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痰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机械通气患者痰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气管切开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比气管插管患者有所增加,其中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磺 苄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气管切开不同时间痰培养 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与1991-1995年相比显著增加;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及亚胺培南耐药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杀菌作用。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MIC值 ,计算FIC指数。结果 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后 ,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 值由 8mg·L-1降至 0 .2 5mg·L-1,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 由 1mg·L-1降至 0 .2 5mg·L-1。FIC指数在 0 .5、0 .5~ 1、1~ 2、2的百分率分别为 33.3%、5 0 %、18.8%、0 %。结论 哌拉西林与环丙沙星药物联合应用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 ,无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3.
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合用药,对3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3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 .5为协同作用,0 .5 2为拮抗作用。结果 哌拉西林与加替沙星联用后,其MIC50 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 .5占4 0 % ;0 .5 2为0。结论 结果表明两药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无关作用较少,更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894例外科感染致病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外科感染的特点和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上有可疑感染的 894例 ,进行细菌培养归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894例中培养阳性者 2 85例 ,占 31.8% ;主要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 2 8.7%、金黄色葡萄球 18.6 %、大肠埃希菌 19.4 %、霉菌 15 .4 %。药敏试验 (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 :哌拉西林 19% ,头孢他啶为 4 .4 % ,亚胺培南为 1.9% ,庆大霉素 4 8% ,阿米卡星 8.4 % ,环丙沙星 14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非MRSA)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 83%和 19% ;哌拉西林 5 6 % ;头孢唑林 0 .9%、阿米卡星 1.5 % ;对亚胺培南 0 .1% ,对万古霉素为 0。 (3)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 :氨苄西林 78% ,庆大霉素 2 6 % ,哌拉西林 2 9% ,环丙沙星 4 9% ,头孢他啶为 3.4 % ,亚胺培南 4 % ,阿米卡星 3.4 %。结论 我院外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霉菌。感染的首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 ,真菌感染在我院的外科感染中也占有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临床分离10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各种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03株,其中呼吸道(痰及咽拭子)分离出70株(68.0%);伤口分泌物(脓及分泌物)分离出23株(22.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7%、10.7%、18.5%;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高达93.2%、91.3%。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严格执行抗生素的管理制度,使临床用药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具有重要意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可作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可作为次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龚美亮  李晓霞  周玉  徐雅萍  白洁 《人民军医》2013,(11):1314-1315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CIP)分别与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选择老年病房分离的来自不同患者CRAB共56株,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CIP、SCF、TZP单用与联用对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判断联合抑菌效应。结果:(1)CIP与SCF联用后,CIP的MIC为单药的i/2,SCF的~ⅡC50及MIC,。均为单药的i/2;与TZP联用后,CIP的MIC5。及MIC,。均为单药的i/2,TZP的MIC50及MIC90均为单药的1/2。(2)CIP分别与SCF、TZP联用后,各药的浓度一累积抑菌百分率曲线均表现为左移。(3)CIP与SCF联用时,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1.8%,相加作用的占50.O%,无关作用的占48.2%;与TZP连用时,表现为协同作用的占14.3%,相加作用的占66.1%,无关作用的占19.6%。均未表现出拮抗作用。结论:CIP分别与SCF及TZP联用,对CRAB具有较好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革兰阴性(G-)杆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动态变化。方法监测2005—2012年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痰标本分离的G-杆菌和耐药性,将前、后4年分为两个观察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后两组分离G-杆菌分别为676株和233株,前3位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总G-杆菌64.64%(437/676)和82.40%(192/233)。两组动态观察显示:前3位细菌构成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鲍曼不动杆菌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性显著增加(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显著降低(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G-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经验性用药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经验性用药可用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经验性用药选择范围较宽)仍为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运城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仪(ATB)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痰液,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大于40%,对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较低(27.83%)。结论山西运城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仍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出现多重耐药性,需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安美汀、红霉素在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菌膜的作用。方法 ;将聚乙烯膜和绿脓杆菌置LB培养基中培养 4 8h ,扫描电镜观察有菌膜形成时取出聚乙烯膜 ,漂洗后分别放入含有不同浓度安美汀和红霉素的LB培养基中 ,2 4h后观察菌膜情况 ,并将培养液接种至LB琼脂平板观察是否有菌落形成。结果 :聚乙烯膜和铜绿假单胞菌共培养 4 8h ,扫描电镜观察到有菌膜形成 ;浓度为 10 0、30 0和 5 0 0 μg/ml的安美汀和浓度为 5 0、10 0和 30 0 μg/ml的红霉素作用 2 4h,聚乙烯膜上的铜绿假单胞菌菌膜均消失 ,培养液接种至LB琼脂平板无菌落形成。结论 :聚乙烯膜和铜绿假单胞菌共培养 4 8h可成功制作铜绿假单胞菌菌膜的体外模型 ;较高浓度的安美汀和红霉素对伴有菌膜形成的铜绿假单胞菌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铜绿假单胞菌致VAP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静脉使用抗生素、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0.45%无菌盐水250ml加阿米卡星0.2g24h持续气管内滴人治疗;对照组采用0.45%无菌盐水250ml加阿米卡星0.2g雾化吸人治疗,每天1次。均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5.7%,总有效率96.4%,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和78.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对照组为67.8%;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0.45%无菌盐水250ml加阿米卡星0.2g持续性气管内滴入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致VAP的临床疗效,优于0.450o无菌盐水250ml加阿米卡星0.2g雾化吸入法,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水煎剂对蜡状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11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蜡状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11种实验菌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番石榴叶对阴沟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宋内志贺菌、咽颊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威斯康星米勒菌、产酸克雷伯菌、肠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蜡状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咽颊炎链球菌、威斯康星米勒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为0.031g/ml。结论番石榴叶水提取物抑菌作用强,抗菌谱较广,它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避免临床抗生素的滥用。方法:回顾分析临床分离的1 30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于伤口分泌物、中段尿液和呼吸道的痰液,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细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医院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空军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对不同抗生紊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 2细菌鉴定仪,以K-B法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软件使用WHONET 5.4.结果 2007年与2006年比较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增加趋势,但耐药率普遍增高,耐药率低的抗生素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堵南、哌拉西林.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仍是我院主要致病菌,极易耐药,应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8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分离菌株并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法,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8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为85.71%,依次为头孢他啶(80.77%)、氨曲南(80.22%)、阿米卡星(70.88%);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均有逐年增高趋势,临床用药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0年临床分离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了解本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流行情况。方法:运用WHONET5.4软件对2010年分离的常见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10年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前三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2.22%、43.75%,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1%、3.6%、2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38.9%、0%。除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7.9%、14.3%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8%、5%、0%、4.8%。结论:本地的耐药情况与全国其他地方有相似的,但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本地耐药监测,特别是对ESBLs的监测更为重要,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帮助控制耐药株的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6.
廖致红 《西南军医》2008,10(2):51-52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病人所分离的该菌,并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结果3年分离出37株铜绿假单胞菌,该菌在临床各病区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ICU)32,4%(12/37)、感染科(呼吸科)18.9%(7/37)、骨科16.2%(6/37)、普外科16,2%(6/37)、内一科(神经、消化、血液、肿瘤、综合科)10.8%(4/37)、其他科5.4%(2/37)。其中痰标本51.4%(19/37)、咽拭子21.6%(8/37)、分泌物16.2%(6/37)、血液5.4%(2/37)、其他5.4%(2/37)。该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7%、16.2%、32,4%、32.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分别为56.8%、51.4%、51,4%。结论我院住院病人该菌监测结果显示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荆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8-内酰胺酶类头孢抗生素耐药性呈升高趋势,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西运城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仪(ATB)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痰液,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大于40%,对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较低(27.83%)。结论山西运城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仍是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出现多重耐药性,需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浆硫化氢(H2s)浓度变化。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模型组(重度组)、轻度NAFLD模型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约20g/d;轻度组高脂饲料量为重度组的50%,总重量与重度组相同;对照组给予重度组相同重量的普通饲料。12W后每周处死1只重度组大鼠,观察脂肪肝程度;至16W时,重度组达到重度脂肪肝,终止实验。腹主动脉采集血液,离心取血浆,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2S及肝组织匀浆TG浓度。结果 (1)Tc、TG:实验结束时,重度组Tc、TG分别为(8.45±1.19)、(2.43±0.38)mmol/L,轻度组分别为(5.89±1.24)、(1.825±0.41)mmol/L,对照组分别为(1.98±O.14)、(0.84±0.22)mmol/L,3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肝组织TG:重度组(0.82±0.13)mmol/L,轻度组(0.62±0.14)mmol/L,对照组(0.42±O.10)mmol/L,3组间也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3)血浆H2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和轻度组H2s明显下降(P〈0.01),重度组比轻度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NAFLD大鼠血浆H2s浓度下降,与脂肪肝程度相关;H2S下降是由于消耗过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机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提供最佳药物联合应用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最低抑茵浓度(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根据CLSI规定标准进行.结果 从临床感染病例标本中分离出92株PAE,主要来自呼吸道感染标本(占88.04%).92株PAE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48.91%(45/92),产AmpC酶的菌株占27.17%(25/92),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的菌株占18.48%(17/92).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对PAE的抑菌率分别为95.65%和80.43%,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对PAE的抑菌率在48.91%~71.74%,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AE的抑菌率为36.9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为60.87%和58.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的协同作用为44.57%和43.4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多黏菌素B的协同作用为28.26%和7.61%.结论 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标本,其耐药性与多重耐药机制并存有关.对于PAE感染的治疗,临床应首选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或米诺环素来治疗,同时应密切结合患者病情及感染菌的耐药表型、药敏试验结果 和经验用药的药物疗效等综合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三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白克雷白杆菌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及非产ESBLs株的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常规分离临床标本并经API系统鉴定。按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实验进行ESBLs检测。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三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MIC统计耐药率(R%)、敏感率(S%)。结果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为4.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高,为22.59%,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为39.34%。非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5.63%、4.23%和11.27%。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比较,两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超广谱酶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结论临床上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感染时,对于含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应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