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芬 《中外医疗》2014,(13):24-25,27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操对孕妇及胎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在该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决定选择在该院分娩,要求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孕期保健操锻炼。观察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平均体重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新生儿平均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保健操能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降低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且不增加胎膜早破及早产的风险,但对能否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孕期妇女采取常规的孕期保健,观察组孕期妇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期妇女的分娩方式(剖腹产与自然分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早产及围产期大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腹产率为28.33%、自然分娩率为71.67%,对照组剖腹产率为51.67%、自然分娩率为48.33%;观察组剖腹产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自然分娩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剖腹产率及自然分娩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早产发生率及围产期大出血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效果确切,显著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孕期妇女的预后,提高妊娠质量,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管理对其妊娠结局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50人。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以及生殖系统感染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死胎以及高胆红素血症、胎儿畸形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孕期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燕玲  罗宋 《当代医学》2012,18(21):66-67
目的 探讨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已确诊的妊娠糖尿病孕妇78例,观察组45例孕妇进行孕期系统化管理,对照组33例孕妇未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比较两组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经过孕期系统化管理后,产后显性糖尿病患者为5例,发病率11.1%,而对照组33例中产后显性糖尿病患者15例,发病率45.5%;观察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出现妊高征5例、剖宫产27例、感染1例、羊水过多2例、早产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妊高征15例、剖宫产27例、感染12例、羊水过多8例、早产7例,死胎1例.结论 加强孕期系统化管理,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怀孕期、产期、产后的影响及提高胎儿的生存质量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指数增长(△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连州市人民医院建立围产保健卡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并住院分娩的孕妇51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分为三组(消瘦组、适宜组、肥胖组),比较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以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再根据孕期△BMI的不同,将所有孕妇重新分为三组(不足组、合适组、过多组),再比较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肥胖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消瘦组、适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组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适宜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适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BMI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不足组和合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足组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高于过多组、合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过多组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合适组(P<0.05)。结论:孕前BMI过高或过低,孕期△BMI过多或过少均有可能给母儿带来不良影响,应指导育龄妇女孕前控制BMI在适宜范围,并指导其孕期BMI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娩的200例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随机收治住院分娩的正常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及分娩期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早产发生率以及孕晚期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重胎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减疾病发生的同时也会引发其他相关疾病,所以在怀孕初期建议孕妇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甲状腺功能检查,如发现患亚临床甲减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以降低孕妇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尽量降低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智力等方面的影响,减少新生儿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营养管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风险孕妇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规范产前检查且经妊娠高血压疾病风险筛查为高风险孕妇157例,按照孕妇意愿进行营养管理67例(观察组),按常规孕期保健但未进行营养管理9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胎儿窘迫,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分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孕期营养管理能改善妊娠高血压疾病高风险孕妇的围生期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变化对于自身与围产儿的影响。方法: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依据孕妇的体重指数( BMI )把上述孕妇分为正常孕妇(对照组)80例与超重孕妇(观察组)40例,都积极进行饮食干预,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抑郁与焦虑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巨大儿和低血糖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可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性显著增高,为此孕期保健应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和营养摄入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24~28周以内体重增长超过12.5kg的孕妇,给予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64例作为实验组,未行系统指导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对控制孕妇体重,利于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增强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模式及其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影响,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75例作为干预研究组由专人进行饮食和锻炼指导,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并进行母胎监护和产科干预;另外45例为干预对照组在孕期未采用综合的孕期管理干预;选取同期在该医院住院分娩的血糖正常100例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干预研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是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干预研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剖宫产率均低于干预对照组(P〈O.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的系统管理,可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甚至接近于正常孕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早产、巨大儿、妊娠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y,ICP)、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剖宫产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都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母婴并发症以及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个性化营养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个性化孕期营养健康教育,调控能量的摄入。记录两组孕妇各时期的体重,比较分娩结局。结果孕28周及以后,观察组孕妇体重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妇糖尿病、子前期、剖宫产和巨大儿、胎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孕妇进行个性化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孕妇体重增加,降低妊娠合并症、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孕期保健情况对母婴的影响,本次我们选择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建立孕期档案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18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0例。对照组孕妇未接受规范的孕期保健,观察组孕妇定期产检,并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等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间的怀孕期间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危妊娠发生率、分娩方式、产程长短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妊娠发病率、分娩方式、产程长短及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规范、科学的孕期保健能有效降低孕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及高危妊娠发生,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产后评分,有效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冯小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69-1471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50例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在我院产科门诊建立围生期保健手册、定期产检、住院分娩且资料完整的健康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愿接受体重管理的100例为观察组,未接受体重管理的1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定期常规产检并根据体重变化情况进行个体化营养咨询、饮食及运动指导,达到体重控制目标;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检和健康教育。分析2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超过标准的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进行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林震然 《吉林医学》2014,(13):2837-283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时正常孕妇8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孕期增加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期糖尿病等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低体重儿以及胎儿畸形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及胎儿预后密切相关,及时诊断给予有效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可有效改善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57-59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孕期体检的初孕产妇350例,按照是否给予孕期体重管理分为两组,每组175例。对照组常规孕检,未实施体重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体重管理,比较两组不同孕周BMI值;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孕24周、32周、38周BM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重管理能够将孕妇BMI增长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发生率,孕妇的分娩结局更好。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11-12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47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及同期住院120例健康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达标组与不达标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队列研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增高(P<0.05),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增高(P<0.05);但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各亚组比较,血糖达标组与不达标组中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达标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剖宫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并发症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妊娠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孕期血糖控制达标可显著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行助产士门诊孕期体重干预流程以建立规范助产士咨询门诊模式;应用并验证惠氏孕期体重管理工具,对接受助产士咨询的每位孕妇进行体重管理,并建立个体化增重目标将孕期体重管理落实于临床实践以优化胎儿出生体重,以减少母亲和胎儿有不良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应用Wyeth营养计算器软件进行体重管理的孕妇300例和未进行体重管理的孕妇300例,分别比较两组孕妇的顺产率、剖宫产、手术助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难产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FGR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顺产率、剖宫产、手术助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难产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FGR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孕妇在顺产率、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门诊有效增加产妇孕期知识、提高孕妇顺产率、剖宫产、降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难产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FGR发生率;助产士咨询门诊孕期体重管理机制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足月单活胎初产妇810例,①根据WHO提出的亚洲人BMI标准孕前体质指数分消瘦组(BMI<18.5)、正常组(BMI 18.523)、超重组(BMI 2323)、超重组(BMI 2325)、肥胖组(BMI≥25),探讨不同孕前BMI和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的关系;②根据孕期增重的幅度(△W)分3组:△W<15kg、△W 1525)、肥胖组(BMI≥25),探讨不同孕前BMI和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的关系;②根据孕期增重的幅度(△W)分3组:△W<15kg、△W 1520kg、△W≥20kg。探讨孕期增重的幅度和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的关系。结果:①孕前超重或肥胖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胎儿窘迫、产程阻滞及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组和正常组(P<0.01)。②孕期体重增加≥15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阻滞、剖宫产的发生率较△W<15kg组明显增高(P<0.05);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增重超过20kg的孕妇中明显升高(P<0.05);胎儿窘迫在△W<15kg组和△W≥20k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前及孕期体重超重容易升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导致分娩困难和胎儿窘迫、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重视孕前及孕期体重控制,有利于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与同期60例健康孕妇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资料.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高脂血症、早产、剖宫产等发生率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