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拟在探讨DTI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肌电除极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DTI技术的速度模式及加速度模式观察38 例经体表心电图证实为束支传导阻滞, 其中20 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18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患者的异常心室肌除极起源与顺序,并与25例心电图完全正常的健康志愿者相对照。结果: ①加速度图上CRBBB组的心室除极起源与正常组无差异(P> 0.05), 均位于室间隔, 并由室间隔向四周扩布激动; 而CLBBB组的心室最早除极点位于右室前壁心尖, 其产生的除极扩布过程与正常组、CRBBB组迥异(P< 0.001); ②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M 型速度图显示CRBBB组左室除极正常。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自心电激动开始(心电图Q波起始) 至收缩带出现的时限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P> 0.05); 而CLBBB组左室除极则明显延缓。左室后壁收缩带推迟出现, 与正常组、CRBBB组均有显著差异(P< 0.01); ③心尖区四腔心、二腔心及左室长轴切面上脉冲频谱型速度图显示CRBBB组右室前壁基、中部收缩延迟。自心电激动开始(心电图Q波起始) 至右室前壁基部、中部收缩波起始的时间间隔较正常组  相似文献   

2.
DTI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除极顺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除极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加速度图及脉冲频谱图检测10例CLBBB患者心室除极顺序,并与正常组(25例)进行对照。结果①CLBBB心室最早除极部位位于右室前壁心尖段,与正常组迥然不同(P<0.0001);②剑下四腔切面显示CLBBB心室除极顺序为:右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心尖、右室前壁全部、室间隔全部、左室前侧壁心尖、左室前侧壁全部;正常人心室除极顺序则为:室间隔基中部、室间隔心尖、右室前壁心尖及左室前侧壁心尖、右室前壁全部、左室前侧壁基部。③和正常组比较,CLBBB患者右室前壁电除极收缩耦联正常(P>0.05),而各左室壁除极明显延迟(P<0.0005),前间隔除极方向由心尖指向心底。结论能显示心室肌收缩顺序的DTI技术可直观、实时、精确地反映CLBBB的心室电除极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的收缩同步情况.方法 选取28例CL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LBBBa组,15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LBBBb组,13例)者]、29例CR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RBBBa组,16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b组,13例)者]及对照组25例无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析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径向应变、周向应变以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计算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结果 除CLBBBa组心尖水平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外,CLBBB患者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及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LBBB患者径向应变、周向应变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大于CRBBB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CLBBB患者存在明显心肌收缩不同步现象,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患者心肌存在径向应变上收缩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同步化显像技术在评价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同步性与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为研究组,25例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应用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心肌组织速度显像及分析软件分析两组组织同步化图像,测量心肌收缩速度达峰值时间(T,经心率校正后为TC)及峰值速度(V)。结果①研究组右心室速度曲线具明显特征,其中2/3患者的等容收缩波延迟出现且振幅高于S波;②研究组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除后间隔外,余节段的延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左室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D)较对照组大(45.34±18.63)ms对(39.97±11.17)ms,P=0.037,右左心室间达峰时间最大差(TRV-LV)亦较对照组大(118.29±38.25)ms对(91.43±48.54)ms,P=0.04;④研究组除左心室侧壁基底段心肌速度小于对照组(5.06±1.79)cm/s对(6.45±1.57)cm/s,P<0.05外,余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同步化显像可以快速、稳定地评价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同步性和收缩功能,经心率校正后的达峰时间受客观因素影响小,为临床评价心室同步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除极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多普勒组织加速度图及脉冲频谱图检测10例CLBBB患者心室除极顺序,并与正常组(25例)进行对照。结果 (1)CLBBB心这到了早除极部位位于右室前壁心尖段,与正常组迥然不同,;(2)剑下四腔切面显示CLBBB心 室除极顺序为:右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心尖、右室前壁全部、室间隔全部、左室前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运动的同步性.方法 超声定量组织多普勒测量CLBBB伴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17例、CLBBB伴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20例和健康者为对照组20例,分别测量二尖瓣瓣环纵向运动的峰值速度、达峰时间,并使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及关闭时间等.结果 CLBBB患者二尖瓣瓣环部等容收缩期时间延长,射血时间、充盈时间及收缩时间缩短;主动脉瓣开放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射血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及晚期峰值速度减低,且CLBBB伴射血分数减低组的各项指标改变尤为明显.结论 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心室运动的同步性,从而提高同步化治疗的应答率.  相似文献   

7.
多普勒组织成像定量评价心室壁运动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与传统二维超声判断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与敏感性。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及DTI速度模式观察 8条犬冠脉结扎前后的局部室壁运动 ,所用仪器为AcusonSequoiaC 2 5 6彩色超声成像系统。 结果 缺血导致局部心室壁运动明显减弱 ,脉冲频谱DTI技术于冠脉闭塞后5s可检出这种异常 ,而传统超声指标在闭塞 1min后才出现显著性差异。血流再灌注 1min时 ,局部室壁运动明显增强。结论 DTI技术可定量评价急性缺血早期和再灌注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方法较传统二维超声敏感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rightbundlebranchblock,简称CRBBB)除极的可靠性及精确性。方法应用DTI速度图,加速度图观察25例CRBBB患者的心室除极起源及顺序,并与25例正常者对照。结果①加速度图显示CRBBB患者的心室除极起源位于室间隔区,与正常者无显著差异(P>0.05);②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M型速度图显示CRBBB患者的左室除极与正常者无显著差异(P>0.05),室间隔除极较左室后壁明显提早(P<0.005);③心尖四腔切面脉冲频谱型速度图显示CRBBB患者的右室前壁基、中部除极较正常者明显延迟(P<0.0005)。结论本研究表明DTI显示的CRBBB心室除极状态与心电生理研究结果相一致。DTI可直观实时、准确无创地评估心电活动,是心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右心室间收缩失同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成像观察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右心室间心肌收缩运动失同步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右束支(RBBB)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LBBB)各20例,正常对照者20例。测量右室游离壁、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收缩的起始(TO)、达峰(TS)及终止时间(TSe);肺动脉瓣(PETP)与主动脉瓣的射血前间期(PETA)及其时间差(PETd)。结果RBBB组的右室壁TO、TS及PETP较正常组显著延迟(P<0.001),PETd为(43±8)ms。LBBB组的室间隔和侧壁的TO、TS、TSe及PETA均较正常组显著延迟(P<0.001),PETd为(-45±22)ms。结论定量组织多普勒能够观察到心室电-机械耦联情况,结合频谱多普勒对血流动力学的测定,可以综合评价左右心室间运动的失同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探讨不同应变模式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检查的CLBBB患者90例,根据二维纵向应变特征分为经典型(CPD)组及非CPD型(n-CPD)组,再进一步选取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同上分为CPD组及n-CPD组;另选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LVEF等;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流出道与右心室流出道射血前期时间差(IVMD)、基底段和中间段左心室侧壁与室间隔的应变达峰时间延迟(b-Ssl,m-Ssl)以及左心室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SDt)。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PD组及n-CPD组LAD、RVBD、E/e′增高,E/A、EDT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2、3.67、7.29、5.69、5.89、3.15、2.05、5.89、5.22、3.83,P均<0.01);与n-CPD组比较,CPD组LAD、E/e′增高,E/A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3.24、3.94,P均<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PD组QRS、LVEDD、LVESD、LVEDV、LVESV、IVMD、b-Ssl、m-Ssl、SDt增高,LVEF、左心室间隔、侧壁及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8、7.17、7.35、6.50、5.86、10.24、7.15、6.35、11.24、10.99、5.92、6.12,P均<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CPD组QRS、LVEDD、LVEDV、LVESV、IVMD、b-Ssl、m-Ssl、SDt增高,LVEF、左心室间隔、侧壁及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4、1.99、2.12、2.07、5.87、2.53、2.10、5.06、2.68、3.66、2.06、3.62,P均<0.05);与n-CPD组比较,CPD组QRS、LVEDD、LVESD、LVEDV、LVESV、IVMD、b-Ssl、m-Ssl、SDt增高,LVEF、左心室间隔、侧壁及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5.96、6.63、5.32、5.01、5.10、5.28、4.86、7.16、4.74、7.20、3.78、3.57,P均<0.001)。进一步选择LVEF>50%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PD组QRS、LVEDD、LVESD、LVEDV、LVESV、IVMD、b-Ssl、m-Ssl、SDt增高,左心室间隔、侧壁及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4、4.01、5.21、5.61、4.73、9.19、5.27、3.16、3.25、8.02、4.15、5.42,P均<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CPD组QRS、LVEDD、LVEDV、LVESV、IVMD、b-Ssl、m-Ssl、SDt增高,左心室间隔及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8、2.46、3.15、3.10、6.95、3.00、4.59、6.53、3.84、4.05,P均<0.05);与n-CPD组比较,CPD组QRS、LVEDD、LVESD、LVEDV、LVESV、IVMD、b-Ssl、SDt增高,左心室间隔、侧壁及总体纵向应变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2.13、3.88、3.06、2.19、3.94、3.00、3.25、4.38、2.90、2.30,P均<0.05)。 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2D-STI技术可早期发现CLBBB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减低,且CPD型CLBBB较n-CPD型CLBBB进一步减低的现象,可提示临床需密切关注CPD型CLBBB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11.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时不同步心室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超声评价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局部心肌的纵向运动。方法超声测量15例LBBB患者和15例正常人各瓣环,获得纵向上不同时相的峰值速度(VS、VE、VA)、持续时间(IVC、S、IVR、D)、最大时间-速度积分(TVImax)和最大下移距离(Dmax),以及心电图QRS波起点到S波起点的时间(Q-Sb)、到S波顶点的时间(TTP)、E波的减速时间(Edc)等。结果LBBB患者左室室间隔、下后壁和前壁瓣环VS、VE、TVImax、Dmax明显减低,Q-Sb、TTP明显延长;左室室间隔、下后壁的IVC、IVR延长,D缩短,IVC/S增高。结论LBBB时左室激动顺序异常,引起左室整体和局部舒缩功能异常;左室各壁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延迟,心室内不同步明显;右室收缩延迟不明显,左、右心室间明显不同步。  相似文献   

12.
心脏束支传导阻滞可引起心室收缩失同步与功能的异常。超声心动图技术为研究束支传导阻滞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本文对超声技术在心脏束支传导阻滞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A 32-year-old woman with no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was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due to daily occasional palpitations and documented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on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EKG). Continuous 24-hour Holter monitoring revealed a broad range of repetitive intermittent LBBB grades with a rate-dependent pattern tha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circadian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bundle branch block (BBB)-related patterns of radial strain in the left ventricle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by 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Twenty-seven left-BBB (LBBB), 10 right-BBB (RBBB), and 11 narrow QRS-complexes (non-BBB) patients and 11 healthy subjects were assessed. Strain fractions used to quantify thickening-during-systole and thinning-during-diastole, and timing parameters defined as time to onset-of-thickening and peak-strain were measured. Principal strain vectors were conducted on the fractions and parameters to analyze mechanical discoordination and dyssynchrony.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how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extent of discoordination and dyssynchrony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BBB and RBBB groups are demonstrated by deflection, a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myocardial coordination. New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se findings can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BB-related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coordination and may be useful in improving patient selection, electrode placement and subsequent outcomes f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E-mail: chanhl@mail.cgu.edu.tw)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