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遵义医学院心内科(563003)王丕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衰)是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至一定程度,出现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是机体超代偿造成。近20年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  相似文献   

2.
巩民 《健康天地》2010,4(8):97-97,10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心内科于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美托洛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美托洛尔组有1例心率降低。2例缺血性ST—T改变。1例轻微腹泻。对照组3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美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确有显著效果,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上,心力衰竭可分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两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以左、右心室或双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为特征的一类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肌功能障碍导致心脏泵出血液不能满足外周组织和器官代谢需要。通常伴随体能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研究,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但由于其负性肌力作用,可诱发或加重心衰,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加强护理。我院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应用阿替洛尔治疗CHF280例,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生物学治疗的现代概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由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许多基础研究证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室重塑。而临床上采用针对改善心室重塑的治疗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这些治疗被认为是改善了心肌的生物学进程,如通过调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调控细胞凋亡,限制或逆转了心室重塑等,从而改善了心肌生物学功能,因而被称为生物学治疗(biological therapy)。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许多基础研究证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室重塑.而临床上采用针对改善心室重塑的治疗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这些治疗被认为是改善了心肌的生物学进程,如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控细胞凋亡,限制或逆转了心室重塑等,从而改善了心肌生物学功能,因而被称为生物学治疗(biological therapy).  相似文献   

7.
申吉华 《健康天地》2010,4(8):96-96,100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对照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比较中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力农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心脏器质性改变。自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450052)魏经汉,邱春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有足够的静脉血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排血量不足,导致组织灌注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肺循环和(或)体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为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因主要以冠心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风湿性心瓣膜病等,诱因主要以呼吸道等感染为主,其次为心率失常;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不典型,主要为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以及乏力、疲倦、心悸、精神萎靡等;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结论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在控制严重症状的情况下应重视病因及诱因的治疗,同时积极的氧疗、合理的膳食营养及个性化用药。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发生情况 ,观察其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测定 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 ,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 39.5 3%。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 ,所有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低钠症状消失 ,血钠显著性升高 (P <0 .0 1) ,伴随的低氯、低钾血症纠正 ,肾功能异常好转。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 ,应动态观测血清钠离子浓度 ,适当补充钠盐 ,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发生低钠血症 ,应及时补充钠盐 ,做好临床护理 ,有利于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洪伟强  卢建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54-155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倍他乐克使用刺量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果高剂量组超声心动指标、心功能改善在治疗30周时明显优于剂量组;两组均无因服用倍他乐克而导致的显著不良反应或死亡情况。结论高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可以获得最大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体会。方法:统计观察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效果。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7.5%。结论:在三腔起搏器植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速尿、洋地黄等,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组及贝那普利,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等指标改变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贝那普利能进一步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丛珊  丛阳  李洪霞 《现代养生》2014,(22):236-236
目的:分析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体会。方法:统计观察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效果。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7.5%。结论:在三腔起搏器植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硝普钠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8位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硝酸甘油组,均南微量注射泵经静脉泵入,开始剂量分别为6.25μg/min和5μg/min,根据血压及临床表现调整剂量持续静脉泵入。结果硝普钠组总有效率为96%,硝酸甘油组为78.7%,两组比较,硝普钠组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硝普钠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莨竭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应用硝普钠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吴霰 《现代保健》2011,(6):35-36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卡维地洛对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孙秀敏 《现代保健》2010,(34):178-179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心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提高疗效,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可以推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0.5μg/(kg.min)持续泵入,7天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血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功能的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36%,米力农明显改善心功能。在降低静息心率及改善LVEF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