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麻风足底溃疡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足底溃疡对留院麻风治愈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在我院住院麻风治愈者中随机抽取40例足底溃疡患者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溃疡组总分、阳性项目数、抑郁、精神病性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足底溃疡对麻风患者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要加强对足底溃疡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668例麻风治愈者的生存质量与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中文版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江苏姜堰市668例麻风治愈者和456名家属进行调查,以了解其生存质量与个性特征,为实施麻风治愈者生存质量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麻风治愈者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生理、心理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家属组(P<0.01).麻风治愈者、家属组和常模的EPQ-P和EPQ-N因子粗分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E因子粗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L因子粗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风治愈者多倾向于病理性-内向-情绪不稳定型,其生存质量与EPQ-E因子呈正相关,与EPQ-P和EPQ-N因子呈负相关.建议针对其个性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鲁南地区麻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鲁南地区380例麻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麻风患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症状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风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社会支持与躯体化、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等因子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麻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提高社会支持度可以改善麻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麻风治愈留院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影响因素,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对我所120例麻风治愈留院者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麻风治愈留院者的述情障碍总分及因子1,2,4的分明显高于常模,因子3的分低于常模。述情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一般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麻风治愈留院者的述情障碍很可能是机体对麻风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一种状态性反应,要重视麻风患者述情障碍问题,消除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广州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6个月内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158名急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医护人员SCL-90 各因子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者占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的41.1%,遭受者组在年龄(P<0.01)、工作时间(P<0.001)上均小于未遭受者组,施暴者多数为患者家属(56.3%);遭受的暴力大多数为言语的辱骂、污辱、折磨和骚扰(70.6%),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急诊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因子分及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常模,P<0.01 或P<0.05,阳性项目数医生明显高于护士(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工作场所暴力对急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  相似文献   

6.
了解贵州省麻风受累者的畸残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截止2008年底贵州省所有存活的麻风病人及治愈者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麻风病人27 544例,其中10 429例存活麻风病人中,畸残病人5655例,占存活病人54.22%,麻风畸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少菌型患者的Ⅱ级畸残比明显高于多菌型患者(P<0.001);不同职业之间畸残有差异(P<0.001),以农民的畸残率最高54.91%;麻风村病人的眼、手、足Ⅱ级畸残率均明显高于家庭治疗病人(P<0.001);麻风Ⅱ级畸残者使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贵州省10 429例麻风受累者中畸残率较高,与年龄、麻风型别、职业等因素有关,提示需加强病例的早期发现,规则进行抗麻风联合化疗,控制麻风反应、神经炎,推广麻风康复技术,仍然是贵州省降低麻风畸残率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749名麻风及治愈者残疾情况,分析致残的相关因素,为实施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现存活麻风及治愈者749人,采用全国麻风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的麻风患者残疾调查表和统一技术标准展开现场调查记录,将验收合格的调查表集中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江门市新会区现存活麻风残疾率49.8%,男、女性残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8,P>0.05);多菌型患者残疾率为62.6%,明显高于少菌型患者残疾率的43.5%(χ2=24.01,P<0.05);麻风病期(发现延迟期)<2年的残疾发生率为38.34%,病期≥2年的残疾发生率为61.6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66,P<0.05)。结论麻风病期越长,残疾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调查量表SF-36在麻风治愈者中应用的信度、效果和可行性。方法: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121例住院(村)和732例院外麻风治愈者,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类8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结果:八个维度中有五个维度(PF、RP、BP、GH和VT)年龄越大,维度分数越低(P<0.01);男性和女性在VT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高于女性;院外和院内在五个维度(PF、RP、BP、GH和RE)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院外均高于院内;除GH、VT和MH与普通人群接近,其它维度分数均低于普通人群。结论:评价量表SF-36基本适用于我省麻风治愈者生存质量评价,影响麻风治愈者生存质量是多因素的,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麻风治愈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病耻感、负性心理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南京某三甲医院160例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社会影响量表(SIS)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ED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分为(57.27±11.96)分,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内在羞耻感维度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01);患者负性心理阳性因子总检出率为55.9%,t检验SCL-90各因子阳性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耻感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患者心理状况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01);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精神病性因子对患者病耻感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 男性ED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在临床护理中增加对ED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疏导护理,提高社会支持,从而降低患者病耻感,...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兰溪地区58例麻风治愈者及其27名直系亲属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研究,并以当地正常人作对照。发现PB治愈者的SIL—2R与对照者无差异(P>0.005),MB治愈者的则明显降低(P<0.002),以LL治愈者最显著(P<0.005),且与病程和治愈时间无关,提示MB病人治愈后仍有细胞因子异常和T细胞激活方面的障碍。麻风病人直系亲属的血清中SIL—2R明显高于MB治愈者(P<0.001),与PB治愈者和对照者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麻风治愈者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风治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55例麻风治愈进行评定及分析。结果:麻风治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3.23%,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抑郁、焦虑、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性差异。在控制年龄、性别因素下,心理健康各因子痛苦水平与社会支持分呈显负相关,与情绪不稳定人格呈显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性别、职业、婚姻、化、躯残情况等。结论:麻风治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常见,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麻风患者血清中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麻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微量样本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12例新发麻风患者,29例治愈麻风患者及37例正常人血清中IL-1、IL-2、IL-4、IL-6、IL-10、TNF、IFN-γ和IL-17A水平。利用Kruskal-Wallis和Nemenyi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新发组患者血清IL-1和IL-2水平显著高于治愈组(P≤0.005);新发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新发组患者血清IFN-γ 和IL-17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新发组、治愈组和对照组IL-4、IL-10和TN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h1/Th2/Th17某些相关细胞因子可能与麻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男性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在治疗中进行心理干预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分成生殖器组和非生殖器组,应用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器组CECA10的情感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生殖器组得分(P0.05),而性活动维度则无差异(P0.05);在SCL-90的各因素中,生殖器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分较非生殖器组低(P0.05);SCL-90总分与CECA10总分呈负相关(r=-0.654,P0.01)。结论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会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方法对120例慢性湿疹患者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进行评估,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湿疹患者的躯体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湿疹对患者心理、穿衣、社交娱乐、工作学习、治疗影响较大;发病部位位于暴露部位与非暴露部位的DLQI分值比较,男女性湿疹患者DLQI分值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婚与已婚患者DLQ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该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消防战士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验证八段锦锻炼对消防战士的健身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习练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20周,分别测定锻炼前后受试者的身体机能,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试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其身体机能提高明显,SCL-90测试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组和全国常模比较,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结论有氧健身气功八段锦在增进消防战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军人病区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有效的部队伤病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60名军人病区伤病员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测试结果与文献中的1388例普通住院患者常模及19662例军人常模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军人病区伤病员与普通住院患者常模对比,人际关系因子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他各因子分及总分值均显著高于普通住院患者常模(均P〈0.05);与军人常模对比,总分值、强迫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际关系、敌对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均P〈0.05),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均P〈0.05)。结论部队伤病员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普通住院患者常模及军人常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斑秃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防御机制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及心理防御方式问卷(DSQ),对80例斑秃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例正常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斑秃组在抑郁[( 10.64±2.02)分]、躯体化(8.36±1.84)分]、焦虑[(13.46±2.25)分]、疑心[(8.30±2.11)分]、脱离实际[(7.77±2.18)分]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5.54±1.83)分]及中间型防御机制[(6.09±1.77)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谎分数、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因子均与DSQ1呈显著正相关(P<0.01),躯体化、焦虑因子与DSQ2呈显著负相关(P<0.01),躯体化因子与DSQ4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斑秃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防御机制存在一定缺陷,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麻风治愈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个性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韶关市辖区内155例麻风治愈者进行了调查。结果:社区麻风治愈者在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两维度的主观满意度高于相应的客观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两维度的主观满意度低于相应的客观生活质量;个性因素尤其是情绪稳定性与主观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相关。结论:针对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心理干预,是提高麻风治愈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患者的个性及心理健康状态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定尖锐湿疣患者的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别对尖锐湿疣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各202例进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尖锐湿疣患者EPQ的E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量表得分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N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L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尖锐湿疣患者个性外倾、情绪不稳。尖锐湿疣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不适、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得分高于对照组,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得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具有特殊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pressed patients living in a Japanese leprosarium who have been isolated by national law and are now becoming very elderly. METHODS: We surveye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ed patients living in the National Tamazenshouen Sanatorium, a major leprosarium in Japan.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ho had suffered a depressive episode during the last 5 years (2000-20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who committed suicide were also studied. RESULTS: At the time of the investigation, 48 out of 385 (12.5%) patients were depressed or had experienced a depressive episode. Forty-one residents had committed suicide since the leprosarium was established in 1907. Somatic symptoms and depressive moods were the predominant symptoms and were not limited to symptoms unique to leprosy. The period of isol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correlated with the GDS-SF or PGC morale scale scores.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onsultation psychiatric for elderly leprosy residents and could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in countries with ageing leprosy resi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