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简称隐脑,是由隐球菌属中某些种或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为CNS最常见的真菌感染。隐脑为机会性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CNS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里,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化学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流行,使得隐脑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HIV的严重流行,使得隐脑已经超越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成为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脑膜炎。据估计,全世界每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艾滋病及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为其营养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9年1月 ~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及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共164例,其中HIV感染者66例(HIV感染组);A...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才会致病,所引起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以脑膜炎最多。该病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就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研究进展作下列综述。  相似文献   

4.
用抗菌药物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效果较好,除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外,很少出现再发。近十余年来,国外对脑膜炎球菌感染的发病与免疫缺陷(以先天性免疫缺陷为主)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观察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综合如下:一、缺乏补体急性流脑多发生于缺乏血清杀菌性抗体(IgG)者。曾观察到有5~10%的流脑患者血清中缺乏补体。群特异的脑膜炎球菌抗体或补体单独存在,只能刺激一小部分中性多核粒细胞吞噬及消灭脑膜炎球菌,而只有当两者都具备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中性多  相似文献   

5.
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简称隐脑,是由隐球菌属中某些种或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为CNS最常见的真菌感染。隐脑为机会性感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CNS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里,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化学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流行,使得隐脑的发病率显著增加[1]。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HIV的严重流行,使得隐脑已经超越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成为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脑膜炎。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HIV相关性隐脑患者[2],目前国内多以散发、非AIDS人群为主。隐脑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在免疫缺陷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即使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 retroviral therapy, HAART),HIV相关性隐脑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率仍然高达20%左右[3-4]。如何做到早期、迅速、准确诊断及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仍然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由于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等抗真菌药物的有效、合理使用及新的抗真菌药物的不断推出,使得隐脑的治疗现状有所改善。现就隐脑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体金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48例疑似隐球菌性肺炎患者与414例疑似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患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962例患者经病理活检或培养阳性或墨汁染色确诊为隐球菌性肺炎3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38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隐球菌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67%和99.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29%和99.42%;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7%和99.7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37%和99.73%。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90.00%(81/90)、头晕头痛83.33%(75/90)和恶心呕吐58.89%(53/90);脑脊液中隐球菌抗原、墨汁染色及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2.59%(50/54)、78.89%(71/90)和51.11%(46/90);经系统抗真菌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5.56%(23/90);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2周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组患者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颈项强直、低CD_4~+T细胞计数患者例数及全身播散性隐球菌感染发生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常伴播散性感染,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CD_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开始cART前应常规筛查隐球菌抗原,早诊断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各类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探讨隐球菌乳胶凝集实验(LAT)在隐球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神经内科诊治的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各4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脑脊液相关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进行分析,比较LAT、墨汁染色涂片、真菌培养3种检测方法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检出率,分析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三组患者脑脊液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脑组蛋白水平低于结脑组及化脑组;隐脑组LAT检测阳性例数为40,阳性率为100.00%,结脑组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5.00%,化脑组未检出阳性患者;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发现,LAT检测在首次及终末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墨汁染色涂片及真菌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培养共培养出34株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是95.79%、91.23%、100.00%。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较低,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乳胶凝集实验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医院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三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4、42、35岁。均有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肝脾肿大、蜘蛛痣、肝掌和腹水等肝硬化体征。分别于住院12月、5月、2月后出现发热和头痛等症状。经腰穿脑脊液隐球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确诊为医院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本文重点对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外隐球菌病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作为机会致病菌感染,也是诊断艾滋病的依据之一.在意大利,感染HIV的病人中隐球菌病的流行比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要严重,约达8%.作者对3例合并肝硬变的艾滋病患者用氟康  相似文献   

11.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鼻窦或上呼吸道感染. 脑膜炎分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炎支原体脑膜炎、莫拉利特脑膜炎、脑膜癌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经过病原学确诊的10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起病较缓慢、病史长.确诊依据脑脊液真菌涂片、培养或隐球菌抗原检查.症状以发热、头痛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以脑室扩大、脑积水为主.治疗采用两性霉素B静滴,5-氟胞嘧啶口服,辅以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等药物治疗.10例患儿痊愈4例,病情明显好转4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脑膜炎起病缓慢,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对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时,应该积极新型隐球菌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脑脊液检查.儿童新型隐球菌脑炎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16)
目的 :研究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差异,探讨其在早期检出隐球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28例隐球菌感染患者,比较了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和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的结果,评价各自的灵敏度,并比较了不同标本类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墨汁染色法、真菌培养法和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7.6%,2.1%和86.7%,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组,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对于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3.3%和100%,在隐球菌性肺炎组,血液标本和肺泡灌洗液标本对于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4.7%和83.3%。结论 :胶体金法隐球菌抗原检测灵敏度高,可作为早期检出隐球菌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致残和致死,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肆虐的中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该疾病造成了极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亦是一大危险因素;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引导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有效的引导治疗需要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然而在该病高发地区这类药物通常很难获得,因而造成病死居高不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及时有效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无症状性隐球酵母菌属感染的合理处置和抗病毒治疗的适时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感染     
1 病因 隐球菌造成的人体感染几乎均为新型隐球菌引起,其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尤以饲鸽环境的鸽粪尘埃和腐败的水果更易污染,家畜亦为感染的传播者.肺部感染来源于吸入隐球菌孢子,肺感染后病人的新鲜痰标本涂片镜检隐球菌类似红、白细胞的形态.在1952年我院曾有1例隐球菌肺炎并脑膜炎,误诊为结核性,隔日以链霉素行蛛网膜下腔注入,并每周记录CSF常规1  相似文献   

16.
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无论在临床症状上或在检验学特点方面均极为类似,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作者观察了2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16例结核性脑膜炎,前者平均年龄43岁(17~77岁),后者平均年龄56岁(22~81岁)。隐球菌性脑膜炎男性比女性多1倍(65%:31%),伴随疾患中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转归。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乐清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确诊为肺隐球菌感染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组37例和免疫正常组11例,对其流行病学状况、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疾病预后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热病例数、发热温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尿素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缺陷组C反应蛋白(CRP)、血沉高于免疫正常组,血白蛋白低于免疫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缺陷组主要累及双侧肺,且多发,病灶主要累及在肺上叶和下叶;免疫功能正常组主要累及单侧肺,累及在胸膜下,且单发,其病灶主要累及在肺下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肿块型、混合型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正常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免疫缺陷组治疗有效率为89.19%,免疫正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免疫缺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隐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在免疫力缺陷和免疫力正常患者中均可发病,多发于免疫力缺陷患者,且免疫力缺陷的肺隐球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原学分析,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为艾滋病晚期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58例:CD4+<50×106/L 9例,CD4+(50~100)×106/L 32例;CD4+(100~200)×106/L 17例。在确诊时已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慢性支气管哮喘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例报告原灵目前,国内真菌的感染日趋增多,作者于是1944年4月从1例慢性支气管喘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一株新型隐球菌,报告如下:一、简要病史及体检:患者为女性,47岁,患支气管哮喘多年。1994年2月因上感、发烧、头...  相似文献   

20.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隐球菌是一种酵母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禽粪和腐败植物或蔬菜中。自然界中的隐球菌没有荚膜,易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引起隐球菌病。由于身体内的隐球菌会形成厚而黏着的荚膜,不易气溶胶化,因此,隐球菌肺炎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罕见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有极少数新生儿由母体经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