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案四则     
韩萍 《当代医学》2009,15(31):158-159
1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少两感证 夏某,2008年5月25日初诊。主诉:发热恶寒半天。患者于昨天下午不慎受凉后出现发热恶寒,鼻流清涕,神乏困倦,自服日夜百服宁片2次,至傍晚时分恶寒反觉加重,身痛欲睡,手足冰冷,无汗出。现病T37.6℃,舌淡苔薄润,脉沉稍细数。脉证合参,辨为少阴兼表证,治宜温经解表。即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  相似文献   

2.
【组成】麻黄9g、白芍9g、细辛3g、干姜6g、炙甘草6g、桂枝6g、半夏9g、五味子6g。【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胸闷咳喘,甚者不得平卧,痰多而稀,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紧。  相似文献   

3.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之太少并病,出现发热寒无汗,足冷,脉反沉时使用,方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笔者以此方加味在临床上用来治疗现代医学的感冒(阳虚外感型)和血栓闭塞型脉管炎(阳虚寒凝型),取得满意的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1岁,因吃打有农药的苹果后半小时于2001.9.24日9:20入院,患者半小时前吃邻地打有农药的苹果后觉头晕、恶心,上腹部不适,大汗,四肢乏力,无腹泻,无意识障碍,无肌束震颤,当时用手指探咽,吐出胃内容物约lOOml,回家途中被他人发现送至我院。发病来,神志尚清晰,无喘息发作,心悸明显,无二便失禁。查体:T36.5℃,P120次/min,R20次/min,BP80/60mmHg,神志尚清晰,言语欠流利,周身大汗,无皮肤巩膜黄染。  相似文献   

5.
李某,女,65岁。1993年2月26日隆。背部汗出如水20余年,每当进食或稍劳累即汗流浃背,汗出后恶风,须用手娟塞紧衣领挡风。近来胸脏病满,食欲不振,口干苦,心烦,两耳时如蝉鸣。舌质稻红,首黄厚,脉弦滑略数。辨证为痰热内部、胆火上炎之汗证。治当清胆、解郁、化痰,以温阳汤加减。处方:半夏、陈皮、振子、竹茹、黄芩各10g.枳实、石菖蒲、厚朴各12g.茯苓、石决明各20g.片草6g。水煎服,口1剂。服4剂后复论,背汗人减,仅微汗出,恶风不坏,其他9.i;状均减轻。守1:方继服7剂后痊愈。按:患者虽背汗出多年,但有病满、日苦、心烦…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主因“自服敌百虫后恶心、呕吐、大汗2h”于2003年8月17日晚上9点25分人院。患者人院前2h自服敌百虫约50ml,随后恶心、呕吐、大汗,半小时后送到本院门诊,经洗胃,输液,静注阿托品2mg,肌注氯磷定1g治疗,急查血胆碱酯酶15u/L:心电图示“ST—T改变”,拟“急性敌百虫中毒”收住院。  相似文献   

7.
肩周炎属祖国医学肩凝症范畴。笔者于临床用自拟乌梅汤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1 药物组成 川乌20g,制草乌120g,生麻黄30g,川桂枝30g,细辛6g。此方是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基础上化载而出。汤中重用川、草乌,具有祛寒温经通络止痛之效,使药力直达病所;桂枝、细辛温通络脉;麻黄细辛桂枝合用,助川草乌祛寒温经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8.
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52例,并设对照组43例观察。两组病例均 先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附子 各10g,细辛3g,葛根30g,水蛭10g,黄芪30g,牛膝10g。1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 组予弥可保500ug,隔日1次,肌肉注射。两组连续用药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5%,对照组总有效率 60. 5%(P<0. 05) ,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咳嗽为多发病,一年四季皆有;尤以冬春季较为常见。中医将咳嗽大体分为风热咳嗽、痰热咳嗽、脾湿咳嗽、肺燥咳嗽四种证型。1辩证施治1.1民热咳嗽1.1.1症状发热较重,无汗或少汗,咳嗽少痰,咽红作痛,面颊发红,鼻流粘涕,大便干,尿黄,舌质红或舌边尖红,苔薄白少律或薄黄,脉浮数。1.1.2治则微辛解表,宣肺止咳。1.1.3方药芦根15g、麻黄1.5g、杏仁10g、紫苏子10g、紫苏便10g、桑叶6g、桑皮10g、前胡10g、紫花10g、黄等10g、积壳6g、快实6g。回.14方解方中君药为麻黄,因本证实属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故用麻黄之辛,宣肺散邪。臣…  相似文献   

10.
虚喘汗出用麻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柱 《中原医刊》2004,31(6):41-41
前人有“夏月不可用麻黄”之说,仲景明训“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中药教材课本提出,凡素体虚弱汗出而气喘者均忌服麻黄,于是对哮喘发作时汗出者而不用麻黄,滥用它药而得不到满意疗效。笔者临床20余年,将麻黄用于哮喘汗出病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机理与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1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综合征)多系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所致,属于中医的心医、怔忡、胸痹、昏厥等范畴。我们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生脉散治疗2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4岁,平均48.4岁;病程3个月~6年。均经心电图检查、阿托品试验并根据临床表现,确诊为病窦综合征。2治疗方法治则:温阳通脉、益气养阴。方药组成:麻黄159(先煎),制附子10g,细辛3g,党参259,麦冬159,五味子109,生地159,黄茂209,当归109,丹参309,桂枝10g,白芍159,炙甘草159,…  相似文献   

12.
中药煎剂的煎法与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效剂需科学讲究煎法与服法,以免影响疗效。如(伤寒论)中介绍对植技汤煎服法为取药1剂,用水7杯,微火煎取3杯,除去药渣,温服1杯,约过半小时再喝热粥1碗,盖被卧Zh,个遍身出微汗为最好,但不可大汗淋漓,否则病必不除。如服1杯后即病愈,则停取其余2杯。若1杯后未出微汗,就应缩短服药间隔时间,照前法再服1杯,约在半天内可连服3杯。若病症仍有,可再服1剂。汗难出者可连服二三剂。又如仲景方中“大小承气汤”的煎煮和服法:大承气汤尤煎权实、厚朴,取5杯,去掉药渣,放人大黄,再煮到2杯,去渣,放入芒硝,再微火煮一、二沸,…  相似文献   

13.
1产后太少合病张某某 ,女 ,28岁 ,1996年6月4日就诊。患者产后23日 ,病15日 ,症见 :形体消瘦 ,面色苍白 ,精神痿靡 ,屈膝身倦 ,整日嗜睡 ,语声低微伴呻吟 ,头昏痛 ,恶寒重 ,觉背凉如冰 ,身穿衣服数件 ,厚被覆盖而卧 ,时有发热 ,无汗 ,纳差 ,苔白滑 ,脉沉弱。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病程日久 ,迁延不愈。辨证为少阴里寒兼太阳表证 ,治以温经发汗、鼓动心阳 ,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 :麻黄9g,附片15g(先煎 ) ,细辛6g,桂枝12g,白术15g,党参24g,茯苓18g,甘草6g。服药剂后 ,患者微汗出 ,觉全身暖和 ,神气大…  相似文献   

14.
叶絮  谭获  庞缨 《广东医学》1999,20(1):80
患者,女,四岁。因渐进性鼻塞、流涕3a,咽癌、异物感2个月,颜面浮肿。声嘶3d于1998年5月2日入院。患者于3a前开始出现双侧持续性鼻塞,渐进性加重,伴流涕。2个月前起觉咽痛和异物感,进食时甚。3d前在某诊所服中药后,咽癌加剧,伴声嘶、气促,颜面浮肿。查体:T36.8℃,P  相似文献   

15.
水肿 例1:男,50岁,2002年11月11日以全身浮肿半个月来院就诊,在当地医院曾静滴抗生素,口服利尿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为求进一步根治而来我院。现症见:全身浮肿,头痛,腹胀,乏力,时有咳嗽,吐白色痰,舌质淡体胖大,苔白滑润,脉弦缓。予麻黄、附子、细辛各10g,桑白皮、苏叶、泽泻、茯苓、苍白术各15g,白茅根50g。日1剂,水煎服,服3剂,浮肿大?肖,再诊原方加减继服5剂,诸症痊愈。  相似文献   

16.
处方1葱白50g.胡椒1g。主治暴受风寒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舌苦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制法把上药共捣如膏状。用法将揭烂的药膏敷于脐上.外以纱布、胶布固定。再用暖水袋在脐部熨之。并同时服热姜汤1杯。每日用药1次。处方2板蓝根、生石膏、连翘、薄荷、淡豆致各IO~159.葱白、蜂蜜、鸡蛋清各适量。主治风热感冒.恋风.发热.头痛.咳嗽.咽癌.口渴.汗自出,舌首薄黄、脉浮数。制法将前五味药共碾为纫末,取药末适量与葱白共捣烂如泥状.继取鸡蛋清、蜂蜜调匀·再与药泥调拌和匀’制成一个圆形小药饼备用。用法…  相似文献   

17.
间质性肺炎系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西医对此病无理想药物和治疗措施。笔者根据该病患者发热、咽癌、干咳等症状,按中医理论辨为燥邪伤肺阴。逐用《温病条辨》方沙参麦冬饮养阴生津润燥,治疗三例该病患者。结果十分满意。现举一例如下:赵某某男58岁1994年11月30日初诊主诉:胸闷、咽痛、干咳1月。月前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咽痛,目服感冒成药后热退,但胸闷求去反生干咳,后经省人民医院检查,诊为“间质性肺炎”,针、药并图而罔效。遂来院求治。刘诊:而黄颧红,日子便秘,咽喉弓D“充血,咽后壁充皿并…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协定方口服,方剂组成:炙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黄芪10g,茶叶1g,葱白半支。发热者炙麻黄改为生麻黄,每日1剂,水煎服代茶频服。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占84.6%,复发12例占66.7%,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本中药协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减少复发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络之功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均获良效。仅举数则于下:1颈椎病张某,女,34岁,1994年8月16日初诊。肩臂酸痛不适半年余。5天前,因吹风扇而引起加重。伴左上肢时有麻木、阵痛,颈部转动僵硬。颈椎侧位片示:生理曲度变直,C5-6和C6-7椎体前后缘呈唇样增生。服骨刺片及消炎镇痛药无效而邀余诊治。刻诊:舌淡苦薄白,脉缓。处方:当归10g,桂枝15g,白芍10g,细辛5g,通草10g,甘草6g,丹参15g,红花10g,葛根…  相似文献   

20.
咽喉病析     
咽喉疾患为临床常见疾病.咽者怕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咽喉协助肺胃行呼吸消化水谷,与人体内气血的调和息息相关.由于十二经豚直接或间接通达于咽喉,故咽喉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内传脏腑.反之,脏腑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咽喉。引起咽喉疾病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风、寒、暑、湿、燥、火、邪毒、温热、疫病等侵袭人体,咽喉首当受之而为病。内因:脏腑内伤,郁而化热火上勇咽喉可为病.如;肝郁化火、胆热不行、肾阴暗耗、虚火妄功、膀眈炽热、胃火识励、肺热土炎、大肠有热、心火过盛、小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