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减少静脉药物配置过程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药物配置期间出现差错的原因、类型,以总结预防对策,并落实到底。然后比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差错率,探究改进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差错类型为: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等。临床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明显降低,和实施前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作用显著,可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配置室(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提升员工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在静脉用药配置室推行六步核对法模式,结合运用目视管理法,来帮助静配人员分析差错类型及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并实施改进。结果: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由活动前的平均每季度90件减少到平均每季度53件,减少率为41.1%。结论:应用六步核对法,能及时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减少静脉药物配置差错,提升静脉用药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培培  许元宝  余维  朱猛  夏玉环 《安徽医学》2015,36(10):1276-1278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组建品管圈,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和实施改善措施。结果排药差错由活动前平均每日1.47次降低到活动后的0.71次,达标率113%。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排药差错,提高了排药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配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成立品管圈,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PIVAS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件数由原来的66件/w降低为30件/w,调配差错率下降了54.5%。配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PIVAS的内部问题,改善工作质量,提高药学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与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采用柏拉图、鱼骨图、雷达图等手法,引导护士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护士冲配差错由原来的7.5件,周降低为2件,周,冲配差错率下降了73%,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冲配差错率中效果显著,提高了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2012年6月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配置中心差错由原来的10件/周下降为3件/周,提高了配置的质量,减少了差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实践与体会。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找出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形影的处理对策,随机抽选我院门诊药房不同年度的药品调剂差错事件登记资料,即2014年1至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照组),2016年1至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组),分析开展前、后后药品调剂差错率、药品调剂差错目标达标率等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开展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药品调剂差错目标达标率为0.43%。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效果显著,便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的降低,药品调剂达标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6名护理人员纳入到品管圈活动小组中,小组成员均经过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积极执行落实,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为8.25次/周,品管圈活动后的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降为了0次/周,进步率为100.00%;其中导致再生包差错的常见原因有标签错误以及包内器械物品错误,其中标签错误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发生频率为3.50次/周,实施后降为了0次/周,进步率为100.00%;包内器械物品错误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以及实施后发生频率分别为2次/周、0次/周,进步率为100.00%。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再生包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改进,可以显著降低再生包差错发生率,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门诊药房后台处方调配差错件数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门诊药房发生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进行品管圈活动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我们在门诊药房实施各项提高处方调配质量的对策后用查检表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相关检查,发现我院门诊药房各类处方的调配差错件数由原来的82.0件/周下降为39.75件/周。在采取相关的对策后,我们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品管手法、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商能力、工作信心、责任荣誉感等指标进行评价,发现其上述指标均有所增高。结论 :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医院的信誉,减少药事纠纷,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破损率。方法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破损率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有形成果:药品破损率由改善前的0.028%降低到了0.013%,进步率为53.6%。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圈员对品管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熟练运用品管手法,提高了对药品破损率的重视程度。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来降低药品破损率是切实可行的,可以扩大品管圈的应用范围,进一步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药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药剂科门诊药房的管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改善药剂质量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药房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药剂质量管理情况。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门诊药房平均每周药剂调剂差错件数为39件(100%),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平均每周药剂调剂差错件数为11件(28.20%),门诊药房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平均每周药剂调剂差错件数明显低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下降了71.8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门诊药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能力评分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剂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管理办法效果较好,降低了门诊药房药剂调剂差错的件数,提高了药房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能力,提升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是非常可行的管理办法,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将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降低内部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对病人用药安全性进行提升。方法:将品管圈组建起来,以PDCA循环原理为依据,提出并解决问题。结果:内部差错率由活动前每月35件降低至活动后每月15件。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使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内部差错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对全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尝试在本院药剂科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方法:2014年1-6月,率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尝试推行QCC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通过QCC开展,使药品说明书认知问题由改善前的127例降至55例,提高了药品说明书的认知率。结论:在药学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升了药事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不断提升其科室人员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2016年6月初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品管圈,纳入了科室所有工作人员,以"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率"为主题,分析以往出错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针对性对策意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不断提升科室日常用药调配效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1个月内静脉药品排药差错率0.90%明显低于管理前的2.94%(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戴明环式质量管理可显著提升人员工作质量,进而降低排药差错率。  相似文献   

15.
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进行归类和分析,并依据不同的差错类型制定和实施防范措施,以降低差错发生的频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临床静脉配药的差错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临床静脉用药配置错误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分析差错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我科静脉配药错误率明显下降。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临床静脉配液错误率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按品管圈活动10个步骤的要求组织圈员讨论,选定主题为降低中药房调剂内差。对活动前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现差错的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结果推行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了配方调配差错率,目标达标率达到102.7%,实际目标改善率76%;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和谐度方面均为正向成长。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调配差错率,培养了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药师的集体凝聚力,确保中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医院药剂科推行品管圈(QCC)活动对管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我院于2017年2月开始在药剂科成立QCC小组,并确定"降低药剂科调剂差错数,优化药品管理流程和提升管理质量"的主题,由圈员负责调查掌握管理现状,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应对,最后对实施QCC管理的有形、无形成果进行评估。结果推行QCC管理后,药剂科的调剂差错件数由原(8.04±0.09)件/周降至(2.40±0.06)件/周,调剂差错70.15%(5.64/8.04)。经QCC管理完善,药师在品管手法、工作效率、团队精神及责任心等各方面的评测结果均有所提升。结论将QCC活动理念引入医院药剂科的药剂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减少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又可优化管理流程、加强药师工作责任心,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正>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采用统排、统配的工作模式,为全院40个病区提供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日工作量3200袋左右。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专业性的不同,管理经验的欠缺,导致差错难以避免~([1])。分拣差错在医院PIVAS工作中普遍存在,极少数医院通过增加智能化分拣设备减少差错数量~([2]),但大部分医院由于成本问题无法引进设备。我院静配中心在2018年12月~2019年1月接到临床科室反馈,分拣差错共计80份。出现差错后中心需要寻找配置成品或重新配置后再次配送。此过程增加了患者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医院药物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学质量,但就药物配置现状来看,仍存在药物配伍不当、药物超剂量使用等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利于临床治疗[1]。近年来,品管圈活动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其通过组织相同工作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合作,并应用品管圈手法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使实际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