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男,12岁。因颈部包块、发热5d入院。2005-02-02出现左侧颈部包块,约拇指头大小,疼痛显著,颈部活动受限,伴发热,t37.5~39.0℃,纳差、恶心。2002-02-04血常规示WBC26.7×109/L,N0.90,PLT177×109/L;2004-02-06血常规示WBC30.2×109/L,N0.94,PLT222×109/L,CRP194.6mg/L,ESR89mm/h。在外科门诊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颈部包块增大,疼痛加剧。查体:t39.0℃,体重25kg,全身可见散在大片状充血性红疹,压之可褪色,颈部活动稍受限,左侧颈部可触及一约8.0cm×6.0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无波动感,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度…  相似文献   

2.
兰厚萍 《家庭护士》2009,7(10):857-858
[目的]总结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2 d~3 d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内;16例治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1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加强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1病史 患儿男,5岁半,因“发热,左侧腮腺肿大4天,右侧腮腺大1天”,而于2008年6月15日9:30入院。患儿缘于6月11号出现发热,最高达39.1℃,同时左侧腮腺肿大,曾予以抗炎、抗病毒、退热治疗、热退复升、反复发热。6月14号出现右侧腮腺肿大,于6月15号住我科。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双眼结膜充血、手足皮肤硬性肿胀、淋巴结肿大以及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表现。笔者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1例川崎病的患儿,做出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蒋烜  王吉秀 《家庭护士》2009,7(10):936-937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皮肤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出疹性疾病[1];好发于2个月~10个月小儿,80%以上<3岁,男多于女,病程多为6周~8周,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心肌梗死是主要死因.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国内报道较少,并发严重脑损害者更少,故临床上易漏诊误诊.2007年6月26日我院收治了1例川崎病并发严重脑损害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翠云  廖秋珍 《家庭护士》2008,6(6):525-526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皮肤黏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自日本医生川崎富作1967年首次描述本病以来,该病已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报道,1979年、1982年、1986年日本曾有3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年~4年也流行1次,我国也有川崎病流行,但流行情况未见详细报道。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病人,男女比例为(1.3~1.5):1,复发率为1%~3%。现对我科2001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14例川崎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附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田青  吴日勉  包忠宪  肖钢明  乐新 《新医学》2004,35(10):615-616
目的:探索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方法:对72例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出现时间及发生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口唇及口腔改变、皮疹、眼结膜充血、肛周皮肤脱屑,其发生率依次为100%(72/72)、92%(66/72)、78%(56/72)、60%(43/72)、65%(47/72).90%以上的患儿中性粒细胞、血小板、ESR、C-反应蛋白升高,57%(41/72)的患者早期出现肺部X线改变.结论:川崎病早期绝大多数有发热症状;多数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进行性升高,ESR、C-反应蛋白高;有肺部X线改变但无咳嗽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肛周皮肤脱屑具有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tltaneotJs lymph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病。目前认为MCL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1]。日本川崎富作  相似文献   

9.
32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系1967年日本学者Tomsaku Kawasaki首先报道,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潜在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病损致狭窄、栓塞,动脉瘤形成,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KD已取代急性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我科于2006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川崎病患儿32例,经过密切观察,及时确诊,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丽琼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45-1246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发病率增多,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现就本院1998至2005年收治的川崎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KD),该病迄今病因尚未明了。川崎病常并发冠状动脉异常,已成为儿科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近年来,不典型川崎病逐渐增多,给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延误诊治是心血管受累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6例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忠智 《临床医学》2009,29(10):115-116
川崎病(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7岁以下,男女比例为1.5:1,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且有不典型临床表现倾向。现就我院2001年至2007年收治的15例不典型川崎病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Iymph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婴幼儿高发。自从1967年日本人川崎富作报道以来,大家的认识性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国内外近年均有增多趋势,已成为儿科常见病之一。由于本病有不典型病例的存在,发病早期缺乏确诊的检验手段,所导致的延误诊治是冠状动脉病变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当切实加强对本病的警惕性,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本文总结我院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KD患儿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川崎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20例临床确诊为川崎病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川崎病多见于蜜幼儿,且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所有患儿均有发热。伴球结膜充血(18/20=90%);口唇鲜红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18/20=90%);多形性红斑样皮疹(14/20=70%);杨梅舌(13/20=65%);手足硬肿,掌趾红斑。指趾膜状脱皮(16/20=80%);颈部淋巴结肿大(9/20=45%);肛周潮红脱皮(8./20=40%);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硬结(4/20=20%);阴囊皮肤潮红脱皮(1/20=5%);白细胞总数升高(18/20=90%)。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19/20=95%)血小板升高(14/20=70%),轻度贫血(8/20=40%);血沉增快(17/20=85%);c反应蛋白增高(16/20=80%);心脏彩超发现冠状动脉扩张(10/20=50%),冠状动脉瘤心腔积液(1/20=5%)。误诊率(2/20=10%)。结论:小儿川崎病临床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早期确诊检查手段,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临床医师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967年首次由Kawasaki医生报道,其特征为持续发热、黏膜增生、四肢及躯干皮疹、甲周脱皮及颈淋巴结肿大等,且80%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发病罕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作者尚未见报道.最近,我院收治1例成人KD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11岁,因腹胀、腹痛2天伴呕吐多次,于2003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min。一般情况欠佳,神清合作,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无明显黄染,腹部膨隆、对称,未见胃肠型,腹软,上腹剑突下压痛,全腹未触及异常肿块,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水肿。诊断性腹穿抽出2ml透明清亮液。B超检查示:(1)肝大,肝实质回声略粗欠均;(2)胆囊炎、胆囊内沉积物;(3)腹腔中等量积液;(4)脾肝大。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2岁。反复咳嗽、咳少量白痰4个月,无规律夜间喘息1个月。无发热、盗汗、咯血、消瘦等表现。门诊给予止咳、祛痰和应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时轻时重。2003年7月16日以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收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家族史。查体:体温36.5℃,血压120/80mmHg,脉搏64次/min,呼吸18次/min。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哕音,可闻及哮鸣音、散在干鸣音。胸透及胸部X线无异常,肺通气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8.
女,3岁零4月龄,因颜面水肿1周、双下肢水肿、尿少2d于2003-02-11入院。1周前颜面水肿,渐加重,2d前双下肢水肿,尿少,尿蛋白( )。拟急性肾炎收入院。近月反复咳嗽,偶气喘。既往体健。查体:t36.7℃,R64次/min,P160次/min,BP96/64mmHg。发育正常,神清,颜面水肿,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双肺呼吸音粗,未及罗音,心律齐,稍钝,未及杂音,肝肋下3cm,剑突下4cm,质中边钝,肾区无叩痛。初步诊断:①急性肾小球肾炎;②心力衰竭;⑧心肌炎?入院后予速尿、西地兰、多巴胺等处理后次日水肿减轻。  相似文献   

19.
女,5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绞榨样左侧中上腹疼痛.且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吐3次均为胃内容物,大便4次.均为浓稠状.无尿频、尿急、尿痛.否认不洁饮食史。基层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给予罗红霉素、黄连素、雷尼替丁、654-2等药物治疗2d.自觉症状有所加重,于19:00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4℃,R24次/min.P70次/min.BP158/98mmHg.神志清晰,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整,心脏无杂音,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男, 47岁。主诉头昏、心悸、气短、咳嗽、乏力、双下肢水肿 20余天。疑肾功能衰竭于 2003年 9月 19日入我院中西结合科治疗。查体:重度贫血貌,唇略发紫,无颈静脉怒张,胸廓无隆起,胸壁未扪及包块且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正常,心率 92次 /min,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常规Hb34Lg/L,RBC1. 11×1012 /L,WBC5. 54×109 /L,PLT194×109 /L,BUN6. 5mmol/L,SCr87μmol/L。双肾B超示正常。X线胸片示:右侧中下肺野见大片均匀高密度影,其外缘呈半圆状,边界清,内侧紧贴右心缘,侧位上呈不规则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