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留置导尿粘膜表面麻醉对行全麻手术老年男性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烦躁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70例进行全麻手术留置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在全麻诱导前进行插导尿管操作,研究组在留置尿管前经尿道注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润滑尿管,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率及躁动情况.结果 用药后,苏醒期研究组的躁动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1,T2,T3时间段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情况稳定,与留置尿管前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 1,T 2,T 3时间段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指标明显提高,与留置尿管前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 1,T 2,T 3时间段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情况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不适情况,减少发生烦躁、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09-111,115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导尿对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全麻下施行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后组和诱导前组(n=30)。诱导后组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使用达克罗宁胶浆行导尿术,而诱导前组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清醒状态下使用达克罗宁胶浆后再行导尿术。观察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记录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术后随访,记录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在导尿管置入前、导尿管置入即刻,两组患者SBP、DBP、HR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导尿管置入后1 min、5 min,诱导前组患者SBP、DBP、HR数值明显小于诱导后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诱导后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在诱导前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导尿安全有效,可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47-249
目的:评价尿道灌注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男性患者80例,ASA分级I级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尿道灌注和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和对照组(石蜡油润滑)各40例。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全麻诱导。研究组气管插管时,气管导管表面涂抹适量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采用石蜡油润滑;全麻插管成功后,插导尿管。研究组尿道灌注5m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并将其在尿管表面涂抹适量后插管;对照组患者用石蜡油涂抹尿管表面后插管。两组采用相同的全麻维持方法,微量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排尿反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期气管导管刺激导致呛咳反射不明显,对照组呛咳反射明显;研究组导尿管刺激发生排尿反射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和尿道灌注以及导尿管表面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可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刺激发生的呛咳反射和导尿管刺激发生的排尿反射,从而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用于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对于减轻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4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诱导后用复方利多卡因软膏2.5g充分润滑导尿管前端,对照组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前端,行常规导尿术.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等级和全麻诱导前、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时的血压SBp、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等级值(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时的SBp、DBp、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用于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对于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袁梅  莫利群  饶红 《四川医学》2011,32(5):750-752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丁卡因胶浆用于全麻男性患者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3组,均在麻醉后留置尿管,A组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尿管,B组用丁卡因胶浆润滑尿管,C组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观察3组患者苏醒15min、6h、12h对尿管所致的尿路刺激的耐受程度。结果苏醒15min、6h疼痛分级A、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12h 3组疼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全麻后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丁卡因胶浆留置尿管,都能有效提高患者麻醉苏醒期和术后较长时间对尿管的耐受性和舒适度,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6.
侯燕 《当代医学》2010,16(26):100-101
目的探讨丁卡因凝胶应用于全麻后留置尿管对于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全麻插管成功后用丁卡因凝胶1~2g充分润滑导尿管前端,对照组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前端,行常规导尿术。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等级和全麻诱导前、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时的血压(SBP/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等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等级值(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拔管后5min时的SBP、DBP及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卡因凝胶应用于全麻后留置尿管对于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中老年男性患者围术期留置导尿管引起苏醒期躁动及尿道刺激的影响.方法 纳入留置导尿管的中老年(50岁以上)男性全麻手术患者44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胶浆组(22例)和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组(22例).所有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行尿管置入,分别用利多卡因胶浆和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尿管和尿道,分析比较2组患...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7,(7):981-982
目的:探讨不同尿管留置时机对全身麻醉男性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拟实行全麻手术男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术前病房尿管留置组(A组,n=100)、麻醉前手术室尿管留置组(B组,n=100)和麻醉后尿管留置组(C组,n=100)三组。A组患者在清醒状况下于病房完成尿管留置操作,B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经尿道注入5ml 2%利多卡因后完成尿管留置操作,C组患者在手术室中,完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进行尿管留置操作。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一次性尿管置入成功率、尿液中红细胞检出率、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三组患者一次性尿管留置成功率分别为88%、94%和95%,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尿液中红细胞检出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尿管留置时MAP、HR显著升高或加快(P<0.05),B组仅HR显著增快(P<0.05),C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三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躁动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前给予局部麻醉镇痛药物利多卡因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尿道损伤风险,减轻应激反应,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韦珊珊  覃宝赞 《广西医学》2016,(10):1392-1394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前端涂抹迭克罗宁胶浆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气管插管前观察组将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于气管导管前端,对照组不涂抹任何药物,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拔管前3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3 min(T4)、拔管后10 min(T5)、拔管后30 min(T6)、拔管后1 h(T7)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患者在T2~T2各时点的苏醒期躁动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咽喉痛、导管耐受度、发音功能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在T2~T7各时点观察组的MAP、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咽喉痛、导管耐受度、发音功能、恶心呕吐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克罗宁胶浆可有效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减少咽喉部不良反应,提高苏醒期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曹俊  周志军  鲁雅兢 《当代医学》2021,27(31):28-30
目的 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全麻插管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饶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接收的全麻插管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气管导管球囊表面均匀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不涂抹任何药物.记录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结果 T2时间段,两组SBP、DBP、HR均升高,且实验组上升程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BP、HR于T3、T4时间段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实验组恢复程度较对照组理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屏气、呛咳、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全麻插管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男性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全身麻醉成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A组)全身麻醉诱导前按照常规操作插导尿管;观察组(B组)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变化、躁动情况以及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7%,观察组为73.3%。结论全麻男性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和无痛导尿管联合应用在患者全麻苏醒期间减轻导尿管刺激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的成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注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 L,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10 m L,观察患者全麻苏醒后尿道的刺激症状和疼痛程度。结果在尿道刺激症状方面,研究组CRBD源性躁动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CRBD源性躁动发生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程度方面,研究组疼痛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和无痛导尿管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全麻苏醒后导尿管的尿道刺激症状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达克罗宁胶浆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在气管插管前1min均采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患者的咽喉部及声门。对照组在气管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ml石蜡油;观察组用等量达克罗宁胶浆涂抹气管导管相同部位,两组其余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1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拔管前1min(T5)、拔管时(T6)、拔管后1min(T7)、拔管后3min(T8)、拔管后5min(T9)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导管耐受程度、术后24h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T0~T4时点两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T8时点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导管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维持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循环稳定,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围术期心理干预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行全麻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C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围术期心理干预组(G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围术期心理干预组(LG组),每组30例。导尿术均在全麻诱导后进行,C组常规导尿,L组导尿管前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5.0 g辅助导尿,G组常规导尿并对患者行心理干预,LG组导尿管前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5.0 g辅助导尿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即刻(T1)、拔出气管导管后5 min(T5)以及30 min(T30)时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_2数值。拔除气管导管后,对患者进行导尿管源性躁动评分并比较。结果 4组患者HR和MAP比较,T0和T1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5和T30时L组、G组、LG组均明显下降,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G组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各时点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G组和LG组导尿管源性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56、11. 359、25.128,均P<0.01);L组与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和G组比较,LG组导尿管源性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χ~2=12.025、16.008,均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围术期心理干预可有效维持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男性患者导尿管源性躁动。  相似文献   

15.
张磊  黄慧群  严蓉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08-1709
目的对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注射布托啡诺后导尿和麻醉诱导后导尿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各30例。Ⅰ组(布托啡诺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5 min后导尿;Ⅱ组(对照组)于麻醉诱导起效后导尿。记录导尿毕(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及拔管后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在麻醉苏醒期MAP和HR及患者的躁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使用布托啡诺可以减轻插置导尿管引起的疼痛,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90例,年龄28—55岁,体重56~74kg,ASA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右关托咪啶组(n=45)。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尿管。右美托咪啶组关腹前经静脉输注右关托咪定0.5μg·kg^-1(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10min注射完毕),对照组输注2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关托咪啶组麻醉苏醒期MAP降低、HR减慢,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旋关托咪啶可减少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全麻插管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组, (S组)石蜡油对照组.全麻插管前分别涂抹于气管导管尖端;观察患者入室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30 min(T4)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进行拔管苏醒期咽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躁动评分(SAS).结果 拔管时D组的血压、心率变化明显低于S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0 min D组咽痛VAS评分、镇静躁动评分(SAS)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在气管导管尖端表面,能减少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咽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能有效预防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辅助导尿术对全身麻醉下行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和术后尿道刺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100例拟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均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在插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前端15 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刺激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实验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30.0%,15/50)明显低于对照组(86.0% vs 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躁动的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h和12h的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可改善女性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可减少术后留置尿管的尿道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全麻喉罩通气道诱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各20例.以地佐辛用量不同分D1组、D2组及D3组;芬太尼组(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以上均用丙泊酚2mg/kg,罗库溴胺0.8 mg/kg诱导,BIS值下降至40~60时转入喉罩.观察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即时(T2)及置入后1、3、5min(T3、T4及T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各时点BP、HR较诱导前的基础值均降低(均P< 0.05)置入喉罩操作时各指标均高于较置入前(均P<0.05).D1组T2、T3及T4的MAP和HR明显高于F组(均P<0.05); D2组在各时点MAP和HR与F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D3组T1、T2、T3、T4 HR比D2组和F组有明显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结论 地佐辛可用于全麻喉罩通气道诱导,能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维持全麻插喉罩诱导期间血压和心率的稳定剂量为0.15 mg/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避免或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尿管的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的需留置导尿管的全麻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无严重前列腺增生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多模式护理措施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时苏醒期的尿道疼痛、血压、呼吸、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尿道疼痛和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与术前比较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了术后镇痛的患者除了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呼吸较平稳外,无躁动,尿道疼痛也相对较轻。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多模式护理措施(舒适护理+利多卡因胶浆+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留置尿管的痛苦,使护理更具人性化、个体化,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