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MHD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在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行CBT,对照组同期仅行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干预后1)比较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2)计算透析后体重与干体重平均差异度,比较2组差异.3)比较2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得到控制的比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BT可改善MHD患者的控制体重依从性,提高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
黎渐英  叶晓青  黄卓燕  王饶萍 《现代护理》2007,13(15):1398-139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在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行CBT,对照组同期仅行日常血液透析护理常规。干预后1)比较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2)计算透析后体重与干体重平均差异度,比较2组差异。3)比较2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得到控制的比例。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BT可改善MHD患者的控制体重依从性,提高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低钠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MHD)共400例次血透治疗,分单次治疗为实验组,双次治疗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结果实验组透析治疗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有13例次,对照组4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后血浆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钠序贯透析可减少血透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低钠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MHD)共400例次血透治疗,分单次治疗为实验组,双次治疗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结果:实验组透析治疗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有13例次,对照组4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后血浆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钠序贯透析可减少血透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责任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中心透析的186例MHD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责任制健康教育:首次行血液透析的管床护士即为责任制健康教育护士,即患者在本中心接受规律透析治疗开始,循环进行宣教,通过提问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计划性对薄弱环节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随机健康教育.结果 责任制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在透析并发症控制情况的比较,实验组在心衰发生率、高血钾发生率、内瘘闭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比较,病人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责任制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医患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以下简称路径)对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并设为对照组,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路径可显著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选择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前(2014年7月至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223例患者(共透析17 617例次)设为对照组,选择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后(2015年1月至6月)配合进行血液透析的223例患者(共透析17 281例次)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 dialytic weight gain,IDWG)、IDWG/干体重比值(inter dialytic weight gain/dry weight ratio,IWGR%)指标及血液透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IDWG、IWGR%、血液透析过程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IDWG、IWG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警脸谱配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患者透析间期IDWG,降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余爱英  田华 《当代护士》2016,(8):135-136
目的探讨骨科肢具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科90例行动静脉内瘘穿刺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在穿刺成功后透析开始前应用不同固定方法,实验组应用治疗巾覆盖骨科肢具固定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治疗巾覆盖胶布固定法。统计观察两组透析患者透析中血肿、渗血、穿刺针滑脱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产生的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内瘘并发症产生的治疗费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肢具的应用能有效的降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效的保护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减少内瘘并发症产生的治疗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影响患者透析中舒适度,值得在血透室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低钠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MHD)共400例次血透治疗,分单次治疗为实验组,双次治疗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结果:实验组透析治疗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有13例次,对照组4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后血浆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钠序贯透析可减少血透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赋能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液体管理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10月在某院行MHD治疗的31例患者实施赋能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于2017年3月—12月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31例MH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液体管理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液体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赋能健康教育能促进MHD患者有效进行液体管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RCA组(实验组)和普通肝素抗凝(unfraetionaled heparin,UFH)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每次透析治疗后透析器整体纤维容积(total cellvolume,TCV)变化情况,患者在入组前、透析3个月、12个月血脂代谢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⑴两组透析器使用后TCV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对血脂的影响:①透析12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三酰甘油(three glycerine,TG)、脂蛋白(a)[(level of apolipoprotein(a),Lp(a)]、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evel of apolipoprotein,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c)均较透析前升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evel of apo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较透析前降低(P<0.05);实验组LP(a)较透析前升高、TG则比透析前降低(均P<0.05);②透析12个月两组比较,实验组TG、LDL-c、VLDL-c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CA体外抗凝效果确切,透析器使用后TCV不受影响,透析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应用RCA体外抗凝不加重MHD患者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措施。方法对2009~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的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及乙型肝炎6项,回顾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HBV)23.2%,丙型肝炎病毒5.6%。不同年龄和性别在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透析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HBV感染组60.1±25.7月比非感染组43.0±25.3月,P<0.01)。HC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HCV感染组85.7%vs.非感染组15.7%,P<0.05)、透析年限(HCV感染组65.9±35.9月比非感染组43.0±25.3月,P<0.05)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在输血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与透析年限的差异有显著性,丙型肝炎感染率随输血次数及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严格隔离可以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血液透析(HD)治疗过程中发生血压变化即血压变异性(BPV)的概率很高。血压变异性对MH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均存在不良影响,可增加MH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导管相关性住院率及死亡率。由于在HD过程中出现的血压大幅度波动会直接影响HD的正常进行,甚至迫使治疗提前结束,从而导致透析充分性不足、治疗效果差,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有效控制透析过程中BPV至关重要。该研究对MHD患者于HD过程中出现BPV的定义、发病率、发病机制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 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血液透析对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0例,分别测定透析前后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透析前 M HD组患者血浆D-D、FDP水平及t-PA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透析后MHD患者血浆D-D、FDP水平及t-PA活性较透析前明显增高,PAI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HD患者本身存在着纤溶系统的紊乱,而血液透析过程使得这种紊乱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灌流治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灌流凝血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血液灌流302例次,7例患者发生血液灌流凝血16例次,其中Ⅱ级凝血6例次,Ⅲ级凝血10例次.发生过血液灌流凝血的患者合并肿瘤、糖尿病、血管通路功能不良比例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过血液灌流凝血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透析龄、超滤速度、机器温度、跨膜压、血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血红蛋白、血小板及透析前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发生早期透析器呈现静脉压过低报警,凝血常发生在血液灌流1.5~2 h.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行血液灌流治疗时存在凝血的风险.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呈现静脉压过低报警时应警惕凝血发生.合并肿瘤、糖尿病、血管功能不良比例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增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时易发生凝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及其有关因素。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5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逆转录一套式PCR法检测HCV—RNA。回顾分析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HBV)22.6%、丙型肝炎病毒(HCV)41.5%、HBV/HCV总感染率49.1%,HC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透析年限的差异有显性,而HB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透析年限的差异无显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仍是血液透析(H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以HCV的发生率最高。严格消毒措施,血源筛选,减少输血,对减少透析中肝炎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1年7月在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0次(对照组)后,再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血液透析模式,即单纯超滤+血液透析(试验组A),钠梯度血液透析(试验组B)和钠梯度+超滤梯度血液透析(试验组c),每种模式分别进行10次。比较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超滤+常规血液透析模式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与一般常规血液透析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钠梯度血液透析模式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显著低于一般常规透析模式(P〈O.05);钠梯度+超滤梯度血液透析模式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显著低于一般常规透析模式(P〈O.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血液透析过程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可首选钠梯度+超滤梯度血液透析或钠梯度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两种透析模式对患者自身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因素。方法 抽取4 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和18例腹膜透析患者,2 0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仅检测C反应蛋白)透析前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Hb、Lp(a)。CRP作为炎症指标,Scr、ALB、SF、Hb、Lp(a)作为相关营养、贫血、心血管疾病指标。比较血液透析(HD)组和腹膜透析(PD)组炎症指标。各组内根据CRP水平分为两组,CRP >10mg/L为A组,CRP <10mg/L为B组,比较A、B两组各相关因素(Scr、ALB、Lp(a)等)。结果 HD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高于腹膜透析组(P <0 .0 5 )。各相关因素的比较:HD组内A组Lp(a)高于B组(P <0 .0 5 ) ,A组Hb、ALB低于B组(P <0 .0 5 ) ;A组Scr低于B组,A组SF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PD组内A组Lp(a)高于B组(P <0 .0 5 ) ,A组HDL、Hb、ALB低于B组(P <0 .0 5 ) ;A组SF、Scr低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比腹膜透析患者严重,微炎症反应与ALB、Hb、Lp(a)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机体微炎症状态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MHD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组(HD+HDF+HP组),观察12个月,比较组内及组间12个月前、后白细胞介素 6(IL 6)、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PCT的影响。结果 HD+HP组、HD+HDF组、HD+HDF+HP组IL 6、ESR、CRP、PC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治疗12个月后IL 6、CRP、PCT水平优于HD+HDF组、HD+HDF+HP组,其中IL 6下降的程度与HD+HDF组及HD+HDF+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或(和)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PCT水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源性左旋肉碱(l-carnitine,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前于内瘘静脉注射L-CN1g加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20ml,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NS2O ml,每周3次,共12周。检测每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value,Hct)。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CRP[(8.47±6.96)mg/L比(13.38±5.01)mg/L,t=2.560,P<0.02]及IL-6[(23.18±5.64)pg/ml比(31.86±9.39)pg/ml,t=3.542,P<0.02]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血CRP[(8.47±6.96)mg/L比(13.62±5.83)mg/L,t=2.550,P<0.02]、IL-6[(23.18±5.64)pg/ml比(31.17±8.76)]pg/ml,t=3.429,P<0.02]降低具有具有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Hb[(95.1±11.3)g/L比(108.8±12.9)g/L,t=3.577,P<0.02]及Hct(25.9%±4.8%比35.3%±3.7%,t=6.962,P<0.02)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血Hb[(108.8±12.9)g/L比(97.5±10.6)g/L,t=3.029,P<0.02]及Hct(35.3%±3.7%比26.1%±5.1%,t=6.571,P<0.02)升高,治疗组治疗后EPO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8127±889)IU/周比(9890±1135)IU/周,t=5.475,P<0.0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经左旋肉碱治疗后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