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内毒素休克小鼠心肌乙酰胆碱含量的动态变化对了解胆碱能神经系统在休克发病学以及山茛菪碱的抗体克原理有一定的意义。 实验动物为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约18~20克。正常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安静30′为,断头取全心。实验组静注内毒素0.5mg/10g体重(0.1ml/10g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外源性细胞因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NEPO)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NEPO加到细胞培养基中配成终浓度分别为0.5、1.O、5.0U/ml的诱导分化液,分别在分化第8、12天观察ESC自发及在rhEPO诱导情况下心肌细胞分化率;在分化第7天应用RT-PCR检测自发分化组及NEPO诱导组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在分化第8、12天rhEPO诱导(1.0U/ml)心肌细胞分化率分别显著高于对应分化天数的自发心肌细胞分化率(0.11±0.02对0.05±0.01,P〈0.05;0.86±0.02对0.65±0.05,P〈0.05);与自发分化组比较.NEPO干预(1.0U/ml)上调GATA-4、Nkx2.5mRNA的相对表达。结论外源性rhEPO早期干预能够促进ESC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
人周围神经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神经束性质的鉴别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用Karnovsky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系统地观察了成人周围神经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分布。材料包括20侧上肢主要神经干及其分支、部分下肢神经的肌支和皮支、6侧C_7脊神经前后根。皮神经内,有髓纤维酶反应阴性;大量无髓纤维显示强阳性酶反应,呈群块状分布。肌支神经内58%的有髓纤维酶反应阳性,酶活性局限于轴索内,髓鞘不显酶活性;示强阳性酶反应的无髓纤维远较皮神经少。C_7脊神经前根87%有髓纤维酶反应阳性,与肌支内酶反应阳性有髓纤维相似;后根纤维酶反应阴性;灰交通支内酶反应强阳性,与皮支内阳性无髓纤维酶染色强度一致。本文结果表明,周围神经运动束和感觉束内,有髓及无髓纤维酶活性都有明显不同;明确提出,酶染色有髓纤维来源脊神经前根运动纤维,具有强酶活性的无髓纤维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相似文献
4.
不同工艺制备的补肾中药对拟痴呆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补肾中药按水煎浓缩、水煎醇沉和乙醇提取三种传统加工工艺制成口服液,观察它们对氯化铝溶液所致拟痴呆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每种药液均以高(10mL/k/日)和低(3.3mL/kg/日)两种剂量灌胃,并以同龄、同种小鼠为对照组。在喂药过程中,每10天用避暗法测定各组每只小鼠记忆功能。连续喂药30天后,断头分离出每只小鼠的大脑皮层组织,用酶底物反应和受伤协郎配某结会分析.测字各组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乙酞胆碱酯酶(A。*E)活性和胆碱能M受体结合容量(Rt)值。实验结果表明,拟痴呆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中A。hE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受体Rt值显著下降(P<0.05)。三种不同加工工艺药液的高低两种剂量都能明显降低A。hE活性,升高M受体Rt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0.001)。与小鼠整体迷宫实验能显著提高记忆力相一致。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证明三种不同制药工艺都可以提取补肾中药的有效成分。水煎浓缩方法简便,价格便宜,应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鼠的红细胞在体外经内毒素处理后,其膜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显著降低,并发现血浆的存在可进一步加强内毒素降低AchE活性的作用。给大鼠体内注射内毒素同样可以降低AchE的活性。另外,内毒素还可降低狗红细胞膜上AchE的活性,但它对人红细胞膜上AchE影响甚微。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属的动物,其红细胞膜蛋白图谱不同,推测内毒素影响酶活性很可能与膜蛋白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郭氏曾在内毒素休克狗模型进行了血液动力学的研究,指出注射内毒素后,在急性反应期心血管呈低排低阻;代偿期可出现不同血液动力学型如高排低阻、低排高阻,以及低排低阻;失代偿期又以低排低阻而告终。本文选择小鼠全心肌,在注射内毒素后不同时点,测其乙醘胆碱(Ach)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又在部分内毒素大鼠不同时点,进行了心肌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组织萤光的观察。以便了解心排改变的部分有关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7.
低剂量γ射线辐照对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低剂量γ射线对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10份人全血,采用γ射线照射,照射剂量为1Gy,并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1h,2h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0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RBC—ICR)及肿瘤红细胞花环率(RTRR)的变化情况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人红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RBC—C3R及RTRR较照射前明显升高(P〈0.05),而RBC—ICR无明显变化(P〉0.05)。经γ射线照射1h后,SOD,GSH—Px,GR及CAT活性与照射前比较明显升高(P〈0.1),照射后2h,除SOD外,所有指标与照射后1h比较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人红细胞在体外经低剂量γ射线照射后,可明显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明显提高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即可诱导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酶的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内毒素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d装置,应用Krebs-Henseleit(KH)液行主动脉逆灌注,动态观察离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MAP)和心肌张力曲线,并在实验的0、20、50、80min收集灌流液,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等的含量.结果甘氨酸处理组对内毒素诱导心脏单相动作电位的D20、D50和心率等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心肌张力曲线的改善不明显,对内毒素诱导的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有抑制作用,可以减缓和降低心肌损伤引起的LDH和CK的释出,并且降低NO的释放等.结论甘氨酸可以减轻内毒素所致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甘氨酸拮抗内毒素的作用及甘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免疫应答期间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大鼠,在免疫后第3天至第6天,使用光电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下丘脑、丘脑、中脑和脑桥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海马和下丘脑中AChE活性在免疫后第3天至第6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丘脑、中脑和脑侨内ACh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由此提示:在体液免疫应答期间,海马和下丘脑中AchE活性降低,亦即以上两脑区中乙酰胆碱(ACh)含量可能增加。我们以往的实验说明,中枢ACh可调节体液免疫应答。综合两者结果,可以推测在中枢ACh与免疫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AUVIB)对梭曼中毒家兔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中毒组;常规治疗组及AUVIB治疗组,观察家兔全血AchE活性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及总抗氧力(T-AOC)的变化。结果:AUVIB治疗组仝血AchE活性明显高于中毒组及常规治疗组,血清GSH-Px活力及A-TOC明显高于中毒组(p〈0.05)。结论:AUVIB治疗能显著提高全血AchE活性及抗氧化能力,可应用于梭曼急性中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小鼠72 h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 LPS组, n=23)、氯胺酮1组(K1组, n=22)、氯胺酮2组(K2组, n=23),各组小鼠均经尾静脉注射LPS(25 mg/kg),K1、K2组分别在LPS注射前30 min肌肉注射氯胺酮 (100 mg/kg),K2组还在LPS注射后1、4、7 h皮下注射氯胺酮(20 mg/kg),观察72 h存活率.结果: 3组小鼠的72 h存活率分别为21.74%、54.53%、69.57% ,K1、K2组值分别显著(P<0.05)、非常显著(P<0.01)地高于 LPS组.结论: 氯胺酮可提高内毒素休克小鼠的72 h存活率,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LPS刺激后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免疫细胞酶活性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银杏叶成分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表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含倍半萜化合物的银杏叶制剂可增加震颤麻痹患者的脑血流量等。但银杏叶提取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尚少,为此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对小鼠几种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邓万俊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9,(5)
干扰素(IFN)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疾患,最初它只用作抗病毒治疗,最近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然而,IFN可引起各器官、各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塞及心绞痛,于是人们怀疑干扰素可引起心肌血管的改变。为此,... 相似文献
15.
活性氧对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了羟自由基发生系统(Fe~(2 ) H_2O_2)及过氧化氢对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证实羟自由基可造成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下降及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其作用可被羟自由基消除剂甘露醇所对抗。过氧化氢对心肌细胞膜ATP酶也有一定直接抑制作用,但若过氧化氢通过自由基反应产生了羟自由基,则可造成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当归对人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当归对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影响。方法 :健康献血者红细胞 ,自身血浆稀释至红细胞压积为 40 %。用红细胞聚集仪和激光衍射光学旋转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结果 :当归组加入当归注射液 2 0mg/ml孵育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可显著降低红细胞聚集速度 (Ta :2 .5 9± 0 .35 ,Tf:33.5 4± 2 .6 3vsTa :1.80±0 .16 ,Tf:2 7.11± 1.78,P <0 .0 5 ) ,但不影响红细胞解聚能力。加入Ca2 + 螯合剂可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当归可以显著逆转A2 3187导致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EI:0 .2 9±0 .0 47vs 0 .17± 0 .0 2 4,P <0 .0 1)。结论 :当归可以降低正常红细胞聚集速度 ,减轻Ca2 + 螯合剂导致的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18.
缺氧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腺苷酸转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低压缺氧暴露过程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腺苷酸转位酶活性变化特点。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1d组、5d组、15d组和30d组。缺氧组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低压舱内连续缺氧23h/d。提取心室肌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氧化呼吸活性;HPLC法测量线粒体内腺苷酸含量;[3H]-ADP掺入法测量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结果:大鼠经缺氧1d、5d、15d后,ST3和RCR显著降低,缺氧30d时ST3仍显著低于对照组,ST4在缺氧1d、5d、15d时显著升高,缺氧30d时降低,RCR在30d时接近正常。缺氧1d和5d心肌线粒体ATP含量、ANT活性明显下降,缺氧15d时接近正常,缺氧30d时则再次降低。结论:缺氧对心肌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的抑制是导致线粒体内ATP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缺氧过程中ANT活性与线粒体内ATP含量成协调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的当归孵育对人红细胞脆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脆性测量仪 ,检测红细胞在有或无当归情况下随着悬浮介质渗透压不断降低 ,细胞形态由膨胀至最终破裂、溶血过程中 ,红细胞开始溶血、5 0 %红细胞溶血以及全部红细胞发生溶血出现的时间 (Ti,T50 ,Tt)及溶液介质中NaCl浓度 (Hi,H50 ,Ht)。结果 :(1)当归 (5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 ,Hi,H50 ,Ht均显著延长 ,Ti,T50 显著降低。Tt变化无显著性。(2 )当归 (2 0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 ,Hi,H50 显著延长 ,Ht,T50 ,Tt变化无显著性。结论 :当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人免疫球蛋白(Ig)转基因小鼠制备人源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单克隆抗体。方法:以电鳐(Torpedo)AChR(tAChR)作为基础免疫原,分别以tAChR或人AChR(hAChR)α亚单位1~210位氨基酸(Hα1-210)与thioredoxin(Trx)融合制备的融合蛋白Trx-Hα1-210作为加强免疫原,注射人Ig转基因小鼠。应用ELISA检查由该小鼠制备的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源性抗tAChR或抗Trz-Hα1-210单克隆抗体的分泌,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抗tAChR或抗Trx-Hα1-210单克隆抗体与hAChR的交叉反应性。结果:从tAChR作为加强免疫原组小鼠得到433株分泌人源性抗tAChR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从抗Trx-Hα1-210作为加强免疫原组小鼠得到20株分泌人源性抗Trx-Hα1-210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但这些人源性抗体均不能与hAChR起交叉反应。结论:由人Ig转基因小鼠制备人源性抗AChR单克隆抗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