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特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26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中出现11例特殊病例。其中男3例、女8例。5例属电生理现象复杂,其中1例快-慢型者S1S1500ms心室刺激时,连续3个刺激便出现室房文氏现象,随之出现心动过速,AVNRT时心室率182bpm,His束电极A波最先激动,呈A-H-V传导,VA间期220ms,VA>AV;另1例快-慢型者心内电生理诱发出典型AVNRT,其频率162bpm,对其慢径改良后,诱发出另一种频率的快-慢型AVNRT。3例慢-慢型者心动过速较易诱发,AVNRT时均以冠状静脉窦口(CSO)A波最提前,His束电极示H-V-A传导。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CSO异常扩张,窦口上缘几乎接近His束水平。3例放电过程特殊者,其中1例在较大范围内消融,均出现慢交界区心律,另1例在消融中出现一个交界区心律后,便诱发AVNRT,再有1例为消融时难以出现慢交界律。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100%)。结果提示对特殊病例除应进行详细电生理检查之外,应采取不同的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2.
蒋晓岚 《心电学杂志》2000,19(4):228-228
患者男性,70岁。阵发性心悸、胸闷13年,加重5h就诊。体检:BP16/8kPa(120/60mmHg),心界不大,心率125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以往心悸发作呈突发突止,持续约0.5h。心电图(图1A)示:心率125次/min,QRS时间0.09s,R_R间期规律,Ⅱ导联有两个直立P波(箭头所示),P波与QRS波群关系不固定。心电图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伴窦性P波及房室交接区干扰现象。行食管心房调搏可中止AVNRT发作。采用程控期前刺激、递减10ms时,S2_R间期由260ms突然…  相似文献   

3.
报道8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①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②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③心动过速能由心房刺激诱发。④心动过速时AH间期<HA间期,冠状窦近端A波最提前。熟悉快-慢型AVNRT的电生理特征,对于鉴别房性心动过速及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十分重要,也是指导快-慢型AVNRT射频消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报道2例特殊类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为慢-慢型AVNRT伴起始部多径路逆传;1例为两种不同电生理特性的慢径交替前传、快径逆传构成的AVNRT。电生理检查均提示房室结三径路。2例病人均于冠状静脉窦口上方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成功,心动过速不再被诱发。随访2个月心动过速均无复发。提示房室结多径路形成的特殊类型AVNRT,需详细的电生理检查并仔细鉴别方能予以诊断。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同典型AVN-RT,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根据影像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是一相对盲目的方法,其单次放电的成功率低,导致房室阻滞的危险性高。本研究比较超速阈下刺激(USS)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位点与慢径消融靶点之间的关系,探讨USS是否可作为标测慢径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选择AVNRT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诱发出持续性AVNRT,平均心动周期为(333.31±43.9)ms。按影像法结合腔内心电图从右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 ,42岁 ,因心动过速反复发作 13年入院 ,既往心电图曾分别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或插入性室性早搏而给予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此次发作时心电图 ,可见P波与QRS波数比为 1∶2 ,PP、RR分别为 6 0 0ms和 30 0ms ,经食管心房起搏检查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心内电生理检查示 1次窦性冲动分别经快径和慢径同步传导 ,先后两次激动心室、AH1和AH2 分别为15 0ms和 6 80ms,第 3个窦性冲动 (A3 )只经慢径传导 ,A3 H3为 480ms ,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所致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4例(949%)表现为慢-快型折返,3例为快-慢型折返,1例为慢-慢型折返;68例(872%)诱发房室传导不连续曲线,10例(128%)未诱发出不连续曲线;慢-快型AVNRT平均VA间期为(19±31)ms,6例(81%)合并2∶1房室阻滞。提示AVNRT多为慢-快型折返,短VA间期和2∶1房室阻滞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双重性心室反应是指 1次室上性激动分别经 2条径路下传引起 2次心室反应。临床上见于房室结双径路或预激综合征患者 ,是 1种罕见的心电现象[1、2 ] 。本文报道 1例窦性心律经房室结内快、慢径路 1∶2同步传导引起的双重性心室反应的心电特点 ,并复习文献 ,讨论心电图诊断线索、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患者女 ,2 0岁。临床诊断 :甲状腺机能亢进。近期突感心前区心悸不适就诊。图 1是V1 导联连续记录 ,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 ,P -P间期 610~ 64 0ms,提前出现的P′波 (V1aP7、V1bP8)是房性早搏 (PAS)。QRS波在V1aR1 ,2、4,5、…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3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 1月就诊。有心动过速发作史。心电图示Ⅱa 及Ⅱb 为不连续记录。Ⅱa 示P -P间期规则 ,P -R间期呈长短 2种。短P -R间期为 0 1 6s,长P -R间期为 0 39~ 0 44s,两者相差 >0 0 6s,符合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慢径路的P -R间期有逐渐延长以至最后传导中断的现象 ,即呈文氏型传导。相对短的P -R间期 (快径路 )下传发生在脱落 1个QRS波以后。P3、7、1 0、1 5后脱漏 1个QRS波 ,P4、8、1 1、1 6从快径路下传。Ⅱb 为经慢径路下传 ,P -R间期为 0 36s,酷似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考虑为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69岁。自诉反复心慌 ,胸闷 10余年 ,加重 2月 ,门诊以冠心、心绞痛收入院。心电图 (ECG)分析 :入院第 3d动态心电图 (DCG)记录 ,可见阵发性心动过速 ,2∶2 8时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 0 2 0s ,第 4个为提前出现的P′ -QRS -T波为房早 (PAS) ,在此后心率加速 ,QRS波之后可见逆行P-波 ,R -P- 间期为 0 12s ,P- -R间期 0 3 6s呈慢 -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DCG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PAS引起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讨论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其发生机制与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有关 ,一般来说慢…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 ,73岁。因反复心悸8年余就诊。心电图检查 (图1A)示 :窦性心律 ,室性期前收缩。食管调搏检查S1S2 程序刺激法 (图2)见S2_R间期呈不连续曲线 ,S1_S2 间期10ms ,S2_R间期相差290ms ,呈典型双径路特征。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多次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每次发作前均有一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形态与常规同导联所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相同 (图1B) ,第4个QRS波群后不存在逆传P波 ,因窦性周期的P波正好在T波上升支 ,所以心房尚处于绝对不应期 ,而第5个QRS波群形态与图1AⅡ导联室性期前收缩相同 …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罗瑞萍综述于世龙审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房室结双径路(AVNDP)被认为是发生AVNRT的基础。近年,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蒽射频导管消融的单一类型AVNRT的心内电生理和食管心房调博(GEAP)资料。结果 107例单一类型的AVNRT,存在DAVNP者101例,其中慢-快型AVNRT99例,慢-慢型AVNRT2例;DAVNP阴性者6例,其中慢-快型AVNRT1例,慢-慢型AVNRT3例,快-慢型AVNRT2例;慢-快型A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4岁。因发作性心悸20年,再次发作6小时入院。体检:血压13.3/7.98kPa。心界轻度扩大,心率180次/min,律齐。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食管导联心电图示RP′间期50ms。食管心房调搏房室传导曲线中断达70ms,SVT可被反复诱发和终止。诊断:房室结双径路参与折返的SVT(S-F型)。常规放置高位右房、冠状窦、His束及右室心尖部电极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折返。用下位法,以25W能量射频消融慢径成功。在原诱发条件S1S2缩短80ms时诱发出另…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 (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果在消融慢径时损伤了快径 ,可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AVB) ,现报告 1例RFCA引起的单向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男 ,48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史 14年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改变。食管心房调搏 :以S1 S1 5 40ms,S1 S2 40 0ms,步长 - 10ms程控反扫描 ,当S1 S2 3 5 0ms时 ,S2 R2 由160ms跃增至 2 80ms,相差 12 0ms,房室传导曲线跳跃中断 ,无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发作 ,再以S1 S2 S3程扫 ,当S2 S32 80ms时 ,…  相似文献   

1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伴房室阻滞并非少见。Josephson观察 14 1例AVNRT患者有 17例 (12 % )出现房室阻滞 ;Wellness等观察 6 7例AVNRT患者有 10例(14 9% )出现房室阻滞。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 2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2例患者 ,男女各 1例 ,年龄分别为 2 7岁和 34岁 ,心动过速病史 3~ 5年 ,于 2 0 0 0年先后住院治疗。临床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入院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例 1HRA =高位右心房 ;HBE =希氏束 ;CS =冠状静…  相似文献   

17.
房室结双径路的房室双重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双径路的房室双重传导王毅杜日映1临床资料及心内电生理分析患者女性、55岁,有心动过速史10年。第一次房室结改良术前电生理检查示高位右房程序刺激S1S1500ms,S1S2300~260ms,均反复出现房室双重传导(DAVC),随后诱发慢-快型房...  相似文献   

18.
后间隔旁道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图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射频消融成功的后间隔旁道37例体表及心内电图特征,结果显示:显性后间隔旁道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δ波负向,QRS波群在V2导联呈R或Rs形时,若V1导联为rSR或Rs形诊断为左后间隔旁道,其敏感性73.3%、特异性91.7%;V1导联为QS形诊断为右后间隔旁道,其敏感性58.3%、特异性100%。冠状窦电极为间距1cm的4极标测电极,近端电极置于窦口。心动过速时,心内电图ΔVAH-CS(VAH与最短VAcs的差值)≥25ms提示左侧,敏感性62.8%、特异性93.7%;ΔVAcs(冠状窦电极记录的最长与最短VA的差值)≤15ms提示左侧,敏感性87.5%,特异性95.4%。此外,左后间隔旁道逆行A波最早出现在冠状窦近端(CSp)或冠状窦中端(CSm),且冠状窦中端A波(Acsm)均早于希氏束远端(Hisd)A波(AHisd);右后间隔旁道逆行A波最早出现在Hisd或CSp处,Acsm均晚于AHisd。通过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特征,可简便准确地预测间隔旁道的消融靶点。  相似文献   

19.
评价应用隐匿性拖带方法对准确靶点消融的有效性及探讨常规慢径靶点部位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折返环的关系。可反复诱发的持续性典型AVNRT的患者34例,消融导管在后或中间隔标测到A/V≤0.5处,然后诱发心动过速,在高位右房(HRA)和冠状窦口(CSO)超速起搏产生隐匿性拖带,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慢径消融。比较隐匿性拖带时靶点部位起搏后间期与心动过速周长的差值(PPI-TCL值)在成功靶点与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75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Ⅳ级。入院时心电图 (图 1 )示 :窦性P波消失 ,QRS波呈室上性 ,基本规则 ,频率 50次 min ,QRS波后均有一逆行P-波 ,Ⅱ、Ⅲ、aVF倒置 ,V1 直立。R -P-间期长短交替 ,长者为0 2 0s,短者为 0 0 8s,两者相差 0 1 2s,心电图诊断 :交接性逸搏心律 ,逆向性房室结双径路讨论 该患者的QRS波时限为 0 0 8s,R -R间期规则 ,室率 50次 min且于QRS波前无相关P波 ,后有一逆P-,符合交接性逸搏心律。该心律的出现是由于窦房结病变 ,失去了对心室的控制而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