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8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80眼)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后治愈68眼(85.0%),好转12眼(15.0%),其手术有效率为100%,且本组72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给予慢性泪囊炎患者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13例(15眼)。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愈11眼,好转2眼,无效2眼,有效率达87%。结论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视野清楚、损伤小、出血少、面部无瘢痕,可以同期处理相关的鼻腔病变、效果好、复发率低、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研究组手术用时明显低于采用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为一种成熟术式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应用较广泛,疗效确切。而泪小点进路YAG激光辅助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在手术用时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短,出血量较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少,疗效与鼻腔进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无显著差异,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18例(21眼)。结果本组18例病例中痊愈15例(83.3%),好转2例(11.1%),无效1例(5.6%)。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钟琳娜  梁素虹  赖明亮 《江西医药》2006,41(12):998-999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复发性泪囊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随访6-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8例,占72.7%;2例第二次手术后成功;手术总成功率为90.9%。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撮作简单、快捷、徽刨.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下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疗效。方法在局麻下由鼻内径路在鼻内窥镜下施行鼻腔泪囊造孔术。结果52例患者随访半年,其中48例治愈,3例好转,1例手术失败,有效率98%。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面部瘢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过3~6个月复查随访,无失访.治愈28例,有效2例,治愈率为93.3%,有效率100%.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较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有诸多先进性体现,是临床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与鼻内窥镜鼻窦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鼻内窥镜手术的技术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及视神经管开放减压均属鼻眼相关科科学范畴。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目前并未普及。我科于1998年至今与眼科合作开展了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共10例(14眼),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泪囊炎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33岁,病史平均5年,其中4例双眼发病,多次行泪道扩张及抗炎治疗无效,手术右眼10眼,左眼4眼,术后随访半年。 1.2 术前检查及手术器械 术前行鼻内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瘘术,并随访4~6个月。结果19例21眼治愈,1眼无效,有效率为95.5%。结论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成功率高,面部无疤痕,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蔡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0,5(7):101-102
目的分析鼻窦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鼻窦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6例,术前泪囊碘油造影,鼻腔检查和治疗,术后药物治疗,泪道冲洗、拔管,及鼻腔处理。结果术后治愈率85%,好转率15%,手术有效率达100%。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慎重选择病例,术后综合治疗与处理是泪囊鼻腔造孔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泪囊镜造孔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矛  王永军  戈伟中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47-2647
目的:评价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资料完整,随访时间1年以上的手术患者63例(65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鼻腔泪囊吻合术组39例(39眼),治愈32眼(82.1%),好转4眼,无效3眼。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组24例(26眼),治愈23眼(88.5%),好转2眼,无效1眼。治愈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者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泪囊及鼻腔状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造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随访6个月。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总有效率为98.3%。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满意,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岑  宋红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79-2180
目的:比较鼻外径路与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观察组),行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将同期接受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χ2=5.261,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χ2=7.439,P<0.05)。结论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优于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孔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离子刀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效果.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11例鼻内镜下电离子刀行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治愈9例(13侧)治愈率86.6%好转1例。好转率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鼻内镜下电离子刀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纤维鼻咽喉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鼻咽喉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ENFTYPET3鼻咽喉镜,于鼻腔中早前端附着处开骨窗,将管芯的导管于泪囊插入鼻腔并固定,3个月后从鼻腔内撤出泪道内导管。结果术后鼻内泪囊造孔形成>1mm,上皮化,溢泪、流脓症状完全消失,冲洗泪道通畅。结论纤维鼻咽喉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不损伤面容,副损伤小,操作方便,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68眼)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同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疾病,随诊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 58例治愈,5例好转中有2例术后1年后息肉复发。治愈率为89%,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95-3396
慢性泪囊炎为临床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保守治疗疗效较差,目前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复杂,术后常在面部留下永久性瘢痕,且鼻外径路受术腔限制往往骨窗过小,鼻内病变不能同期处理和有效清除,术后复发率较高。笔者应用鼻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应用,已逐渐向与之相关的学科发展,目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已是成熟技术。我科自2007年~2009年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12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术式进行治疗。结果3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中.31例治愈好转,成功率96.87%;1例无效。结论经鼻内镜下银夹固定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但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同时还又可处理鼻腔内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刘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53-25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0眼)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组30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行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好,同时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