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肿瘤,常来源于胰岛B细胞,占胰岛细胞瘤的70%左右,因其能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并发一系列以低血糖为基础的临床症状.胰岛素瘤90%为良性,多数为单发.  相似文献   

2.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有β细胞发生的胰岛素瘤,有α细胞发生的胰高血糖素瘤;有非β细胞发生的胃泌素瘤。胰岛素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约95%为良性,男女比例约为2∶1,单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来自胰岛B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临床上比较多见,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起源于胰岛p细胞,异常分泌胰岛素并产生临床症状的胰岛细胞肿瘤。Wilder于1926年诊断第1例胰岛素瘤并由Mayo手术证实为恶性胰岛细胞瘤;Whipple于1935年对胰岛素瘤提出了Whipple三联征,其中l例来自当时的北京协和医院。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1995年至2010年40例行手术的胰岛素瘤,并重点分析其诊断和外科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瘤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瘤也称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胰岛素瘤主要是合成和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症状反复发作.由于部分症状酷似精神和神经疾患,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癫(癎)等.我院1977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胰岛素瘤21例,现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艳  谷月  陈思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Z):41-42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有B细胞发生的胰岛素瘤,有d细胞发生的咦高血糖素瘤;有非B细胞发生的胃泌素瘤。胰岛素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约95%为良性,男女比例约为2:1,单发肿瘤约占92%。分布于胰头、体、尾,肿瘤直径多在1.0~2.5cm间。胰岛素瘤临床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为:①阵发性发作的低血糖或昏迷、精神神经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78mmol/L;③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瘤7例     
胰岛素瘤是由胰岛β细胞组成的肿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其中约10%的胰岛素瘤是恶性的。该瘤的特点是持续地分泌过量的胰岛素,致使患者周围血内胰岛素水平增高和血糖降低,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及精神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造成不可逆转的神经损害。但若...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瘤占胰岛细胞肿瘤的70%~75%,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47例胰岛素瘤,探讨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胰岛素瘤(insulinoma)又称胰腺B细胞肿瘤,既往多称为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最初是在1926年由William Mayo报告1例临床表现为严重低血糖发作的患者,手术探查后发现有肝脏转移瘤,术后仅1个月患者即死亡。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PETs),文献记载年发病率约为1/100~2/100万人口,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95%以上的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树强  李玉珠 《上海医学》1997,20(8):451-453
胰岛素瘤的定位及其多发性、异位性、隐匿性肿瘤的发现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率,对近24年来华山医院外科治疗的42例胰岛细胞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胰岛素瘤是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者,胰岛素瘤的诊断不难,多有典型Whipple三联症表现,但术前定位不易,主要依靠B超、选择性动脉造和CT检查,术后复发率较高(23.8%),主要原因为肿瘤残留,。7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其中5例探查发现胰岛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瘤即胰岛β细胞瘤.较少见,但在胰岛细胞瘤中则为常见,约占70%~75%.临床以反复发作的空腹期低血糖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为其特征.瘤体80%以上为良性,少数属胰岛β细胞增生,另外10%左右为癌,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稍较男性多发.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胰岛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胰岛B细胞的肿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80%-85%[1].胰岛素瘤能够脉冲式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严重的低血糖甚至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误诊为癫痫,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72%,有60%-80%病人误诊达1年以上,20%患者病程超过5年[2].现总结我科8月份收治的1例胰岛素瘤致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瘤是胰岛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能不受控制地分泌胰岛素,常常导致低血糖症状,部分肿瘤可以侵袭周围组织,称为恶性胰岛素瘤。其典型症状为低血糖发作,常在清晨或傍晚或劳累后发作,主要表现为:冷汗、面色苍白、心悸、四肢发凉、手足震颤、饥饿无力、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焦躁不安、精神恍惚、意识不清、反应迟钝。胰岛素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7月共收治胰岛细胞瘤患者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胰岛素瘤是一较少见的疾病,属胰岛细胞六种内分泌瘤之一,曾称为胰岛细胞瘤或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其以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无控制的释放胰岛素为特征,故称胰岛素瘤或胰岛β细胞瘤较为确切。胰岛素瘤患者,可反复出现发作性低血糖状态。神经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为葡萄糖,而其本身糖元储存甚少,故对低血糖最为敏感,易于发生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我院手术治疗8例胰岛细胞瘤的经验,总结胰岛细胞瘤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其效果.结果 本组8例病例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胰岛素瘤7例.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体3例,胰尾2例.术前螺旋CT明确肿瘤定位7例(88%),B超明确肿瘤定位4例(50%).术前行经动脉钙剂刺激肝静脉取血测定胰岛素(ASVS)检查5例,明确肿瘤定位5例(100%).所有病例行术中超声和触摸探查,明确定位8例(100%).行单纯肿瘤切除术4例,胰腺中段切除+胰空肠吻合术1例,钩突切除术1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2例.术后胰瘘发生率为25%(2/8),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对良性胰岛细胞瘤,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疗效肯定.胰岛素瘤仍有较高误诊率,多排螺旋CT可作为术前定位首选,建议常规行术中超声联合触诊,ASVS可能对复杂病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瘤(Insulinoma)是指分泌过多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肿瘤。包括胰岛β细胞腺瘤、癌和胰岛β细胞组织弥漫性增生,属于消化系统激素分泌性肿瘤——APUD 瘤(Tumor of Anine Content and/or Amineprecusor and uptake deearboxylationCell)的一种。肿瘤生长缓慢,加之胰岛素分泌过多可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故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由于长期严重低血糖可造成难以回逆的脑部损害,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起源于胰腺β细胞并过度分泌胰岛素.胰腺β细胞合成α链和β链胰岛素原,由一个C-肽连接后形成活性胰岛素,因此,胰岛素瘤过度分泌胰岛素原、C肽和胰岛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胰岛素瘤影像学定位价值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1995年5月-2000年10月外科治疗的26例胰岛素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US术前定位准确率23.1%,CT定位准确率55%,DSA定位准确率50%,手术探查准确率96.2%,行肿瘤剜除术21例,切除肿瘤21枚,行胰体尾部及脾切除4例,切除肿瘤7枚,其中1例为多发胰岛素瘤伴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瘤多达4枚,恶性胰岛素瘤伴肝转移1例,结论:胰岛素瘤影像学术前定位率很低,手术首选胰岛素瘤剜除术。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瘤是胰岛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能不受控制地分泌胰岛素,常常导致低血糖症状,部分肿瘤可以侵袭周围组织,称为恶性胰岛素瘤。其典型症状为低血糖发作,常在清晨或傍晚或劳累后发作,主要表现为:冷汗、面色苍白、心悸、四肢发凉、手足震颤、饥饿无力、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焦躁不安、精神恍惚、意识不清、反应迟钝。胰岛素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7月共收治胰岛细胞瘤患者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胰岛细胞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7年收治的58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胰岛细胞瘤患者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9例,胰岛素瘤17例,胃泌素瘤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痛和上腹部不适,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的主要症状分别是whipple's三联征和严重的消化性溃疡.B超、CT、MRI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80.8%、82.6%和90.0%.58例惠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53例,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8.1%、96.2%和92.5%.结论 胰岛细胞瘤以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和胰岛素瘤最常见,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I对胰岛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