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李某 ,男 ,12岁 ,学生。因颈部疼痛 2 0天 ,双上肢无力 10天于 1999年 7月入院。MR示C4— 5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一约1.5cm× 1.5cm× 2cm类圆形占位性病变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位于脊髓腹侧 ,脊髓明显受压变薄 ,MR诊断C4— 5囊性病变 ,肠源性囊肿可能性大。神经系统检查 :颈4— 5压痛 ,双前臂肌IV级 ,手指屈伸肌力Ⅲ级 ,对掌不灵 ,屈腕肌力Ⅲ级 ,双下肢肌力V级 ,四肢及躯干皮肤感觉无异常 ,双上肢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阳性。讨论 :此类病人临床上比较少见 ,肠源性囊肿多发生在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20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部位、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囊肿位于颈段10例,胸段7例,颈胸交界1例,腰段2例.囊肿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4例,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椎管肠源性囊肿是先天性良性病变,多发生于颈、胸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治疗首选显微外科手术全切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扫描对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价值,分析其MRI特征性征象。方法搜集1996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9例,男5例,女4例,年龄7—38岁,平均17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行MRI检查。结果9例全部发生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其中发生在颈段4例,胸段3例,颈胸交界区1例,脊髓圆锥部1例。8例位于中线脊髓腹侧髓外硬膜下,均显示脊髓嵌入征,较有特征,其中1例合并蝴蝶椎;另1例病变位于脊髓圆锥。本组9例诊断正确8例,1例脊髓圆锥肠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结论根据病灶典型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及好发部位,在术前MRI能正确诊断肠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管肠源性囊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病理证实的椎管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观察囊肿在椎管内的位置、形态、密度或信号表现、强化特点及有无邻近脊柱的改变。结果 5例肠原性囊肿均位于脊髓腹外侧的硬膜下间隙,MR平扫病灶与脊髓长轴平行,呈长椭圆或者类圆形,T1WI序列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呈长T2信号,边缘光滑,邻近脊髓受压移位,病变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 MRI更能能准确显示椎管内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信号特征,对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手术前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包虫囊肿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的2%。此病多位于颅内,椎管内极其罕见。本文报告一例原发于胸段硬脊膜外包虫囊肿。 病例报告 女,45岁,农民,陕西人。右肩部疼痛半年,双下肢麻木半月于1981年12月入院。病前与犬、羊有密切接触史。检查:胸4以下双侧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Ⅳ级,左侧Ba-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肠源性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磁共振(MRI)特点和手术结果.结果发现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病理征阳性,9例伴有神经根痛,2例病程大于3年者,症状发作性出现,可自行缓解.MRI可清晰显示囊肿及其周围结构.囊肿通常表现为稍长T1、长T2均匀信号.11例中8例全切,3例次全切,残留与脊髓粘连甚紧之小片囊壁.所有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肠源性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疾患,多发生于颈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常伴有脊椎畸形.MRI是最方便有效的检查工具.手术切除囊肿,神经功能多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脊髓肠源性囊肿病1例刘斌孙长友丁洪基李新功(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东营市257034)椎管内脊髓肠源性囊肿实属罕见,我科1991年4月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2年前不慎与自行车相撞后觉腰痛,按腰部软组织...  相似文献   

8.
患,男,37岁。因腰痛1年,双下肢麻木无力2十月,于1996年7月13日入我院脑外科。查体: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高,双膝反射亢进( ),双侧巴氏征( )。脊髓造影示:L1水平部分梗阻,呈杯口状。CT扫描:L1-3椎管内多个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1岁.因颈项强直、疼痛2年,加重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潴留8 d入院.查体:双上肢近端肌力Ⅱ级,双上肢远端及双下肢肌力0级,四肢腱反射消失,T2以下痛觉减退.颈椎MRI提示:C3~6占位,T1WI信号稍低,T2WI信号高,腹侧蛛网膜下腔增宽,横断面上包块有向后压表现.手术采用C3~7后正中入路,切除C3~7棘突及椎板,见椎板明显变薄,有些部位薄如纸,硬脊膜张力高,无搏动,切开硬脊膜,脊髓腹侧面有一囊肿,表面光滑,壁完整,壁厚0.5 mm,前面与脊膜无粘连,后面与脊髓侧面有粘连,与神经根轻度粘连,肿瘤大小约3 cm×2 cm×1 cm.术后病理报告为肠源性囊肿.术后13 d大、小便失禁,T2平面以下对疼痛稍有反应,四肢肌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早晨起床后突然自觉胸背部剧痛,并向前胸放射,随后出现双下肢麻木,15 min后双下肢逐渐无力,30 min后双下肢完全性瘫痪,大小便潴留而入院.入院检查:血压105/75 mmHg.神清,语言流利,呼吸平稳,颅神经检查正常,项强阳性.双上肢活动自如,双下肢肌力0级.胸4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侧深感觉减退.腹壁反射消失,肛门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反射阴性.腰穿检查脑脊液呈均匀血性,脑脊液奎肯试验示椎管不完全通畅;镜下见大量红细胞,蛋白0.34 g·L-1.胸椎脊髓MRI示胸1~9椎管内脊髓前方可见长索条状影;T1加权像高信号影,T2加权像脊髓前方物影为低信号,T3~9脊髓前方呈长条状轮廓不清的高信号,横轴为上界显示脊髓受压.脊髓造影示T12椎管内部分充盈缺损.诊断:脊髓前动脉血栓破裂出血.给予脱水、止血剂等药物治疗,并绝对安静卧床30 d,患者感觉障碍下降至T6水平面以下.复查MRI,T4~5椎体与入院时比较病变明显吸收,范围缩小.双下肢肌力恢复2级,尿便障碍逐渐消除.  相似文献   

11.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1例报告金立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5医院132011)孙庆林(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130021)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先天性椎管内良性瘤样病变。临床上罕见。现将我们遇到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肠源性囊肿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13岁,因双下肢无力渐加重、排尿费力3个月入院。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有驼背,双下肢肌力Ⅲ级,不能自己行走,肌张力高;鞍区痛觉减退,肛门反射消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X线平片提示T_9~L_1椎弓根间距增宽,MRI见T_9~L_1椎管内脊髓背侧硬脊膜外一巨大囊性占位(约11cm×2cm×3cm),该段脊髓受压,诊断为硬脊膜外囊肿。在全麻下开椎,充分显露T_8~L_1  相似文献   

13.
患男,78岁,因双下肢进行性乏力,麻木4年入院。查体:胸8椎体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2级,膝腿反射减弱。外院胸椎CT检查示椎管内占位,临床拟诊:胸段椎管内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瘤。本院MRI检查示:胸4-8水平段脊髓轻度增粗,可见散在斑片状及絮状T1长T2异常信号,同部蛛网膜腔变窄,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双下肢进行性乏力伴麻木4 a入院。既往4 a前曾患“食管癌”,经手术治疗。查体:T8椎体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2级,膝腱反射减弱。外院胸椎CT检查示椎管内占位,临床拟诊:胸段椎管内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瘤。本院MRI检查示T4~8水平段脊髓轻度增粗,内见散在斑片状及絮状长T1 长T2 异常信号,局部蛛网膜腔变窄,T4~9椎体信号异常,呈均匀性短T1 稍长T2 信号。影像科医师追问病史,患者4 a前因食管癌曾行手术并放射治疗,故病史结合影像表现诊断:放射性脊髓病。2 讨论放射性脊髓病为放射治疗引起的罕见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15.
脊髓肠源性囊肿13例临床分析宁夏自治区第二医院神经外科(756000)胡杰徐宁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综合科(750001)倪敏霞脊髓肠源性囊肿是椎管内先天性良性瘤样病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常合并脊柱畸形或纵隔囊肿,而且肉眼所见与蛛网膜囊肿相似,...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包虫囊肿病─例报告空军兰州医院神经内科黎发本,高彩林患者,女,16岁,甘肃籍农民。入院前一月右下肢麻木无力,10天后感左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排尿不畅于1989年10月12日入院。查体:胸8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低,双侧Babi...  相似文献   

17.
椎管内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伴有脊髓相应节段的皮肤发育异常的异位性病变,甚为少见。中山医学院外科教研组神经外科自1959年1月至1964年1月共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40例中,发现此种疾患3例。兹将病案摘要报告,并就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提出简要讨论。病例报告例1 杨X,男,33岁,住院号42588,因1年多来大小便困难,半年来两下肢先后无力加重,上行性麻木和蚁走灼热感,于1959年6月14日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痉挛性不全截瘫,肌力左2级,右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4年收治的6例颈椎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采用颈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切除,穿刺抽吸囊液减压,瘤体缩小后在显微镜直视下沿肿瘤包膜分离.其中囊肿全切5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颈椎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是少见的病变,我院自1994年~1997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有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27岁。1994年8月住院。主诉右小腿力弱、跛行4a,二便正常。查体,颅神经正常,右小腿肌肉轻度萎缩,肌力Ⅳ级,双下肢未引出病理征,痛温觉正常。MR检查,腰2椎体水平椎管内偏后可见一1.2cm×1.6cm×2.2cm大小的类圆形肿物。T1呈高信号,其上缘部分信号与脊髓相近。T2信号与脑脊液相近,其上缘部分信号更高。马尾神经受压向前及两侧分散。印象: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可能系…  相似文献   

20.
椎管内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如能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因多种原因常导致误诊,而影响治疗。我院1993~1998年间共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误诊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表1 8例椎管内肿瘤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症状、体征脊髓MRI或脊髓造影误诊疾病例1男39腰痛2年,向双下肢放射,L3,4叩击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腰骶部左侧感觉迟钝脊髓造影示:L3水平椎管硬膜下占位,伴脊椎管不完全梗阻椎间盘突出症例2女38双下肢麻木无力1年,腰部活动受限,大小便潴留,双下肢肌力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