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不同组织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大鼠TBSA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延迟复苏组、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预防组,分别在伤前及伤后2、8、16、24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含量。结果 烫伤延迟复苏后体循环内毒素水平显升高,8、24h达高峰(P<0.01),给予SDD预防治疗可显降低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含量表达较伤前值有显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防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 mRNA的表达(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同肠、肺、肝组织IL-18 mRNA呈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8、0.290、0.365,P<0.05-0.01)。结论 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IL-18 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肠道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小肠Peyer氏结淋巴细胞(PPL)、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凋亡率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分为假伤对照组、立即复苏组(ER)和延迟复苏组(DR)。建立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合并延迟复苏模型。按Davies法分离、收集上述3种淋巴细胞,采用DNA片段百分率(ap%)反映其伤后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采用DNA凝胶电泳、TUNEL法和电镜观察3种淋巴细胞凋亡特征性改变。结果:两组PPL、LPL、IEL伤后ap%均显著高于伤前(P〈0.01);伤后6h、12h,DR组PPLap%显著高于ER组(P〈0.05或P〈0.01),其中LPL伤后12hap%高达56.26%。伤后12hDR组LPL、IELap%显著高于ER组(P〈0.01)。伤后6hLPL、IEL基因组DNA电泳均可见凋亡特征性梯形条带;伤后12hTUNEL法和电镜均观察到3种淋巴细胞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烫伤延迟复苏后细胞凋亡是肠道淋巴细胞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烫伤后肠道免疫功能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烫伤大鼠脾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的表达以及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和烫伤+乌司他丁治疗组(n=32)。后两组大鼠制作30%TBSAⅢ度烫伤模型,伤后即刻腹腔注射林格液或乌司他丁+林格液抗休克,创面涂碘伏抗炎。假烫组于37℃水浴中12S行假烫。各组分别于伤后1、3、5、7d腹主动脉无菌采血,并分离获取大鼠脾脏组织。Westernblot检测大鼠脾组织HMGBl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的变化。结果:与假烫组比较,烫伤组大鼠脾组织HMGBl水平在伤后1~7d显著升高(P〈O.01),伤后3d时表达量最高,分别为0.66±0.10、0.22±0.05(t=10.91,P〈0.01);乌司他丁治疗后1~7dHMGB1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伤后5d表达量最低,分别为0.32±0.07、0.63±0.07(t=9.61,P〈0.01)。与假烫组比较,烫伤组CD4+CD25+Treg表达在伤后逐渐上升,伤后3d时达到峰值(5.42±0.56)%;乌司他丁治疗后,CD4+CD25+Treg于伤后3、5、7d显著低于烫伤组(P〈O.01),伤后5d时最低(2.23±0.21)%。结论:严重烫伤后大鼠脾脏HMGB1水平的持续升高对其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具有显著的影响;乌司他丁作为一种抗炎药物能够降低伤后HMGB1的表达,改善烫伤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休克期切痂植皮对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将30%烫伤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36h与5d切痂植皮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的变化。结果:烫伤后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呈双峰变化,初期迅速上升,1d达峰值,之后迅速回落,随烫伤时间延长,其值又逐渐升高;36h与5d切痂植皮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P<0.01),36h与5d切痂植皮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休克期切痂可明显遏制烫伤后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氨基胍对烫伤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氨基胍组。2组大鼠均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后常规补液,氨基胍组伤前20min腹腔内注射氨基胍(40mg/kg)。于伤前及伤后1、3、6、12、24h取大鼠动脉血检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一氧化氮(NO)浓度,另取心肌组织测定NO浓度;观察氨基胍组、烫伤组伤后6h大鼠的心功能水平。结果伤后3h烫伤组大鼠血清NO浓度[(59.6±5.4)μmol/L]明显高于伤前[(24.6±0.8)μmoL/L,P〈0.01],6h达峰值,24h明显回落,均明显高于氨基胍组(P〈0.01);心肌组织NO浓度的变化趋势同上。与烫伤组比较,氨基胍组伤后各时相点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烫伤组伤后6h比较,氨基胍组大鼠该时相点的心功能抑制加重。结论氨基胍可抑制NO生成,加重了烫伤大鼠的心肌损害并使其心功能下降,提示NO对烫伤后早期心肌可能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鼠严重烫伤早期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烫伤早期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研究烧伤后骨骼肌代谢机制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以30%TBSA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烧伤后2、6、12和24h共5组,每组8只。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生理体液柱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皮质醇、TNFα和IL-6含量。结果 烫伤后24h内各时相点血浆总氨基酸含量虽然无显性变化,但有不同程度降低趋势;支链氨基酸(BCAA)2h显降低,12h显升高;芳香族氨基酸(AAA)在12和24h显升高;BCAA/AAA比值无显性变化;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比值除伤后2h外,其余各时相点均显升高(P<0.01),伤后12h达峰值;血浆TNFα和IL-6含量均显上升(P<0.01);IL-6和皮质醇与3-MH和Phe/Tyr呈显正相关。结论 烫伤大鼠因浆氨基酸发生明显变化,其原因可能与早期炎性介质过度释放以及骨骼肌蛋白降解增强和肝功能受损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分别用原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增加凋亡心肌细胞的百分数(P<0.01)及Bax蛋白的光密度值(P<0.01),减小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减小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数(P<0.01)及Bax蛋白的光密度值(P<0.05),增加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通过调控Bcl-2/Bax表达而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脂蛋白对严重烫伤大鼠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高密度脂蛋白(HDL)对严重烫伤大鼠肺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烫伤组(60只)和HDL组(60只)。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其余2组均造成30%TBSAIII度烫伤,伤后常规补液,其中HDL组伤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HDL(80mg/kg)。检测2组烫伤大鼠伤后12、24、48、72h血清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检测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观察大鼠伤后各时相点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另检测对照组上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烫伤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ICAM—1、TNF—α的含量及PCO,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PO,显著降低(P〈0.05)。HDL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烫伤组比较,各时相点ICAM—1、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伤后48h,烫伤组ICAM-1、TNF—α分别为(3.42±0.25)μg/L、(4.04±0.28)ng/L,明显高于HDL组[(2.24±0.14)μg/L、(3.35±0.22)ng/L,P〈0.05或P〈0.01]。烫伤组大鼠伤后48h肺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肺内血管扩张出血,部分小血管管腔内红细胞淤滞凝集,形成“假血栓”;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松弛,内皮细胞水肿。HDL组肺内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较紧密。结论HDL对严重烫伤大鼠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CAM—1、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HS)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60、HSP70表达及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的影响,探讨HS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40只):烧伤后即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另取8只大鼠不致伤作为空白对照。HS组(40只):于烧伤前20h行HS,另取8只大鼠仅行HS不烧伤,作为实验对照。放线菌素D组(40只):在HS前30min静脉注射放线菌素D0.1mg/kg,随后的处理同HS组;另取8只大鼠只注射放线菌素D不烧伤,作为实验对照。于伤后3、6、12、24、48h处死各组大鼠(每组每时相点8只)。取胃黏膜组织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HSP70 mRNA、HSP60、HSP70的表达及SOD、CCO的活性。结果大鼠烧伤后uI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烧伤组伤后24h胃黏膜损伤程度最严重,UI为12.8±1.9。除伤后3h外,HS组大鼠各时相点uI均低于烧伤组(P<0.05或0.01)。放线菌素D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烧伤组及HS组(P<0.05)。烧伤组、HS组除伤后24、48h外其余各时相点HSP70 mRNA均增加,而放线菌素D组伤后24、48h有所增加。与烧伤组比较,HS组大鼠胃黏膜HSP60及HSP70表达显著增加,除伤后48h外其余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放线菌素D组大鼠HSP60和HSP70表达明显受抑(P<0.05)。大鼠烧伤后胃黏膜CCO、SOD活性不断降低,经HS后CCO及SOD下降不明显,在伤后6、12、24h均高于同时相点烧伤组(P<0.05或0.01)。结论HS对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SP60、HSPT0诱导表达增强,线粒体SOD及CCO活性增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度烫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强化组及烫伤组大鼠背部脱毛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强化组伤后即输注胰岛素等渗盐水(含胰岛素0.12U/m1)及100g/L葡萄糖,使大鼠血糖水平控制在4.0~6.6 mmol/L之间,补液总量为2ml·kg^-1。·%TBSA^-1·8h^-1;烫伤组伤后仅给予等渗盐水,总量同前。假伤组模拟烫伤,伤后补充生理量的液体。于伤前及伤后1、2、3、4、5、6 h 抽取大鼠静脉血测定其血糖值。各组大鼠伤后均经右颈动脉插管人左心室并连接生理记录仪,观察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伤后6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左心室组织标本用于心肌细胞肌钙蛋白T的检测。结果 烫伤组大鼠伤后1~6h的血糖值为(7.6±1.7)~(8.4±4.7)mmol/L,均高于强化组[(4.5±0.9)~(5.2±1.3)mmol/L,P〈0.01]。伤后1h,烫伤组LVSP[(60±11)mmHg(1mmHg=0.133kPa)]降低、LVEDP[(21.3±11.3)mmHg]升高,与强化组[(72±8)、(11.7±5.2)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后各组大鼠肌钙蛋白T在心肌细胞内大量缺失,而强化组缺失程度明显低于烫伤组(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度烫伤大鼠左心室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蛋白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严重烧伤早期大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烧伤血清刺激后PMN、巨噬细胞(Mφ)凋亡,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PMN的变化.方法选用Ⅲ度30%TBSA烧伤大鼠模型,收集伤后0、6、12、24hPMN,分离伤后24h烧伤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MN凋亡百分率;同时收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烧伤血清对Mφ凋亡变化的影响及烧伤后24h大鼠腹腔Mφ对凋亡PMN吞噬能力.结果伤后大鼠PMN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伤后6、12、24h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烧伤大鼠血清刺激24h后,PMN凋亡百分率为(15.4±1.2)%,较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后(50.6±3.9)%显著降低;而Mφ凋亡百分率为(23.2±2.1)%,较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后(¨.5±1.6)%增多;严重烧伤后大鼠腹腔Mφ对凋亡PMN吞噬能力由(35.0±2.6)%降至(21.8±2.1)%.结论严重烧伤后及在烧伤血清刺激下大鼠PMN凋亡延迟,Mφ吞噬凋亡PMN能力降低,可能凋亡的PMN被Mφ吞噬不完全,最终坏死,释放毒性内容物,是引发SIR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大鼠肠粘膜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的早期应用对严重烧伤大鼠小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  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rhGH组 ,每组 10只。后两组造成2 5 %TBSAⅢ度烧伤创面 ,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80mg/kg ,从伤后 2h开始分别给予等渗盐水和rhGH(1.33U·kg-1·d-1)。于伤后 30、96h ,观察回肠末端粘膜组织形态、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和肠粘膜细胞增殖活性与凋亡率变化。 结果 烧伤组肠粘膜形态结构及上皮细胞损伤严重 ,rhGH组明显减轻 ,基本接近对照组 ;伤后 30h烧伤组和rhGH组肠粘膜细胞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伤后 96h ,rhGH组PI较烧伤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 <0 .0 1)。烧伤组肠粘膜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rhGH组凋亡率较烧伤组 (P <0 .0 1)和对照组 (P <0 .0 5 )明显下降。 结论 rhGH能促进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细胞增殖 ,但作用缓慢 ;能抑制肠粘膜细胞凋亡 ,而且作用迅速、效果明显 ,并可能通过抑制作用减轻肠粘膜损伤 ,维护形态结构的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3.
烧伤早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内皮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ET)在烧伤后血浆浓度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分组测定40例不同面积的烧伤患伤后6、12、24、48h及25例正常人血浆ADM、ET浓度。结果 ADM及ET水平在烧伤后立即升高,与烧伤面积呈正相关,ADM在12h时达到高峰,之后虽然略有下降,但48h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ET在6h时达高峰,之后下降,但病情较重(Ⅲ组、Ⅳ组)48h仍处于高水平(P<0.05-0.01)。ET与ADM水平6h内等比例增高,比值接近正常对照值,,6h后各组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烧伤早期血浆中ADM、ET含量有明显变化,提示两参与调节烧伤后病理变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严重烫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目的 观察大鼠烫伤后早期心肌细胞凋亡规律 ,探讨细胞凋亡与心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4 0 %TBSAⅢ度烫伤。伤后不同时相点 ,取左室心肌组织切片 ,采用DNA切口末端标记法 [termialdeoxynucleotibyltransferase(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染色和左室心肌组织Caspase 3活性双指标联合检测细胞凋亡 ,以四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左心室最大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和左室压力最大上升 /下降速率变化 ,测定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结果 烫伤后 6h ,大鼠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 ,伤后 12h达高峰 ;Cas pase 3活性变化早于凋亡形态学变化 ,于伤后 3、6h达峰值 ;烫伤后大鼠左心功能包括收缩 /舒张功能明显受损 ,伤后 12h降至最低水平 ;心肌组织MPO活性增强伴SOD活性下降。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烫伤后大鼠心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Caspase 3途径可能参与了凋亡过程 ,推测凋亡的诱导与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大量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烧伤后红细胞膜粘弹性改变对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3  
目的:观察烧伤后红细胞膜粘弹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微管吸吮法测定伤前,伤后1,3,6,12,24,48h红细胞膜的弹性模量和粘性系数等力学参数。同时利用氢清除法测定心肌局部血流量。结果:伤后3h红细胞膜粘弹性显升高,6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24h接近正常值,伤后1h,心肌局部血流量显降低,6h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增高,至48h接近正常值,两呈显负相关。结论:烧伤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此结果导致心肌局部血流量降低,是烧伤后心肌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烫伤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应激后大鼠海马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N methyl D aspartatere ceptorsNMDAR)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 制作 30 %TBSAⅢ度烫伤大鼠应激模型 ,以大鼠背部剃毛 ,浸入温水 10s为对照 ,利用RT PCR技术 ,分别检测对照组及烫伤后 0 .5、1、2、4h各时相点海马NMDAR的主要亚型NMDAR1、NMDAR2A、NMDAR2B、NMDAR2DmRNA的表达。 结果 伤后 0 .5h及1hNMDAR各亚单位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 ;伤后 2h及 4hNMDAR1mRNA表达比对照组增加 2 4 .3%及 2 0 .9% (P <0 .0 5 ) ,NMDAR2AmRNA表达比对照组增加 2 7.8%及 2 7.6 % (P <0 0 5 ) ,NM DAR2B及NMDAR2D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 海马NMDAR1/NMDAR2A构成的受体通道在烫伤 2h后表达增强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了烫伤应激时NMDAR的进一步开放 ,从而可能参与烫伤应激HPA轴失调及其后续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烧伤后肠黏膜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后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后 6、12h,1、3、5d组及正常对照组 ,每组 5只。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cas pases 3酶活性、细胞外基质成分 (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 )含量 ,并作相关分析。  结果 烧伤后大鼠肠上皮凋亡细胞数、caspases 3的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0 5或 0 .0 1) ,大鼠肠黏膜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下降 ( P <0.0 5或 0 .0 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烧伤后肠黏膜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变化与细胞凋亡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r =- 0.5 75, - 0.6 13,P <0 0 5 )。  结论 烧伤后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增加 ,且与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对严重烧伤后患者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烧伤患者35例,烧伤面积50%~95%。根据高效抗生素使用时机分为早防组(20例,伤后6h内开始)和迟防组(15例,伤后48h开始)。动态检测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严密观察脓毒症各项指标。结果大面积烧伤后血LPS、TNFα和IL-8明显升高,于伤后3~5d达高峰,但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5~0.001)。伤后2周内脓毒症、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5);伤后4~7d痂下组织菌量,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早期短程使用高效抗生素,能有效预防烧伤后感染,并可降低内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