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验性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小鼠以0.5%醋酸铅染毒8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血铅和颌下腺铅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铅染毒染毒对小鼠颌下腺NGF免疫阳性复合物分布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性铅中毒小鼠体重下降,血铅和颌下腺铅含量显著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铅染毒小鼠颌下腺NGF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弱于正常小鼠。结论:铅可减少颌下腺NGF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的毒性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实验性铅中毒模型 ,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颌下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应用地高辛标记的人 NGF DNA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定量分析铅对小鼠颌下腺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性铅中毒小鼠体重下降 ,血铅浓度升高 ,颌下腺铅含量增加。光镜和电镜结果呈现铅中毒小鼠颌下腺腺叶萎缩 ,纤维增生 ,腺间质血管扩张 ,腺间隙增加。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图像分析结果表明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纹状管和颗粒曲管直径减少。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颗粒曲管和纹状管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 ,颌下腺组织中 NGF m RNA表达减少。结论 :铅对小鼠颌下腺具有毒性作用 ,影响颌下腺 NGF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肺癌转移模型的建立葛淑芬,孙爱静(第一临床学院口腔外科)(基础医学院实验病理学教研室)关键词颌下腺纤维内瘤;肺转移瘤应用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细胞株(日本金医科大学,齿科口腔外科教室提供),以1×10 ̄6/0.2ml的细胞数,通过... 相似文献
4.
颌下腺结石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颁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钱雅琴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7(2):118-119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的临床和病理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颌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缺氧致死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复制了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模型。对缺氧后小鼠呼吸频率、存活时间、皮肤粘膜颜色及心、肝、肾、脑组织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呈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8.
9.
《河南医学研究》2017,(10)
目的探究改良颌下腺摘除术应用于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7例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颌下腺摘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下腺非肿瘤病变患者予以改良颌下腺摘除术,效果颇佳,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Di Baocheng et al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9(2):83-85
Swiss成年雌性小鼠1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小鼠切除颌下腺,对照组小鼠保留颌下腺。待伤口愈合后,与正常Swiss雄性小鼠合笼交配,观察妊娠情况。结果:完成妊娠时实验组平均每只母鼠的产仔数是9.3±1.76(只),对照组是10.6±0.97(只),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在孕第6、7天时,实验组平均每只母及怀胎鼠数且为11±1.87(只),对照组为10.75±0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颌下腺切除可以使孕鼠完成妊娠时产仔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人β神经生长因子DNA探针原位杂交组化技术,研究雌性ICR小鼠颌下腺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颌下腺经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冰冻切片,并以同种雄性小鼠颌下腺作阳性对照。实验结果显示,雌性小鼠颌下腺的NGFmRNA分布与雄性小鼠相同,主要存在于纹状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中,但杂交信号明显弱于雄性小鼠;在原位杂交反应阳性的纹状管或颗粒曲管上皮细胞之间常可见到几个阴性细胞,阳性管道的密度亦显著低于雄性小鼠。研究表明,小鼠颌下腺NGF基因的表达受到雄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可能发生于转录水平。NGF基因转录少,纹状管或颗粒曲管部分上皮细胞NGF基因不开放以及颗粒曲管不发达是雌性小鼠颌下腺NGF含量明显低于雄性小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13只小白鼠的肾脏、颌下腺、腮腺及舌下腺采用HE和Bowie染色以及PAS反应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肾脏球旁细胞和颌下肾粒曲小管细胞都含有类似的肾素分泌颗粒。证实小鼠颌下腺粒曲小管有产生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下颌下腺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是医学界长期以来探讨的课题之一。本文分别对下颌下腺的结构和神经支配,下颌下腺中所含的生物活性肽,下颌下腺所分泌的因子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神经内分泌激素对下颌下腺合成和释放肽类因子的调节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生后各发育阶段大鼠的颌下腺,发现NSE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颌下腺的纹状管和颗粒曲管(GCT)细胞,染色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电镜观察表明NSE阳性反应在多颗粒细胞最强;少颗粒细胞次之;无颗粒细胞极弱或阴性。NSE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分泌颗粒之间的胞质中,以及线粒体和内质网膜的表面,细胞核和分泌颗粒以及其他细胞器均为阴性。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显示纹状管与GCT中NSE相对含量从生后2周的1.61±0.11增加到成年时的5.95±0.81。各年龄组间酶含量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6.
大鼠颌下腺切除对CCl4所致肝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大鼠分为颌下切除+CCl4组,假手术+CCl4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假手术+CCl4第2d时Ⅲ带细胞轻度受损,第4d、8d时受损面积略大,第12d时大部分细胞恢复,而颌下腺切除+CCl4组则损伤明显,第8d时胞质极度稀疏,12d时大部分细胞尚未恢复,与假手术组比较,该组Feulgen反应略弱,PAS反应减弱,第4~8d时较明显,G-6-P,SDH活性均减弱。结果表明颌下腺切除导致内源性表皮生 相似文献
17.
将大鼠随机分为CCl4损伤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在损伤后2、4、8、12d取颌下腺进行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肝损伤后颌下腺颗粒曲管(GCT)第4~8d变化明显。HE、Malory染色及PAS反应4d时阳性反应颗粒增多,脱颗粒现象明显。第8d阳性反应颗粒略少,脱颗粒现象仍很明显,第12d趋于正常。提示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的变化与CCl4所致肝损伤的再生、修复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醋酸铅作为受试物,以三组剂量(20mg/kg、40mg/kg、60mg/kg)于大鼠受孕第13、16、19天3次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给生理盐水。结果:光镜下甲状腺组织呈明显的低功改变,并有退行性变趋势。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呈萎缩性改变,有关蛋白质代谢的细胞器不发达,分泌颗粒、溶酶体及胶质小泡的数量也明显减少。提示醋酸铅对甲状腺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