腹痛病,其病在肝脾者尤多,依据脏腑相关及其传变规律,又可分为肝病传脾、脾病侮肝及肝脾同病者。陈教授认为"肝满"者应当实脾,"脾满"者当不忘顾肝,肝脾同病者宜合而调之。文章主要对陈教授立足肝脾相关治疗腹满病的经验进行了论述,以冀由肝脾两脏之小相关而广之于五脏六腑之大相关,从而为临床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押肝扶脾法治疗,对照组则以思密达加谷维素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浩 《河南中医》2012,32(3):326-327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抑肝扶脾法联合神经发育治疗法( Bobath)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法(Bobath)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 (MAS)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肝扶脾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动力紊乱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故在临床治疗中颇为棘手,笔者近年来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IBS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扶脾抑胃法治疗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扶脾抑胃法对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胰岛素抵抗性2型糖尿病患者,以扶脾抑胃法治疗,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HOMA)法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脾抑胃法可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系以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笔者运用抑肝扶脾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 并观察58例,全部病例均以腹痛、腹胀、腹泄或便秘为主要症状,经粪便检查、X线钠灌肠、结肠镜等检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均符合199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参考标准”。其中男25例,女33例,年龄18~69岁,病程2月~8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