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治疗难治性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强的松,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静丙)、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治疗无效的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11例)为对象,子健脾活血方口服的同时观察其外周血象,出血和症状缓解的情况,结果:以健脾活血方观察治疗难治性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总有效率72%,其中显效3例(27%),良效5例(45%),进步2例(18%),无效1例(9%)。该药对白细胞,血色素无明显影响。结论:以健脾活血方治疗难活性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甘露聚糖肽口服液作为一种升血细胞药物,临床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肿瘤治疗的辅助治疗[1]。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发现该药物不仅对提升白细胞数量有效,而且对提升血小板数量也有疗效。现将甘露聚糖肽口服液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进行临床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液细胞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3系均减低。  相似文献   

4.
杨玉贵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242-1242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以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及腹水后腹腔感染缺乏特异性治疗。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甘露聚糖肽(疗维适)治疗肝硬化致白细胞减少症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健脾降逆液系纯中药制剂,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临床用以治疗放、化疗所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以及多种原因所致的胃气上逆证具有较显著疗效。为阐明其药效作用,我们利用动物实验对该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提供可能的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病人继发多种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人为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种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结论 当肝硬化病人血小板减少时,应注意排除多种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辅助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2例肝硬化患者配对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常规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加用rhGH 4U ,3次 /周 ,疗程 2个月。结果 :观察组有改善症状、消除腹水等效果 ,患者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上升 ,尿素氮、肌酐水平逐渐下降 ,未出现肝肾综合征及肝脑综合征病例。结论 :短期协用hGH治疗肝炎后肝硬化 (失代偿期 )有一定近期效果 ,可防止或延缓肝肾综合征、肝脑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成分输血的发展,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纯度高,红、白细胞混入量少,输注后不宜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优点,从而减少了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备受临床欢迎。但目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来源比较贫乏,常常供不应求,导致部分献血者献血小板过于频繁。为了解反复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影响,笔者观察了51例长期多次献血小板者外周血象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脾功能亢进造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易致感染、出血.随着介入影像学的发展,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SE既可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其一定脾脏免疫功能.我院采用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有脾脏肿大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一系、两系减少或三系均有减少,骨髓呈增生状态,脾切除或部分栓塞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我们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经随访1~3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34例,采用健脾利水方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在采用健脾利水方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积分、肝肾功能指标、腹水相关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过程中,采用健脾利水方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相关症状,提升其肝肾功能,促进其腹水消退,改善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11在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5例为观察组,皮下注射重组白细胞介素-11(50μg.kg-1.d-1),疗程2周;另选择同期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5例为对照组。结果:注射重组白细胞介素-11后,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19例血小板计数呈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变化不大。两组均未输注血小板。结论:重组白细胞介素-11可提高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表达水平与循环血小板计数的关系,以明确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法测定血清TPO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血清TPO水平比较,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外周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组明显低于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肝脏损伤的加重,血清TPO水平逐渐升高,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中,血小板减少28例(66.7%),血小板正常组和血小板减少组血清TPO水平无差异,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脾切除组与脾未切除组血清TPO水平无差异,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硬化时血小板减少不太可能用TPO不足解释,肿大的脾脏对血小板的瘀积和破坏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骨髓抑制是决定抗癌药剂量的因素之一。一般抗癌药剂量以给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在2~4周内恢复正常为限。对于抗癌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伴血小板一时减少,必须采取防止出血的对策。像用于白细胞减少的细胞因子G-CSF一样,对血小板有预防作用和对血小板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目前正进行临床试验,但目前血小板输血是防止出血的唯一方法。动物实验已证明,TPO可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的生成,人体实验也有同样效果,因此TPO有希望用于抗癌药所致血小板减少的预防和促进血小板恢复。防止血小板减少的血小板输血 由…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参数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参数包括红细胞4项参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MEK-6318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32例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4项参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4项参数的改变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红瑶自(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计数(PET)、血小板比积(PCT)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血细胞参数虽然是间接的,但却能简单、直观地反映肝功能的变化,评价患者的预后。对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自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复方花生衣糖浆 ,考察其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选择临床确诊的 10 5例病例 ,口服给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复方花生衣糖浆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 ,总有效率为 98.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PT、APTT、TT)和血小板参数(PLT、MPV)在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人与35例乙肝后肝硬化、21例丙肝后肝硬化、4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PT、APTT、TT、PLT、MPV。结果肝硬化组PT、APTT、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肝后肝硬化患者PLT比酒精性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明显减少(P〈0.01和P〈0.05)。肝炎后肝硬化患者MPV低于正常组(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MPV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衡量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而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MPV变化的不一致,能反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减少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时出现了急性粒细胞下降,因患者此时既需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又要解决粒细胞缺乏的问题,所以临床药师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刘学  陈立福 《淮海医药》2001,19(2):161-162
血小板输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地应用 ,主要有预防性和治疗性的输注 ,但有关血小板应用的临床资料报道较少 ,本文就血小板输注的方法和剂量、效果及并发症、以及制备血小板制剂过程中一些程序的效果 ,如除去白细胞等做一讨论。1 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通常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生成减少时 ,血小板输注才会有效 ,若是由于外周破坏增加而造成的血小板减少 ,输注则无效。血小板质的异常引起的出血输血小板有效 ,但继发于肝、肾功能衰竭的出血输血小板效果不佳。对于先天性血小板疾病的患者 ,多次输注血小板会产生同种抗体 ,只有在有活动性出血或手…  相似文献   

20.
肖鹏 《中国处方药》2015,(3):100-10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血小板减少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血小板减少状况,并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3例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对症治疗后再次输注取得成功;经综合治疗,46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54 380±257)/μL及(132 500±569)/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慢性乙肝肝硬化诊疗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